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增稠剂及调配有该共聚物的化妆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41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解质的存在下,尤其在聚电解质的存在下能够形成具有所需粘度的粘稠水溶液的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增稠剂、及调配有该共聚物的化妆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酸酯(A)/化合物(B)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增稠剂、以及调配有该共聚物的化妆品,该丙烯酸酯(A)/化合物(B)共聚物在分子内具有以(A)通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以及(B)聚合性不饱和基团和选自包括羧基、磺基及磷酸基的组中的任一种官能团的化合物作为构成成分且上述丙烯酸酯(A)与上述化合物(B)的比(重量比)为(A)/(B)=9.0/91.0~28.5/71.5。式中,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增稠剂及调配有该共聚物的化妆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具有增稠性的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增稠剂及调配有该共聚物的化妆品。
技术介绍
为了维持皮肤或毛发等有效成分,并且,为了提高使用感或高级感,有时会在化妆品中调配聚合物或表面活性剂等增稠剂,使化妆品增稠或凝胶化。例如作为有机类增稠剂使用有多糖类、酪蛋白、黄原胶等天然高分子、羟基乙基纤维素等半天然高分子、丙烯酸类聚合物、羧基乙烯基聚合物、聚环氧乙烷等合成高分子。并且,作为无机类增稠剂使用有蒙脱石等粘土矿物或二氧化硅等。这些增稠剂中,除了便宜以外,由于增稠效果高且少量凝胶化,而广泛使用有羧基乙烯基聚合物(例如专利文献1)。然而,大部分增稠剂若添加电解质则聚合物会凝聚,若电解质添加量超过2重量%则粘度会急剧降低,因此存在若高浓度电解质共存则无法维持粘度的问题。并且,虽然上述羧基乙烯基聚合物因添加电解质而抑制了粘度降低,但其效果存在不充分的问题。并且,最近已知有在较高浓度电解质的存在下能够使用(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例如专利文献2),但在镁或钙等聚电解质的存在下,难以维持充分的粘度,因此其使用存在受限的问题。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31038号公报专利文献2:WO2009/0844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电解质的存在下,尤其在聚电解质的存在下能够形成具有所需粘度的粘稠水溶液的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增稠剂及调配有该共聚物的化妆品。关于这种共聚物本专利技术人等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能够提供一种作为共聚物成分通过将特定结构的含有氟丙烯酸酯和必要时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基团及特定的酸性基团的化合物以特定比例使用,且能够形成具有所需粘度的粘稠水溶液的共聚物,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构成如下。(1)一种丙烯酸酯(A)/化合物(B)共聚物,其中,在分子内具有以(A)通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以及(B)聚合性不饱和基团和选自包括羧基、磺基及磷酸基的组中的任一种官能团的化合物作为构成成分,且上述丙烯酸酯(A)与上述化合物(B)的比例(重量比)为(A)/(B)=9.0/91.0~28.5/71.5。通式[1]:(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m表示2~4的整数。)(2)一种化妆品,调配有上述丙烯酸酯(A)/化合物(B)共聚物。(3)一种增稠剂,含有上述丙烯酸酯(A)/化合物(B)共聚物。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共聚物是指发挥以下效果,在电解质的存在下,尤其在聚电解质的存在下,能够形成具有所需粘度的粘稠水溶液。并且,能够发挥以下效果是指,即使电解质在高浓度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所需粘度。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共聚物是指能够发挥涂布性良好、不易滴液、及具有弹性触感(有弹力的触感)的效果,因此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共聚物,则能够提供使用感及涂布性优异且具有独特触感的化妆品。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共聚物能够发挥透明性优异的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共聚物能够优选使用于化妆水或美容液等以无着色为特征的化妆品。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酯(A)/化合物(B)共聚物,其特征为在分子内具有以(A)通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以及(B)聚合性不饱和基团和选自包括羧基、磺基及磷酸基的组中的任一种官能团的化合物作为构成成分,且上述丙烯酸酯(A)与上述化合物(B)的比例(重量比)为(A)/(B)=9.0/91.0~28.5/71.5。通式[1]:(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m表示2~4的整数。)本专利技术中“丙烯酸酯(A)/化合物(B)共聚物”是指以至少以丙烯酸酯(A)及化合物(B)为构成成分的具有源自丙烯酸酯(A)的构成单元及源自化合物(B)的构成单元的共聚物。作为以通式[1]中R1所示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其中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的烷基。并且,作为该烷基可以为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中的任一种。这种作为烷基的具体例能够举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环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环丁基、正戊基、异戊基、仲戊基、叔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环戊基、正己基、异己基、仲己基、叔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环己基等,其中优选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环丙基等碳原子数1~3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其中更优选作为碳原子数1的烷基的甲基。作为通式[1]中的R1更优选氢原子。作为通式[1]中的m为2~4的整数,其中优选为2~3的整数,其中进一步优选为2。