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69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第一触头(1)、第二触头(2)和第一转轴(4),第一触头(1)能够以第一转轴(4)的轴线为轴转动,第一触头(1)上设有第一接触面(12),第二触头(2)上设有第二接触面(21),当第二触头(2)的第二接触面(21)朝向第一接触面(12)靠近的过程中,第二触头(2)能够驱动第一触头(1)转动并使第二接触面(21)与第一接触面(12)匹配贴合。该断路器将静触头也设计为能够转动,从而使静触头的接触面可以自适应调整角度,确保动触头的接触面与静触头的接触面实现匹配可靠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开关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小型断路器动、静触头多为刚性连接,静触头完全固定,依靠动触头随操作机构的移动或转动来实现断路器的开、闭操作,且动触头接触面为一整面,其存在以下缺点。静触头完全固定,在合闸过程中,动触头跟静触头接触时,接触点即会完全定位,若动触头或静触头零件存在缺陷,动触头的接触面与静触头的接触面无法完全的匹配贴合,可能造成接触不可靠的风险,对产品的温升、分断、电气寿命等性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断路器中动触头的接触面与静触头的接触面无法匹配贴合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将静触头也设计为能够转动,从而使静触头的接触面可以自适应调整角度,确保动触头的接触面与静触头的接触面实现匹配可靠的连接。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包括第一触头、第二触头和第一转轴,第一触头能够以第一转轴的轴线为轴转动,第一触头上设有第一接触面,第二触头上设有第二接触面,当第二触头的第二接触面朝向第一接触面靠近的过程中,第二触头能够驱动第一触头转动并使第二接触面与第一接触面匹配贴合。当第二触头的第二接触面朝向第一接触面靠近的过程中,第二触头能够通过第二接触面的一部分按压第一接触面的一部分驱动第一触头转动。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均为平面,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位于第一转轴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第一触头含有触头支架,触头支架为凹字形结构,触头支架含有依次连接的前侧板、中间板和后侧板,第一转轴与前侧板和后侧板插接。第一转轴位于中间板的内侧,中间板的外侧表面设有扁圆柱状的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的一端与中间板连接,第一接触面为该第一接触部的另一端的端面。该断路器还包括能够给第一触头提供回复力的扭簧,扭簧套设于第一转轴外,扭簧位于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该断路器还包括导电载体和接线端子,导电载体能够弯曲或伸缩,前侧板或后侧板连接有连接板,导电载体的一端与连接板焊接,导电载体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电连接。该断路器还包括壳体,第一触头、第二触头和第一转轴均位于壳体内,第一转轴呈水平状态,第一触头的上方设有限制第一触头转动角度的第一限位凸起,第一触头的下方设有限制第一触头转动角度的第二限位凸起。该断路器还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轴线与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第二触头上朝向第一触头一侧的表面内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位于第二接触面与第二转轴之间,第二触头能够以第二转轴的轴线为轴转动,使第二触头的第二接触面朝向第一接触面靠近。第二转轴呈水平状态,第二转轴位于第二接触面的上方,第二接触面内设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贯穿第二接触面,条形凹槽的开设方向与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相同,条形凹槽将第二接触面分隔形成两部分,该两部分分别为第二上接触面和第二下接触面,第二上接触面与弧形凹槽之间设有圆弧过渡边。当第二触头的第二接触面朝向第一接触面靠近的过程中,第二触头的该圆弧过渡边能够通过按压第一接触面驱动第一触头转动,并使第二接触面的第二上接触面和第二下接触面均与第一接触面匹配贴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避免动触头或静触头零件存在缺陷造成的不良接触风险,降低了零件工艺要求。2、双面接触比传统单面接触更紧密,降低了接触电阻,有效控制产品温升。3.动、静触头断开时有缓冲作用,能有效抑制电弧产生。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所示的断路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示的断路器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第二触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触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扭簧部位的示意图。1、第一触头;2、第二触头;3、壳体;4、第一转轴;5、导电载体;6、接线端子;7、第二转轴;11、触头支架;12、第一接触面;13、前侧板;14、中间板;15、后侧板;16、连接板;17、扭簧;21、第二接触面;22、条形凹槽;23、弧形凹槽;31、第一限位凸起;32、第二限位凸起;111、通孔;112、通孔;131、焊点;201、第二上接触面;202、第二下接触面;203、圆弧过渡边。