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801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9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鞋底,涉及鞋服制作领域,包括鞋底主体、减震层和耐磨层,鞋底主体包括前掌部、中连接部和后跟部,减震层包括前U型减震片和后U型减震片,耐磨层包括前耐磨片和后耐磨片,前掌部的下端面设有用于粘接前U型减震片的第一U型凹部;后跟部的下端面设有用于粘接后U型减震片的第二U型凹部;鞋底主体的上端嵌设有支撑片,该支撑片从中连接部延伸至后跟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前U型减震片和后U型减震片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它们分别处于脚掌和脚后跟的受力部位,可以很好的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支撑片为硬塑胶制品,可以提高鞋底主体的防扭转性。

So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l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hoe clothing manufacture, including the sole main body, shock absorption layer and wear-resistant layer, the sole main body includes the front palm, the middle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heel part, the shock absorption layer includes the front U-shaped shock absorber and the rear U-shaped shock absorber, the wear-resistant layer includes the front wear-resistant piece and the rear wear-resistant piece, and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front palm is provided for use. The first U-shaped concave part of the U-shaped shock absorber before bonding, the second U-shaped concave part of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heel for bonding the U-shaped shock absorber after bonding,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ole body are embedded with a supporting piece, which extends from the connecting part to the heel part.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front U-shaped shock absorber and the rear U-shaped shock absorber are made of elastic materials, which are located at the stress parts of the sole and heel respectively, and can play a good role of shock absorption and buffer. The supporting piece is hard plastic product, which can improve the torsion resistance of the sol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鞋底
本技术涉及鞋服制作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减震性好,防扭转性好的新型鞋底。
技术介绍
现有鞋子包括鞋底和鞋帮,鞋底的减震性是决定鞋子是否舒适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制鞋人一直在这方面不断地创新性着。此外,鞋底的包裹性和防扭转也是影响鞋底舒适性及其护脚能力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鞋底,其目的在于改善鞋底减震,防扭转等性能,以提高鞋底的舒适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鞋底,包括依次粘接的鞋底主体、减震层和耐磨层,所述鞋底主体包括前掌部、中连接部和后跟部,所述减震层包括前U型减震片和后U型减震片,耐磨层包括前耐磨片和后耐磨片,所述前掌部的下端面边缘及其与中连接部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一U型凹部,所述前U型减震片的上端面粘接于第一U型凹部,下端面与所述前耐磨片相粘接;所述后跟部的下端面边缘及其与中连接部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二U型凹部,所述后U型减震片的上端面粘接于第二U型凹部,下端面与所述后耐磨片相粘接。进一步,所述前U型减震片和后U型减震片均设有复数个通孔。进一步,所述前掌部的下端面中部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复数个第一凹槽,所述前耐磨片设有复数个与第一凹槽一一对应的镂空部,并且前耐磨片的下端面设有复数个呈球面状的第一隆起。进一步,所述后跟部的下端面中部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后耐磨片呈U字形,后耐磨片的下端面沿U字的线条方向排列设置有复数个呈球面状的第二隆起。进一步,所述鞋底主体的上端嵌设有支撑片,该支撑片从中连接部延伸至后跟部。进一步,所述支撑片的下端面设有复数个凸条。进一步,所述鞋底主体的上端面边缘位置处设有环形围面。