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322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0:47
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底、中底和下底,中底后跟处为凹槽结构,凹槽中设置有多个减震元件,减震元件的上端与上底的下部固定连接,减震元件的底部设置在下底中且减震元件的一部分能沿着所述下底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减震和回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不仅能提供很好的吸震性和反弹力,而且对于运动鞋的稳定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两侧的三角形结构提供了稳定性,圆形的排列方式使受力更加均匀,中间镂空结构对于空气的流通增加了缓震效果,半圆形的弹性材料及扭力弹簧提供了很好的反弹力,从安全性和舒适性两方面出发,此结构满足了运动鞋所需要的减震与稳定性。

Sole structure with shock absorption element

A shoe sole structure with shock absorber elements includes upper sole, middle sole and lower sole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top to bottom, a groove structure at the heel of the middle sole, a plurality of shock absorber elements arranged in the groove, a fixe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pper end of the shock absorber elemen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upper bottom bottom of the shock absorber element, and a part of the energy of the shock absorber element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ower sole. Sliding back and forth along the lower sole to achieve shock absorption and rebound, the sole structure with shock absorption ele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not only provides good shock absorption and rebound, but also greatly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sports shoes. Among them, the triangular structure on both sides provides stability, the circular arrangement makes the force more uniform, the hollow structure in the middle increases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mitigation for air circulation, and the semi-circular elastic material and torsion spring provide a good rebound force. This structure satisfies the movement from two aspects of safety and comfort. Shock absorption and stability required for sho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底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
技术介绍
鞋子作为人们的日常必需品,具有保护、保暖、美观等功能。在竞技体育领域中,鞋子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减震功能以及稳定性,以满足人们对于自身安全的需要。一双具有良好的避震效果且平衡稳定性好的鞋子不仅能保护运动员的双脚,更能提高运动员的成绩。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具有减震结构的鞋子有以下两种:1、NIKESHOX科技在NIKESHOX科技中,连接SHOX圆柱上面的是TPU后跟,它在SHOX圆柱分散击力的同时提供了对后跟的支撑。NIKESHOX是利用高密度的PU发泡柱取代了真正的弹簧,它可以吸收冲击力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动能。2、AdidasbounceAdidasBounce是一种“日”字型结构的减震系统,它由若干个“日”字型结构的模块组成,有全掌形式的,也有半掌形式的,在受到压力是,每一个模块都会产生形变来吸收冲击力。但是,现有的结构减震具有如下缺点:(1)减震元件因为结构的原因普遍较大,离地距离较高,导致运动时的稳定性较差。(2)减震元件在发生形变时产生垂直向下的压力,但是由于减震元件的结构,使得力的方向发生变化,使运动鞋的稳定性下降,对运动过程中脚部与腿部的保护性下降。因此,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具有提高减震效果,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底7、中底2和下底12,所述的中底2后跟处为凹槽结构,凹槽中设置有多个减震元件3,所述减震元件3的上端与上底7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元件3的底部设置在下底12中且减震元件3的一部分能沿着所述下底12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减震和回弹。所述减震元件3包括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所述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的顶角通过圆柱筒17可转动地连接形成一个倒V字形结构,所述圆柱筒17上套设有扭力弹簧6,所述扭力弹簧6与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固定连接,所述大三角支架4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支撑角10,所述小三角支架5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支撑角9,所述第一支撑角10固定在所述下底12中,所述第二支撑角9能沿着所述下底12来回滑动。所述下底12中设有多个滑槽13,所述第二支撑角9为圆柱形且所述第二支撑角9的外侧包裹有弹性材料11,所述第二支撑角9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滑槽13中从而能够在所述滑槽13中来回滑动。所述下底12中设有多个第一凹槽14,所述第一支撑角10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14中。所述的多个所述减震元件3在所述中底2内呈环形排列。所述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中设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所述上底7的下部设有第二凹槽8,所述减震元件3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8中。所述上底7和下底12由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中底2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下底12下面的橡胶大底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其在运动过程对于各个方向上的力都会有很好的控制与反馈,提高了鞋子的稳定性,对于运动员的安全性也有很大的提升。