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断路器,包括第一触头1、第二触头2和第一转轴4,第一触头1能够以第一转轴4的轴线为轴转动,第一触头1上设有第一接触面12,第二触头2上设有第二接触面21,当第二触头2的第二接触面21朝向第一接触面12靠近的过程中,第二触头2能够驱动第一触头1转动并使第二接触面21与第一接触面12匹配贴合,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触头1相当于静触头,第二触头2相当于动触头,第二触头2的第二接触面21朝向第一接触面12靠近可以采用使第二触头2转动、移动或转动和移动相结合的方式,当第二触头2的第二接触面21朝向第一接触面12靠近的过程中,第二触头2能够通过第二接触面21的边缘或一部分按压第一接触面12的边缘或一部分的方式驱动第一触头1转动,并使第二接触面21与第一接触面12匹配贴合(即第二接触面21与第一接触面12完全接触),从而使第一触头1的第一接触面12与第二触头2的第二接触面21实现匹配可靠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12和第二接触面21必须能够实现完全的面接触,第一接触面12和第二接触面21必须相匹配,第一接触面12和第二接触面21可以均为平面,第一接触面12和第二接触面21也可以均为曲面。优选第一接触面12和第二接触面21均为平面,第一转轴4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接触面12,第一转轴4的轴线平行于第二接触面21,第一接触面12位于第一转轴4和第二接触面2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头1含有触头支架11,触头支架11为凹字形结构,触头支架11含有依次连接的前侧板13、中间板14和后侧板15,前侧板13内设有用于第一转轴4插入的通孔111,后侧板15内设有用于第一转轴4插入的通孔112,第一转轴4与前侧板13和后侧板15插接。第一转轴4位于中间板14的内侧,中间板14的外侧表面设有扁圆柱状的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的中心线垂直于中间板14,该第一接触部的一端与中间板14连接,第一接触面12为该第一接触部的另一端的端面,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断路器还包括能够给第一触头1提供回复力的扭簧17,扭簧17套设于第一转轴4外,扭簧17位于前侧板13和后侧板15之间,如图5所示。该断路器还包括壳体3,扭簧17、第一触头1、第二触头2和第一转轴4均位于壳体3内,扭簧17的一端与中间板14抵接,扭簧17的另一端可以与壳体3连接固定。扭簧17给第一触头1提供的回复力小于第二触头2对第一触头1的压力,这样才能够使第二触头2驱动第一触头1旋转并使第一接触面12和第二接触面21实现匹配的面接触。扭簧17可以在动、静触头断开时起到缓冲作用,能有效抑制电弧产生。在本实施例中,该断路器还包括导电载体5和接线端子6,导电载体5和接线端子6均位于壳体3内,导电载体5为柔性的导电电缆,导电载体5能够弯曲或伸缩,前侧板13或后侧板15连接有连接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该断路器包括第一触头(1)、第二触头(2)和第一转轴(4),第一触头(1)能够以第一转轴(4)的轴线为轴转动,第一触头(1)上设有第一接触面(12),第二触头(2)上设有第二接触面(21),当第二触头(2)的第二接触面(21)朝向第一接触面(12)靠近的过程中,第二触头(2)能够驱动第一触头(1)转动并使第二接触面(21)与第一接触面(12)匹配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该断路器包括第一触头(1)、第二触头(2)和第一转轴(4),第一触头(1)能够以第一转轴(4)的轴线为轴转动,第一触头(1)上设有第一接触面(12),第二触头(2)上设有第二接触面(21),当第二触头(2)的第二接触面(21)朝向第一接触面(12)靠近的过程中,第二触头(2)能够驱动第一触头(1)转动并使第二接触面(21)与第一接触面(12)匹配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当第二触头(2)的第二接触面(21)朝向第一接触面(12)靠近的过程中,第二触头(2)能够通过第二接触面(21)的一部分按压第一接触面(12)的一部分驱动第一触头(1)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接触面(12)和第二接触面(21)均为平面,第一转轴(4)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接触面(12),第一接触面(12)位于第一转轴(4)和第二接触面(2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触头(1)含有触头支架(11),触头支架(11)为凹字形结构,触头支架(11)含有依次连接的前侧板(13)、中间板(14)和后侧板(15),第一转轴(4)与前侧板(13)和后侧板(15)插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轴(4)位于中间板(14)的内侧,中间板(14)的外侧表面设有扁圆柱状的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的一端与中间板(14)连接,第一接触面(12)为该第一接触部的另一端的端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该断路器还包括能够给第一触头(1)提供回复力的扭簧(17),扭簧(17)套设于第一转轴(4)外,扭簧(17)位于前侧板(13)和后侧板(15)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该断路器还包括导电载体(5)和接线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艺军李军挺顾哲南寅
申请(专利权)人:首瑞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