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堵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78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堵盖,涉及变速器壳体辅助配件技术领域,该变速器堵盖,包括:堵盖主体,所述堵盖主体上表面设置有向所述堵盖主体下表面所在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提拉手柄,所述提拉手柄上设置有拉孔,所述拉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凹槽的深度方向垂直。在拔出变速器堵盖时,操作者可以使手指穿过拉孔,然后将堵盖主体沿竖直方向向上提拉并取下。通过设置拉孔为堵盖主体提供了着力点,操作者可以更加方便地的将堵盖主体拔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堵盖
本技术涉及变速器壳体辅助配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器堵盖。
技术介绍
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又称变速箱。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有些汽车还有动力输出机构。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动,也有的用行星齿轮传动。普通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一般用滑移齿轮和同步器等。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汽车工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变速器的开发、性能提升也更加完善,为保证出厂的变速器100%质量可靠,在产品下线时均要求对变速器100%台架检测,与此相对应需加注适量变速器润滑油,在台架检测结束后无法保证润滑油的残油量为零,由此造成在向主机厂的物流转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造成润滑油泄漏或者异物污染,目前变速器厂家普遍的做法是增加堵盖,堵盖的形式花样繁多,同时主机厂整车装配线生产节拍紧凑,堵盖拆卸的便利性至关重要,若不好拆卸将造成油封损坏、同时打乱节拍。如图1所示,现有的变速器堵盖中间为十字交叉结构100,手指伸入空间受限,纯粹依靠手指拆卸难度较大;用尖嘴钳拆卸,由于受力不均匀,造成堵盖损坏,严重时造成油封弹簧脱出整体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器堵盖,以缓解了现有的变速器堵盖不方便取出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速器堵盖,包括:堵盖主体,所述堵盖主体上表面设置有向所述堵盖主体下表面所在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提拉手柄,所述提拉手柄上设置有拉孔,所述拉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凹槽的深度方向垂直。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提拉手柄为板状结构,且所述提拉手柄垂直于所述凹槽的底面。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沿所述凹槽的深度方向,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板状的提拉手柄位于所述凹槽的圆形底面的任一直径上。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拉孔为圆形孔,且所述拉孔的内壁与所述提拉手柄的外壁的过渡处为圆角。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拉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孔沿垂直于所述凹槽深度方向排列设置。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提拉手柄包括垂直于所述拉孔深度方向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凹槽开口处的边沿上设置有向所述凹槽底面延伸的第一咬合部,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凹槽开口处的边沿上设置有向所述凹槽底面延伸的第二咬合部,所述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对应,用于方便尖嘴钳夹持;且所述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位于所述提拉手柄的中间位置。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咬合部和和第二咬合部为波浪状结构,用于增加所述提拉手柄与所述尖嘴钳之间的摩擦力。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堵盖主体的材料为聚丙烯。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提拉手柄朝向所述凹槽开口方向的边沿低于所述凹槽的开口边沿。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堵盖主体和所述提拉手柄一体成型。本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堵盖,包括:堵盖主体,所述堵盖主体上表面设置有向所述堵盖主体下表面所在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提拉手柄,所述提拉手柄上设置有拉孔,所述拉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凹槽的深度方向垂直。在拔出变速器堵盖时,操作者可以使手指穿过拉孔,然后将堵盖主体沿竖直方向向上提拉并取下。通过设置拉孔为堵盖主体提供了着力点,操作者可以更加方便地的将堵盖主体拔出。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变速箱堵盖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变速箱堵盖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变速箱堵盖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变速箱堵盖的左视图;图5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变速箱堵盖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变速箱堵盖的示意图。图标:100-十字交叉结构;200-堵盖主体;210-凹槽;300-提拉手柄;310-拉孔;400-波浪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现有的中间带有十字交叉结构100的堵盖,纯粹依靠手指捏合力拆卸,十字交叉结构100没有着力点,并且在运输时,堵盖上很容易沾上润滑油,导致堵盖的开启难度较大。而使用尖嘴钳等拆卸,由于上下左右受力不均匀,造成堵盖倾斜或损坏,拔出过程造成油封唇口不同程度损伤,后期增大此处渗油的风险,严重时造成油封弹簧脱出整体报废、市场批量反馈此处油封渗油、客户集中投诉抱怨;造成的问题种类繁多,不适宜主机厂提升工位节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堵盖,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变速器堵盖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2-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堵盖,包括:堵盖主体200,所述堵盖主体200上表面设置有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堵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堵盖主体,所述堵盖主体上表面设置有向所述堵盖主体下表面所在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提拉手柄,所述提拉手柄上设置有拉孔,所述拉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凹槽的深度方向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堵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堵盖主体,所述堵盖主体上表面设置有向所述堵盖主体下表面所在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提拉手柄,所述提拉手柄上设置有拉孔,所述拉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凹槽的深度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手柄为板状结构,且所述提拉手柄垂直于所述凹槽的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堵盖,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凹槽的深度方向,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板状的提拉手柄位于所述凹槽的圆形底面的任一直径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孔为圆形孔,且所述拉孔的内壁与所述提拉手柄的外壁的过渡处为圆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孔沿垂直于所述凹槽深度方向排列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堵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子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