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玉清专利>正文

防渗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844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楼房厨房间、卫生间等下水扫地地漏和集水槽地漏以及民用建筑其它有水房间地漏的一种防渗地漏,由水箅、防渗地漏环带、地漏外壁和扣碗组成,防渗地漏外壁与防渗地漏环带联接在一体,下端同下水管道联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简便易行,保证施工质量,解决地漏周围渗漏问题。(*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房厨房间、卫生间等下水扫地地漏和集水槽地漏以及民用建筑其它有水房间地漏的一种防渗地漏。目前,国内在民用建筑中地漏的渗漏问题相当严重,已成为建筑施工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特别是在住宅楼房施工中尤为突出。现在使用的地漏,利用铸铁或塑料制成,结构设计不尽合理,施工中使用水泥砂浆固定地漏,干固后易形成裂缝,使用中因流体温度变化使地漏产生胀缩变形和凝结水露,使地漏周围形成微缝,程度不同存在下水渗漏问题不能解决,困扰人们工作和生活。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清洁卫生、排水通畅、方便施工的防渗地漏。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防渗地漏是在地漏沿外壁下坡口过渡面同防渗环带成为一体,下端同下水管道联接,防渗环带呈波纹形,同地漏外壁呈夹角联接,施工建筑时在防渗环带上表面和夹角联接处涂防水材料,消除地漏周围微缝的产生,起到防水渗漏作用。本技术防渗地漏,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施工,而且适用于各类防水材料,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原材料,可以彻底解决渗漏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附图说明图1示防渗地漏结构剖面图。图2示防渗地漏俯视图。图3示防渗地漏防渗环带断面图。图4示地漏外壁与防渗环带联接剖面图。图中,1-水箅;2-防渗地漏环带;3-地漏外壁;4-扣碗。由图中可知,本技术防渗地漏由水箅(1),防渗地漏环带(2),地漏外壁(3)和扣碗(4)组成,防渗地漏外壁(3)与防渗地漏环带(2)联接成一体,下端同下水管道联接,防渗地漏环带(2)呈波纹形,波峰至波底距离为2-5mm,曲面折角为<α1、<α2分别为45°、<β=270°,同防渗地漏外壁(3)呈夹角联接为35°-50°,防渗地漏可由铸造或注塑成形,施工时在防渗地漏环带(2)上、下表面和夹角处涂敷防水材料,然后做地面面层,可消除地漏周围出现微缝,解决下水管道地漏周围渗漏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简便易行,保证施工质量,可以解决地漏渗水滴漏的问题,为住宅楼厨房间、卫生间扫地地漏、集水槽中地漏以及民用建筑中的其它有水房间提供一种防渗地漏。权利要求1.一种由水箅(1)、地漏外壁(3)、扣碗(4)组成的防渗地漏,其特征在于地漏外壁(3)下坡口处,同防渗地漏环带(2)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地漏,其特征在于地漏外壁(3)下端同下水管道联接,地漏外壁(3)与防渗地漏环带(2)联接处有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防渗地漏环带(2)呈波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楼房厨房间、卫生间等下水扫地地漏和集水槽地漏以及民用建筑其它有水房间地漏的一种防渗地漏,由水箅、防渗地漏环带、地漏外壁和扣碗组成,防渗地漏外壁与防渗地漏环带联接成一体,下端同下水管道联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简便易行,保证施工质量,解决地漏周围渗漏问题。文档编号E03C1/28GK2144144SQ9223550公开日1993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李玉清 申请人:李玉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水箅(1)、地漏外壁(3)、扣碗(4)组成的防渗地漏,其特征在于地漏外壁(3)下坡口处,同防渗地漏环带(2)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清
申请(专利权)人:李玉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