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83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电设备。蓄电设备(1)包括壳体(2)、电极体(3)和电解质(4)。电极体(3)配置于壳体(2)内。电极体(3)具有正极(31)、负极(32)和配置于正极(31)与负极(32)之间的分隔件(33),形成为一体。壳体(2)中填充有电解质(4)。电极体(3)的主面与壳体(2)的内表面相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设备。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各种电子设备的电源使用蓄电设备。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壳体中收纳有电极组装体(电极体)的蓄电设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蓄电设备中,在壳体内设置有用于调整电极组装体和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的间隔件。具体而言,在壳体内,在电极组装体的两侧设置有间隔件。即,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蓄电设备中,在壳体内设置有多个间隔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1462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薄型化的推进,对于蓄电设备薄型化的要求在日益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的蓄电设备。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蓄电设备包括壳体、电极体、和电解质。电极体配置于壳体内。电极体具有正极、负极、和配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分隔件。电极体形成为一体。壳体内填充有电解质。电极体的主面与壳体的内表面相接合。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蓄电设备中,电极体的主面与壳体的内表面相接合。因此,不一定需要设置调整壳体的内表面与电极体之间的间隙的间隔件。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薄型的蓄电设备。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蓄电设备优选为,电极体与壳体的内表面通过粘接层相粘接。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蓄电设备优选为,正极及负极分别包含粘合剂,且粘接层包含与正极或负极中所包含的粘合剂相同种类的树脂。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蓄电设备优选为,电极体的最处于壳体的内表面侧位置的电极是负极,且负极中所包含的粘合剂及粘接层都包含SBR。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蓄电设备优选为,电极体具有胶带,该胶带使正极、分隔件及负极一体化,以使得在电极体的所述主面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凹部,且在俯视时粘接层位于凹部内。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蓄电设备优选为,在俯视时粘接层不具有角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蓄电设备优选为,壳体由导电体所构成。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薄型的蓄电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设备的示意立体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设备的示意俯视图。图3是沿图1的线III-III的示意剖视图。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设备的示意剖视图。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设备的示意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所实施的优选方式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但是,下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例示。本专利技术完全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另外,在实施方式等所参照的各附图中,以相同的标号来参照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另外,实施方式等所参照的附图是示意性的记载。附图中所绘物体的尺寸比例等与现实中物体的尺寸比例等有不同的情况。附图相互间的物体的尺寸比例等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具体的物体的尺寸比例等应当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断。(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设备的示意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设备的示意俯视图。图3是沿图1的线III-III的示意剖视图。图1~图3所示出的蓄电设备1是包括电解液、凝胶电解质等电解质4的蓄电设备。具体而言,蓄电设备1也可以是例如充电电池等的电池、双电层电容器等的电容器等。如图3所示,蓄电设备1包括壳体2。壳体2大致呈长方体形。在俯视时壳体2的角部具有圆弧形状。壳体2优选由后文阐述的与电解质4难以反应的材质所构成。壳体2也可由绝缘体所构成,也可由金属等的导电体所构成。壳体2也可利用内表面由绝缘涂层膜进行了涂敷的导电体所构成。另外,虽然未在图1中示出,但是壳体2中也可设置电极端子。壳体2也可设置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这两者,也可设置一个端子,另一个端子利用导电体所构成的壳体2来构成。如图3所示,电极体3配置于壳体2的内部。电极体3具有矩形状的正极31、矩形状的负极32以及分隔件33。正极31和负极32经由分隔件33在层叠方向T上相对。层叠方向T上在正极31和负极32之间配置有分隔件33。利用该分隔件33使得正极31和负极32绝缘。具体而言,经由正极31相邻的分隔件33的端边彼此相连接。由这2片相邻的分隔件33构成袋状的分隔件33a。正极31配置于该袋状分隔件33a内。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分隔件也可以不相接合而形成袋状。本专利技术中也可在正极和负极之间设置有片状或锯齿状的分隔件。正极31的结构能够根据蓄电设备1的种类适当地决定。例如,蓄电设备1是充电电池的情况下,正极31能够由正极集电体及正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上所设置的活性物质层所构成。例如,蓄电设备1是双电层电容器的情况下,正极31能够由正极集电体及正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上所设置的分极性电极层所构成。通常,正极31包含有粘合剂。具体而言,正极31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分极性电极层等包含有粘合剂。负极32的结构能够根据蓄电设备1的种类适当地决定。例如,蓄电设备1是充电电池的情况下,负极32能够由负极集电体及负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上所设置的活性物质层所构成。例如,蓄电设备1是双层电容器的情况下,负极32能够由负极集电体与负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上所设置的分极性电极层所构成。通常,负极32包含有粘合剂。具体而言,负极32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分极性电极层等包含有粘合剂。分隔件33能够由例如具有使得电解质中的离子可移动的连续气泡的多孔板所构成。分隔件33也可由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酰亚胺、纤维素、芳族聚酰胺、聚偏氟乙烯、特氟龙(注册商标)等所构成。另外,分隔件33的表面也可由陶瓷涂层、粘接层等覆盖。分隔件33的表面也可有粘接性。另外,分隔件33也可是由1种材料所组成的单层膜,也可是由1种或2种以上的材料所组成的复合膜或多层膜。蓄电设备1中,正极31、分隔件33及负极32按照这个顺序多次层叠。该正极31、分隔件33及负极32的层叠体34形成一体。具体而言,电极体3还具有胶带5。利用该胶带5使得层叠体34一体化且构成一体的电极体3。胶带5的基材也可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等。在粘着性胶带的情况下,粘接剂也可由具有耐电解液性的丙烯酸、有机硅、橡胶系等所构成。胶带厚度优选比粘接层的厚度要薄或者是相同的厚度。壳体2中填充有电解质4。电极体3浸渍有电解质4。蓄电设备1中,电极体3的主面与壳体2的内表面相接合。具体而言,电极体3的主面3a与壳体2的内表面通过粘接层6相粘接。另外,虽然在图3中电极体3相对于壳体2在图的上方侧(T1侧)相接合,但是也可在图的下方侧相接合。本专利技术中,电极体和壳体也可不利用粘接层相粘接来接合。本专利技术中例如,电极体和壳体也可直接相接合。例如,层叠体的最外层也可是粘接性的分隔件、或具有粘接性的负极合成材料层。粘接层6虽然未作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与电解质4难以反应。具体而言,粘接层6优选由树脂或包含树脂的树脂组成物所构成。更具体而言,粘接层6优选由从聚丙烯腈(PAN)·聚丙烯酸(PAA)等的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异戊二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EPDM)等的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CMC)、聚氯乙烯(PVC)、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异戊二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EPDM)等的合成橡胶、天然橡胶、聚酰亚胺(PI)、聚酰胺(PA)、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醚腈(PEN)、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六氟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极体,该电极体配置于所述壳体内,具有正极、负极和配置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分隔件,且形成为一体;以及填充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解质,所述电极体的主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相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蓄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极体,该电极体配置于所述壳体内,具有正极、负极和配置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分隔件,且形成为一体;以及填充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解质,所述电极体的主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相接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体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通过粘接层相粘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正极及负极分别包含粘合剂,所述粘接层包含与所述正极或所述负极中所包含的粘合剂相同种类的树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田英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