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笔记本型三明治夹合式折叠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77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超薄笔记本型三明治夹合式折叠伞包括:一扁平型上巢;一扁平型下巢;一伞骨总成包括一组极端伞骨装置分别枢接于各该上、下巢上,及四组侧边伞骨装置,各侧边伞骨装置亦分别可偏旋地枢连于各该上、下巢之侧边上;多数助缩弹簧帮助弹性收缩诸伞骨总成以减小其收折体积;以及一窄化引导构件,便于自开伞至收伞时,令收缩中的诸侧边伞骨装置被该引导构件所导引以窄化收伞后的伞骨、伞布的体积而更趋扁薄迷你状。(*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超薄笔记本型三明治夹合式折叠伞,尤指一种收折后,能被自动导正、弹性收缩而确实窄化呈三明治式的扁薄折叠伞。本技术系本案专利技术人先前向中国专利局申请并被批准的技术专利(号ZL95211421.6)一案(以下称‘原案’的)改进。因该原案有以下诸缺点1.各伞骨总成2,2a于收伞的进程中当收折到接近上、下巢时因物理惯性及欠缺相关的导引机构,伞骨无法自动偏向上、下巢的两极端,而必须有赖于用者用手一拨,才能将诸伞骨总成偏移向各极端而呈扁薄状,既然仍仰赖用手拨的动作,即有其不便之处。2.各上巢或下巢的极端枢接部33,43均分别由各扁平板31,41向两极端突伸而出且与扁平板31,41一体成型,以塑胶材质模制一体成型,于开伞张力的撑张下,极易在各“长臂”极端枢接部33,43造成断裂、损坏,使伞具无法使用。3.各极端枢接部33,43形如一扇形或半圆形块,其与各偏旋枢接部34,44之间形成一承窝35或镂空部45,以便收伞时能收容各侧边伞骨装置2a,但此等向外扩张伸设之扇形块,除占有其一定的体积,违背超薄及迷你的原则外,且造成各承窝或镂空部45的拥挤不堪,常需用者以手整理,而构成一些不便之处。本案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乃加研究,以揭示本技术的确切超薄迷你的折叠伞。本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更易于收伞、体积小、有不易折损结构的超薄笔记本型三明治夹合式折叠伞。该伞包括一扁平型上巢固设于一折叠伞的上部;一扁平型下巢滑设于一伸缩伞中棒上;一伞骨总成包括二组极端伞骨装置该各极端伞骨装置至少含有一顶支骨及一下支骨分别枢连于各该上、下巢的极端上,与四组侧边伞骨装置,各侧边伞骨装置亦至少含有一顶骨与一下支骨分别可偏旋地枢连于各该上、下巢的侧边上;一伞布系连于该等伞骨装置上;多数助缩弹簧各系于各该伞骨总成上便于收伞进程中帮助弹性收缩诸伞骨总成以减小其收折体积;以及一窄化引导构件紧连于上巢下方含有一对U型凹座分别凹设于该引导构件的相对两端部,各凹座系面向该上巢的各该极端向外渐斜开放,便于自开伞至收伞时,令收缩中的诸侧边伞骨装置被该引导构件所导引、渐缩入面向各极端的各凹座中以窄化收伞后的伞骨、伞布的体积而更趋扁薄迷你状。上述超薄笔记本型三明治夹合式折叠伞,其特征为该上巢包括一扁平板界定一长轴于两极端间及一短轴于两侧边间,该扁平板中央有一中孔以安装伞中棒的上端,二个极端枢接构件各嵌装、连设或固装于该扁平板的底面伸向各极端以枢接各该极端伞骨装置的顶支骨,与四个侧边偏旋枢转部各设于该扁平板的各侧边与各该极端枢接构件之间且绕着该中孔设置以分别可偏旋地枢接各该侧边伞骨装置,该扁平板下连该窄化引导构件。上述超薄笔记本型三明治夹合式折叠伞,其特征为各该侧边偏旋枢转部含有一销环包绕于该扁平板之一环槽中以枢接各该侧边伞骨装置的顶骨,一外挡止面自该扁平板的中央部位向侧边渐开斜伸与该侧边交成一夹角以挡止开伞后的各侧边伞骨装置,该侧边伞骨装置于收折后被该窄化引导构件所导引而向内偏移、贴向且约平行于该极端枢接构件的一侧壁以窄化收伞后的体积。上述超薄笔记本型三明治夹合式折叠伞,其特征为各该极端枢接构件系设有一突缘插接于该上巢扁平板的一插卡穴中,一里销孔穿设于极端枢接构件里端于插接该极端枢接构件于插卡穴后,利用一销环穿入里销孔中后,一并束紧、固系于扁平板上不致掉落,一外销孔开设于该极端枢接构件之外端藉一销子以枢接各极端伞骨装置,以及一对垂直侧壁分设于该极端枢接构件的两侧边以供收伞时平贴各该侧边伞骨装置。前述超薄笔记本型三明治夹合式折叠伞,其特征为该下巢包括一套管含有一中孔滑合于该伞中棒上,一扁平板正交地连接该套管,该扁平板界定一长轴于两极端间及一短轴于两侧边间,扁平板中央有一中孔以滑合伞中棒,二个极端枢接构件各嵌装、连设或固装于该扁平板上,且伸向各极端以枢接各该极端伞骨装置的下支骨,与四个侧边偏旋枢转部各设于该扁平板的各侧边与各该极端枢接构件之间且绕着该中孔设置以分别可偏旋地枢接各该侧边伞骨装置。