这种以(A)通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的具体例能够举出(甲基)丙烯酸2-全氟己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己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全氟己基丁酯等。上述具体例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酯。以上述(A)通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的具体例中优选为(甲基)丙烯酸2-全氟己基乙酯,其中尤其优选为丙烯酸2-全氟己基乙酯。另外,以上述(A)通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可以使用市售品,也可以根据本身已知的方法而适当地合成使用。在分子内具有(B)聚合性不饱和基团和选自包括羧基、磺基及磷酸基的组中的任一种官能团的化合物是指,例如在分子内具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聚合性不饱和基团、及选自包括羧基、磺基及磷酸基的组中的任一种官能团的化合物,上述聚合性不饱和基团与以(A)通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反应而形成丙烯酸酯(A)/化合物(B)共聚物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B)的具体例能够举出如以通式[2]~[5]所示的化合物。通式[2]:(式中,R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通式[3]:(式中,A表示氧原子或-NH-基,T1表示可以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通式[4]:(式中,T2表示键合键或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R4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通式[5]:(式中,T3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R5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作为以通式[2]~[5]中的R2~R5所示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其中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的烷基。并且,该烷基可以为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中的任一种。这种烷基的具体例能够举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环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环丁基、正戊基、异戊基、仲戊基、叔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环戊基、正己基、异己基、仲己基、叔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环己基等,其中优选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环丙基等碳原子数1~3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其中更优选作为碳原子数1的烷基的甲基。作为通式[2]~[5]中的R2~R5更优选为氢原子。作为通式[3]中的A更优选为氧原子。作为以通式[3]中的T1所示的可以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优选为可以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其中更优选为可以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作为该亚烷基可以为直链状或支链状,并且,具有羟基时的羟基的个数可以为1个或多个。这种作为亚烷基的具体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酸酯(A)/化合物(B)共聚物在分子内具有以(A)通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以及(B)聚合性不饱和基团和选自包括羧基、磺基及磷酸基的组中的任一种官能团的化合物作为构成成分,且所述丙烯酸酯(A)与所述化合物(B)的比例(重量比)为(A)/(B)=9.0/91.0~28.5/71.5,通式[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31 JP 2016-073296;2016.10.11 JP 2016-200441.一种丙烯酸酯(A)/化合物(B)共聚物在分子内具有以(A)通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以及(B)聚合性不饱和基团和选自包括羧基、磺基及磷酸基的组中的任一种官能团的化合物作为构成成分,且所述丙烯酸酯(A)与所述化合物(B)的比例(重量比)为(A)/(B)=9.0/91.0~28.5/71.5,通式[1]: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m表示2~4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中,所述丙烯酸酯(A)/化合物(B)共聚物具有(1)的特性,(1)含有1重量%的所述丙烯酸酯(A)/化合物(B)共聚物、及3重量%的抗坏血酸磷酸镁,且pH为8的水溶液在20℃下的粘度为5000mPa·s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共聚物,其中,所述丙烯酸酯(A)与所述化合物(B)的比例(重量比)为(A)/(B)=14.0/86.0~27.3/72.7。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共聚物,其中,所述丙烯酸酯(A)与所述化合物(B)的比例(重量比)为(A)/(B)=14.0/86.0~25.0/75.0。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物,其中,所述丙烯酸酯(A)/化合物(B)共聚物进一步含有作为构成成分具有2个以上乙烯性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C)。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聚物,其中,所述化合物(C)的比例相对于所述丙烯酸酯(A)及所述化合物(B)的合计100重量份为0.0001~1.5重量份。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物,其中,所述丙烯酸酯(A)为(甲基)丙烯酸2-全氟己基乙酯。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物,其中,所述化合物(B)为以通式[2]~[5]所示的化合物,通式[2]:式中,R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通式[3]:式中,A表示氧原子或-NH-基,T1表示可以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1~6的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浦隆敏森康嘉藏本绚子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和光纯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