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包括鞋底主体、减震层和耐磨层,鞋底主体包括前掌部、中连接部和后跟部,减震层包括前U型减震片和后U型减震片,耐磨层包括前耐磨片和后耐磨片,前掌部的下端面设有用于粘接前U型减震片的第一U型凹部,所述前U型减震片的下端面与前耐磨片相粘接;后跟部的下端面设有用于粘接后U型减震片的第二U型凹部,所述后U型减震片的下端面与所述后耐磨片相粘接。前U型减震片和后U型减震片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它们分别处于脚掌和脚后跟的受力部位,可以很好的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2、本技术中,前U型减震片和后U型减震片均设有复数个通孔。这些孔洞既可以减轻鞋底的重量,还可以让前U型减震片和后U型减震片易于形变,进而提高减震缓冲的效果。3、鞋底主体的上端嵌设有支撑片,该支撑片从中连接部延伸至后跟部。为硬塑胶制品,可以提高鞋底主体的硬度,让其无法轻易左右扭转,提高鞋底的防扭转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未画出前、后耐磨片的防滑纹理)。图5为图1中A-A1部位的剖切图。图6为图1中B-B1部位的剖切图。图7为图1中C-C1部位的剖切图。图8为图1中D-D1部位的剖切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技术,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技术。参照图1至图8,一种鞋底,包括依次粘接的鞋底主体1、减震层2和耐磨层3。其中,鞋底主体1包括前掌部11、中连接部12和后跟部13。减震层2包括前U型减震片21和后U型减震片22。耐磨层3包括前耐磨片31和后耐磨片32。前掌部11的下端面边缘及其与中连接部12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一U型凹部110;前U型减震片21的上端面粘接于第一U型凹部110,下端面与前耐磨片31相粘接。后跟部13的下端面边缘及其与中连接部12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二U型凹部130,后U型减震片22的上端面粘接于第二U型凹部130,下端面与后耐磨片32相粘接。参照图2和图4,前U型减震片21和后U型减震片22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它们分别处于脚掌和脚后跟的受力部位,可以很好的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作为优选方案:前U型减震片21和后U型减震片22均采用泡泡胶制作而成。参照图1至图8,作为优选方案:前U型减震片21和后U型减震片22均设有复数个通孔20。通孔20既可以减轻减震层2的整体重量,还可以提高减震效果。参照图1至图8,前掌部11的下端面中部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复数个第一凹槽111。前耐磨片31设有复数个与第一凹槽111一一对应的镂空部310,并且前耐磨片31的下端面设有复数个呈球面状的第一隆起311。参照图1至图8,后跟部13的下端面中部设有一第二凹槽131。后耐磨片32呈U字形,后耐磨片32的下端面沿U字的线条方向排列设置有复数个呈球面状的第二隆起321。参照图1至图8,前U型减震片21和后U型减震片22的下端面分别与前耐磨片31和后耐磨片32相粘接,因此前U型减震片21和后U型减震片22的下端面与并非平面,在第一隆起311和第二隆起321的相应位置处设有隆起。第一隆起311和第二隆起321让鞋底的下端面呈波浪状,可以进一步提交减震效果。参照图1和图4,作为优选方案:前耐磨片31和后耐磨片32的下端面均设有防滑纹理。参照图1至图8,鞋底主体1的上端嵌设有支撑片4,该支撑片4从中连接部12延伸至后跟部13。支撑片4呈长方形,为硬塑胶制品,可以让鞋底主体1不会轻易左右扭转,提高鞋底的防扭转能力。作为优选方案:支撑片4的下端面设有复数个凸条41,以增加固支撑片4与鞋底主体1之间的粘接面积,加固两者之间粘接的牢固性。作为优选方案:鞋底主体1的上端面边缘位置处设有环形围面101,以提高鞋底的包裹性。环形围面101在中连接部12和后跟部13位置处的高度较高,以更好的包裹住脚后跟,提高鞋底的包裹性、舒适性。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鞋底,包括依次粘接的鞋底主体、减震层和耐磨层,所述鞋底主体包括前掌部、中连接部和后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包括前U型减震片和后U型减震片,耐磨层包括前耐磨片和后耐磨片,所述前掌部的下端面边缘及其与中连接部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一U型凹部,所述前U型减震片的上端面粘接于第一U型凹部,下端面与所述前耐磨片相粘接;所述后跟部的下端面边缘及其与中连接部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二U型凹部,所述后U型减震片的上端面粘接于第二U型凹部,下端面与所述后耐磨片相粘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鞋底,包括依次粘接的鞋底主体、减震层和耐磨层,所述鞋底主体包括前掌部、中连接部和后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包括前U型减震片和后U型减震片,耐磨层包括前耐磨片和后耐磨片,所述前掌部的下端面边缘及其与中连接部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一U型凹部,所述前U型减震片的上端面粘接于第一U型凹部,下端面与所述前耐磨片相粘接;所述后跟部的下端面边缘及其与中连接部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二U型凹部,所述后U型减震片的上端面粘接于第二U型凹部,下端面与所述后耐磨片相粘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U型减震片和后U型减震片均设有复数个通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郑彦滨朱成
申请(专利权)人: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