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KV固体谷电能蓄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011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10KV固体谷电能蓄能设备,具有蓄热单元、热交换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热交换单元与蓄热单元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与用户端进行热量置换,其中蓄热单元包括蓄热体(1)、加热单元组(2)以及绝缘绝热层(3),加热单元组布设于蓄热体(1)中,将谷电转换成热能,并将热能存储于蓄热体(1)中,绝缘绝热层(3)布设于蓄热体的外围,所述蓄热体(1)、风机(4)和换热器(5)均在一层支撑平台(8)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的电源接入为10KV直入,减少了电力增容的投入,降低了设备的总体造价成本,结构更加简单,减少了以往上下两层结构给施工安装增加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KV固体谷电能蓄能设备
本技术属于电能蓄能
,涉及一种10KV固体谷电蓄能设备。
技术介绍
为控制和整治大气污染,国内在煤炭洁净加工开发技术、煤炭洁净高效燃烧技术、煤炭洁净转化技术、污染排放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并全面推行燃煤锅炉改造工作。所采取的主要技术包括:煤改气,煤改电,生物质,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电热膜等。然而煤炭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最终会面临资源枯竭问题。同样,煤改气和煤改生物质会遇到燃料供应受限制比较多等问题。并且以上技术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目前PM2.5超标严重和温室效应问题。中科院的研究表明盲目的推行煤改气反而会加重雾霾现象。国外在应对这方面的做法是大力推行电能替代。随着我国民用核电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以及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这两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用电紧张已经得到了初步解决,并且部分地区已经出现谷电不能完全消纳的问题。充分利用谷电,将对我国电能替代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通常固体蓄能装置的工作电压都为380V,保温性能较差,蓄热材料的最高使用温度为800℃左右,砖型为板砖,不带孔,采用普通加热丝、加热丝在反复加热工作后,因加热丝材质和结构选择、设计不合理,以及氧化镁砖和用其垒砌的砖垛的通风效果不好,导致蓄热体内温度不均匀,加热丝局部温度过高,容易熔断。如本申请人申请的申请号为201710144051.5公开了一种固体谷电能蓄能设备,具有蓄热单元、热交换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热交换单元与蓄热单元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与用户端进行热量置换,其中蓄热单元包括蓄热体、加热单元组以及绝缘绝热层,加热单元组布设于蓄热体中,将谷电转换成热能,并将热能存储于蓄热体中,绝缘绝热层布设于蓄热体的外围;热交换单元包括风机、换热器、风道和风室,其将蓄热体中的热能通过热交换方式输出至用户端;控制单元包括动力柜、控制柜、PLC控制器及触摸屏。该技术支撑结构由底部风机、换热器、二层平台以及上部蓄热池支撑平台组成,装置为上下结构,造成施工难度较大,装置只能采用380V或是690V供电,增加用户电力增容投入成本。装置保温性能差,散失热量多,热效率较低。