2、其保证了鞋子的减震与反弹效果,保证了运动的完成,并且对不同的人群没有任何限制。3、其不仅能提供很好的吸震性和反弹力,而且对于运动鞋的稳定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两侧的三角形结构提供了稳定性,圆形的排列方式使受力更加均匀,中间镂空结构对于空气的流通增加了缓震效果,弹性材质及扭力弹簧提供了很好的反弹力,从安全性和舒适性两方面出发,满足了运动鞋所需要的减震与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的后掌部分去除掉上底之后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的后掌部分去除掉上底之后的轴测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的减震元件与滑道的结合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的减震元件的轴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的减震元件的部分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上图是受冲击力之前减震元件处于原始状态的示意图,下图是受冲击力之后减震元件处于压缩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1包括上底7、中底2和下底12。其中,优选地,所述上底7和下底12由TPU材料,也就是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中底2由橡胶材料制成。并且,其中,所述上底7和中底2之间采用胶粘的连接方式。所述中底2和所述下底12之间也采用胶粘的连接方式。这样,可以将所述上底7和中底2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并将所述中底2和所述下底12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中底2中设有多个减震元件3。其中,所述减震元件3的上端与所述上底7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元件3的底部设置在所述下底12中且所述减震元件3的一部分能沿着所述下底12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减震和回弹。这样,当受到运动冲击时,通过所述上底7将压力传递给所述减震元件3,从而通过所述减震元件3实现鞋子的减震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1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底12下面的橡胶大底16。其中,所述下底12与所述橡胶大底16通过胶粘固定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1进一步包括包边15。所述包边15包裹在所述上底7的周围。并且,所述包括15与所述上底7通过胶粘固定连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多个所述减震元件3在所述中底2内呈环形排列。也就是,在所述中底2内形成一个圆形空心18,多个所述减震元件2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圆形空心18中。更优选地,共有五个所述减震元件3。由于多个所述减震元件3呈环形排列,从而可以使受力更加均匀,避免了鞋受力不均匀使得鞋稳定性下降。在本专利技术中,多个所述减震元件3的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并且,如图4和5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减震元件3包括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其中,大和小是相对的,只要使得所述大三角支架4的尺寸大于所述小三角支架5的尺寸即可,对于所述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的具体尺寸则不做限制。如图5所示,所述大三角支架4的顶角和小三角支架5的顶角通过圆柱筒17可转动地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倒V字形结构。并且,如图6所示,所述圆柱筒17上套设有扭力弹簧6。所述扭力弹簧6与所述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固定连接,例如,所述扭力弹簧6通过胶黏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上。所述大三角支架4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支撑角10。每个所述第一支撑角10都固定在所述下底12中。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支撑角10都包裹有弹性材料11。更优选地,所述弹性材料11只包裹所述第一支撑角10的一半。由于所述第一支撑角10固定在所述下底12中,因此,当受到运动冲击时其能够提供支撑及稳定的效果。所述小三角支架5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支撑角9。所述第二支撑角9能沿着所述下底12来回滑动。如图3和4所示,所述下底12中设有多个滑槽13。其中,所述滑槽13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支撑角9的数量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底(7)、中底(2)和下底(12),所述的中底(2)后跟处为凹槽结构,凹槽中设置有多个减震元件(3),所述减震元件(3)的上端与上底(7)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元件(3)的底部设置在下底(12)中且减震元件(3)的一部分能沿着所述下底(12)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减震和回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底(7)、中底(2)和下底(12),所述的中底(2)后跟处为凹槽结构,凹槽中设置有多个减震元件(3),所述减震元件(3)的上端与上底(7)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元件(3)的底部设置在下底(12)中且减震元件(3)的一部分能沿着所述下底(12)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减震和回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元件(3)包括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所述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的顶角通过圆柱筒(17)可转动地连接形成一个倒V字形结构,所述圆柱筒(17)上套设有扭力弹簧(6),所述扭力弹簧(6)与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固定连接,所述大三角支架(4)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支撑角(10),所述小三角支架(5)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支撑角(9),所述第一支撑角(10)固定在所述下底(12)中,所述第二支撑角(9)能沿着所述下底(12)来回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12)中设有多个滑槽(13),所述第二支撑角(9)为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运启张移帆王志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