一种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69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第一触头(1)、第二触头(2)和第一转轴(4),第一触头(1)能够以第一转轴(4)的轴线为轴转动,第一触头(1)上设有第一接触面(12),第二触头(2)上设有第二接触面(21),当第二触头(2)的第二接触面(21)朝向第一接触面(12)靠近的过程中,第二触头(2)能够驱动第一触头(1)转动并使第二接触面(21)与第一接触面(12)匹配贴合。该断路器将静触头也设计为能够转动,从而使静触头的接触面可以自适应调整角度,确保动触头的接触面与静触头的接触面实现匹配可靠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开关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小型断路器动、静触头多为刚性连接,静触头完全固定,依靠动触头随操作机构的移动或转动来实现断路器的开、闭操作,且动触头接触面为一整面,其存在以下缺点。静触头完全固定,在合闸过程中,动触头跟静触头接触时,接触点即会完全定位,若动触头或静触头零件存在缺陷,动触头的接触面与静触头的接触面无法完全的匹配贴合,可能造成接触不可靠的风险,对产品的温升、分断、电气寿命等性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断路器中动触头的接触面与静触头的接触面无法匹配贴合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将静触头也设计为能够转动,从而使静触头的接触面可以自适应调整角度,确保动触头的接触面与静触头的接触面实现匹配可靠的连接。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包括第一触头、第二触头和第一转轴,第一触头能够以第一转轴的轴线为轴转动,第一触头上设有第一接触面,第二触头上设有第二接触面,当第二触头的第二接触面朝向第一接触面靠近的过程中,第二触头能够驱动第一触头转动并使第二接触面与第一接触面匹配贴合。当第二触头的第二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该断路器包括第一触头(1)、第二触头(2)和第一转轴(4),第一触头(1)能够以第一转轴(4)的轴线为轴转动,第一触头(1)上设有第一接触面(12),第二触头(2)上设有第二接触面(21),当第二触头(2)的第二接触面(21)朝向第一接触面(12)靠近的过程中,第二触头(2)能够驱动第一触头(1)转动并使第二接触面(21)与第一接触面(12)匹配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该断路器包括第一触头(1)、第二触头(2)和第一转轴(4),第一触头(1)能够以第一转轴(4)的轴线为轴转动,第一触头(1)上设有第一接触面(12),第二触头(2)上设有第二接触面(21),当第二触头(2)的第二接触面(21)朝向第一接触面(12)靠近的过程中,第二触头(2)能够驱动第一触头(1)转动并使第二接触面(21)与第一接触面(12)匹配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当第二触头(2)的第二接触面(21)朝向第一接触面(12)靠近的过程中,第二触头(2)能够通过第二接触面(21)的一部分按压第一接触面(12)的一部分驱动第一触头(1)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接触面(12)和第二接触面(21)均为平面,第一转轴(4)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接触面(12),第一接触面(12)位于第一转轴(4)和第二接触面(2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触头(1)含有触头支架(11),触头支架(11)为凹字形结构,触头支架(11)含有依次连接的前侧板(13)、中间板(14)和后侧板(15),第一转轴(4)与前侧板(13)和后侧板(15)插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轴(4)位于中间板(14)的内侧,中间板(14)的外侧表面设有扁圆柱状的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的一端与中间板(14)连接,第一接触面(12)为该第一接触部的另一端的端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该断路器还包括能够给第一触头(1)提供回复力的扭簧(17),扭簧(17)套设于第一转轴(4)外,扭簧(17)位于前侧板(13)和后侧板(15)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该断路器还包括导电载体(5)和接线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艺军李军挺顾哲南寅
申请(专利权)人:首瑞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