该装置不适用于10KV及以上的高压,现需要一种能够适用于10KV高压的谷电储能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入电压为10KV的固体谷电蓄能设备,能够适用于10KV供电,并且使蓄热体内各区间温度更加均衡,蓄热材料使用寿命更长,加热丝使用寿命更长,结构更加简单,热效率更高的,有利于施工的清洁、高效无污染的固体谷电蓄能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10KV固体谷电蓄能设备,具有蓄热单元、热交换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热交换单元与蓄热单元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与用户端进行热量置换,其中蓄热单元包括蓄热体、加热单元组以及绝缘绝热层,加热单元组布设于蓄热体中,将谷电转换成热能,并将热能存储于蓄热体中,绝缘绝热层布设于蓄热体的外围;热交换单元包括风机和换热器,热交换单元将蓄热体中的热能通过热交换方式输出至用户端;控制单元包括高压电源柜和动力控制柜,在所述动力控制柜上设有PLC控制器及触摸屏,动力控制柜和高压电源柜之间通过导线连接,高压电源柜将电传入到动力控制柜中,通过动力控制柜发出的信号,对蓄热单元和热交换单元中的电控设备进行智能控制,所述蓄热体、风机和换热器均在一层支撑平台上。进一步地,所述蓄热体由Ⅰ类固体氧化镁砖、Ⅱ类固体氧化镁砖和Ⅲ类固体氧化镁砖砌筑成,所述Ⅰ类固体氧化镁砖、Ⅱ类固体氧化镁砖和Ⅲ类固体氧化镁砖均为长方体结构,其中由若干Ⅰ类固体氧化镁砖和若干Ⅲ类固体氧化镁砖构成第一蓄热体单元,由若干Ⅱ类固体氧化镁砖砌构成第二蓄热体单元,第一蓄热体单元和第二蓄热体单元上、下交替排布构成长方体或立方体;所述Ⅰ类固体氧化镁砖的上表面沿一轴向设有一个长条形状的凹槽Ⅰ即是通风孔,下底面在与所述凹槽Ⅰ垂直的方向设有一个凹槽Ⅱ,凹槽Ⅱ的两侧形成支脚;所述Ⅱ类固体氧化镁砖的上表面沿一轴向设有一个长条形状的凹槽Ⅲ四个侧面的竖向分别设有凹槽Ⅳ,下底面在与所述凹槽Ⅲ垂直的方向设有一个凹槽Ⅴ,凹槽Ⅳ和凹槽Ⅴ为通风孔,凹槽Ⅲ为电阻带穿过方向;所述Ⅲ类固体氧化镁砖的上表面沿一轴向设有一个长条形状的凹槽Ⅵ及四个侧面的竖向分别设有凹槽Ⅶ,凹槽Ⅵ和凹槽Ⅶ即是通风孔,在与上表面平行的下底面上在垂直于上表面凹槽Ⅵ的方向上,开设有一个凹槽Ⅷ。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绝热层包括上部四周保温结构和底部保温结构,所述上部四周保温结构为陶瓷纤维模块外加陶瓷纤维毯结构,上部四周保温结构外部由钢结构支撑,所述上部四周保温结构内部四周与蓄热体之间留有检修通道,所述底部保温结构包括陶瓷纤维毯、硅酸钙板和挡火板,自下至上依次为陶瓷纤维毯、硅酸钙板、挡火板。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四周保温结构的厚度为350-360mm,其中陶瓷纤维模块的厚度为300mm,陶瓷纤维毯的厚度为50-60mm。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四周保温结构上设有检修门。进一步地,所述底部保温结构的厚度为340mm,其中陶瓷纤维毯厚度为60mm,硅酸钙板厚度为180mm,挡火板厚度为100mm。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单元中的风机通过蓄热池顶部风道与换热器连通,所述风机通过风机出风风道与绝缘绝热层相连接,风机出风风道插入绝缘绝热层内部,换热器通过换热器进风风道与绝缘绝热层相连接,换热器进风风道插入绝缘绝热层内部,风机将蓄热池中热风通过换热器进风风道吹入换热器,经过换热器换热降温后,通过蓄热池顶部风道进入风机入口,风机加压后,通过风机出风风道再次进入蓄热池,所述蓄热池为蓄热体和绝缘绝热层共同组成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设于换热器入口、蓄热池顶部风道、风机出风风道、换热器进风风道及蓄热体中。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单元组采用多支电阻带,多支电阻带连接采用串联加星型接法,并与蓄热池吹风方向形成垂直交叉结构即星型交叉加热结构,10KV的高压电直接引入所述高压电源柜,通过高压电源柜上的真空隔离开关与加热单元组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电阻带的左、右两端为平直段的冷端,电阻带的中间部分为弯折多次呈波纹状的热端,热端的波距L大于21mm,波高H小于92mm,弯曲半径R大于4.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1.本技术中采用的电源接入为10KV直入,有别于以往的只能是380V或是690V供电的方式。减少了电力增容的投入,降低了设备的总体造价成本。2.本技术中蓄热体、换热器、风机在同一支撑平台上,结构更加简单,减少了以往上下两层结构给施工安装增加的难度。3.本技术中的加热单元组采用星型交叉加热结构。加热元件内置,保温结构上因为没有加热元件穿出,所以不需要开孔,提高了整体保温效果。热效率高达95%。4.本技术中加热元件材质采用独有的0Cr21Al6NbCo配方,结构也经过专门设计,热端的波距L为大于21mm,波高H为小于92mm,弯曲半径R为大于4.5mm,令加热元件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同行业的使用寿命在2000小时,本技术中加热元件的使用寿命可达5000小时以上。5.本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清洁节能热工产品,利用低谷电在夜间21点到凌晨7点这段低价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0KV固体谷电能蓄能设备,具有蓄热单元、热交换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热交换单元与蓄热单元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与用户端进行热量置换,其特征在于:其中蓄热单元包括蓄热体(1)、加热单元组(2)以及绝缘绝热层(3),加热单元组布设于蓄热体(1)中,将谷电转换成热能,并将热能存储于蓄热体(1)中,绝缘绝热层(3)布设于蓄热体的外围;热交换单元包括风机(4)和换热器(5),热交换单元将蓄热体(1)中的热能通过热交换方式输出至用户端;控制单元包括高压电源柜(6)和动力控制柜(7),在所述动力控制柜(7)上设有PLC控制器及触摸屏,高压电源柜(6)与动力控制柜(7)之间通过导线连接,高压电源柜(6)将电传入到动力控制柜(7)中,通过动力控制柜(7)发出的信号,对蓄热单元和热交换单元中的电控设备进行智能控制,所述蓄热体(1)、风机(4)和换热器(5)均在一层支撑平台(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KV固体谷电能蓄能设备,具有蓄热单元、热交换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热交换单元与蓄热单元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与用户端进行热量置换,其特征在于:其中蓄热单元包括蓄热体(1)、加热单元组(2)以及绝缘绝热层(3),加热单元组布设于蓄热体(1)中,将谷电转换成热能,并将热能存储于蓄热体(1)中,绝缘绝热层(3)布设于蓄热体的外围;热交换单元包括风机(4)和换热器(5),热交换单元将蓄热体(1)中的热能通过热交换方式输出至用户端;控制单元包括高压电源柜(6)和动力控制柜(7),在所述动力控制柜(7)上设有PLC控制器及触摸屏,高压电源柜(6)与动力控制柜(7)之间通过导线连接,高压电源柜(6)将电传入到动力控制柜(7)中,通过动力控制柜(7)发出的信号,对蓄热单元和热交换单元中的电控设备进行智能控制,所述蓄热体(1)、风机(4)和换热器(5)均在一层支撑平台(8)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谷电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1)由Ⅰ类固体氧化镁砖(1-1)、Ⅱ类固体氧化镁砖(1-2)和Ⅲ类固体氧化镁砖砌(1-3)筑成,所述Ⅰ类固体氧化镁砖(1-1)、Ⅱ类固体氧化镁砖(1-2)和Ⅲ类固体氧化镁砖(1-3)均为长方体结构,其中由若干Ⅰ类固体氧化镁砖(1-1)和若干Ⅲ类固体氧化镁砖(1-3)构成第一蓄热体单元,由若干Ⅱ类固体氧化镁砖(1-2)砌构成第二蓄热体单元,第一蓄热体单元和第二蓄热体单元上、下交替排布构成长方体或立方体;所述Ⅰ类固体氧化镁砖(1-1)的上表面沿一轴向设有一个长条形状的凹槽Ⅰ(1-1-1)即是通风孔,下底面在与所述凹槽Ⅰ(1-1-1)垂直的方向设有一个凹槽Ⅱ(1-1-2),凹槽Ⅱ(1-1-2)的两侧形成支脚;所述Ⅱ类固体氧化镁砖(1-2)的上表面沿一轴向设有一个长条形状的凹槽Ⅲ(1-2-1)四个侧面的竖向分别设有凹槽Ⅳ(1-2-2),下底面在与所述凹槽Ⅲ(1-2-1)垂直的方向设有一个凹槽Ⅴ(1-2-3),凹槽Ⅳ(1-2-2)和凹槽Ⅴ(1-2-3)为通风孔,凹槽Ⅲ(1-2-1)为电阻带穿过方向;所述Ⅲ类固体氧化镁砖(1-3)的上表面沿一轴向设有一个长条形状的凹槽Ⅵ(1-3-1)及四个侧面的竖向分别设有凹槽Ⅶ(1-3-2),凹槽Ⅵ(1-3-1)和凹槽Ⅶ(1-3-2)即是通风孔,在与上表面平行的下底面上在垂直于上表面凹槽Ⅵ(1-3-1)的方向上,开设有一个凹槽Ⅷ(1-3-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谷电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绝热层(3)包括上部四周保温结构(3-1)和底部保温结构(3-2),所述上部四周保温结构(3-1)为陶瓷纤维模块外加陶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宏大张宇航钟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八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