上述超薄笔记本型三明治夹合式折叠伞,其特征为各该侧边偏旋枢转部含有一销环包绕于扁平板的一环槽中以枢接各该侧边伞骨装置的下支骨,一外挡止面自该扁平板的中央部位向侧边渐开斜伸与该侧边交成一夹角以挡止开伞后的各侧边伞骨装置,该侧边伞骨装置于收折后受一连设于上巢下方的窄化引导构件所导引一并使下支骨亦向内偏移、贴向且约平行于该极端枢接构件的一侧壁以窄化收伞后的体积。前述超薄笔记本型三明治夹合式折叠伞,其特征为各该极端枢接构件系设有一突缘插接于该下巢扁平板的一插卡穴中,一里销孔穿设于该极端枢接构件里端于插接该极端枢接构件于插卡穴后,利用一销环穿入里销孔中后,一并束紧、固系于扁平板上不致掉落,一外销孔开设于该极端枢接构件的外端藉一销子以枢接各极端伞骨装置,以及一对垂直侧壁分设于该枢接构件的两侧边以供收伞时平贴各该侧边伞骨装置。前述超薄笔记本型三明治夹合式折叠伞,其特征为该伞骨装置的平行四边形连杆组包括一顶骨,一下支骨,一中间骨所连的中间接头及一辅助连接骨所枢连而成一约呈平行四边形的折叠机构;而该助缩弹簧包括一外簧端系于该下支骨最外端与该中间接头枢连的销子上,一内簧端系于该辅助连接骨上,以及一弹簧中段滑套夹持于该下支骨的外端以限持该助缩弹簧的中段。前述超薄笔记本型三明治夹合式折叠伞,其特征为该窄化引导构件包括一中孔以吻合中棒,二U型凹座分别凹设于该引导构件的相对两端,各凹座分别向外开叉两引导臂部,各引导臂部约正交于该凹座且约平行于该极端枢接构件的侧壁,各引导臂部外面向外向上渐开渐斜形成一楔形部以切线地对准各该侧边偏旋枢转部的外挡止面,于是于收伞时,各该侧边伞骨装置自两引导臂部的楔形部向下向内偏斜、被导入各该凹座中,使各侧边伞骨装置的伞骨限制于该极端枢接构件与该凹座之中,使呈扁薄的收折状态。本技术实施例,可由以下说明书配合所附诸附图而加以说明。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各元件斜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于开伞时部分伞骨总成的平行四边形连杆组与助缩装置弹簧搭配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伞骨至收伞的进程中伞骨总成与助缩弹簧的关系图。图3A为本技术收折后的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收伞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开伞时自该上巢部分的底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收伞时自该上巢部分的底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开伞时自该下巢部分的顶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收伞时自该下巢部分的顶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收伞时自该窄化引导构件的底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窄化引导构件斜视图。图10为图8部分的纵剖面图。图11为本技术收伞后的上巢与窄化引导构件的侧视图。图12为本技术部分伞骨与助缩弹簧的关系斜视图。图13为本技术伞中棒的断面图。图14为本技术另一施实例伞中棒的断面图。图15为本技术应用在八支伞骨的开伞时自上巢的底视图。图16为图15收伞后的示意图。参阅图1-12,本技术系包括一伞中棒1由若干内、外管伸缩套合组成,其下端含有一把手12,一上巢3固设于伞中棒1的上端11;一下巢4滑设于该伞中棒1上位于上巢3的下方;一伞骨总成含有二组极端伞骨装置2分别枢连于上巢3及下巢4的长轴X两极端的各极端E,与四组侧边伞骨装置2a分别可偏旋地枢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笔记本型三明治夹合式折叠伞包括:一上巢固设于一折叠伞的上部;一下巢滑设于一伸缩伞中棒上;一伞骨总成系有伞布于伞骨总成上;其特征在于该折叠伞包括:二组极端伞骨装置各极端伞骨装置至少含有一顶支骨及一下支骨分别枢连于各该上、下巢的极端上,及四组侧边伞骨装置,每两组侧边伞骨装置分别配置在该上、下巢的各极端与侧边之间,各侧边伞骨装置亦至少含有一顶骨与一下支骨分别可偏旋地枢连于各该上、下巢上;多数助缩弹簧各系于各该伞骨总成的至少一平形四边形连杆组上便于收伞进程中帮助弹性收缩诸伞骨总成以减小其收折体积;以及一窄化引导构件连设于该上巢下方含有一对U型凹座分别凹设于该引导构件的相对两端部,各凹座面向该上巢的各该极端向外渐斜开放,便于自开伞至收伞时,令收缩中的诸侧边伞骨装置为该引导构件所导引、渐缩入面向各极端的各凹座中使各该极端伞骨装置为该两侧边伞骨装置所夹并,形成上、下巢各极端部的“三明治式”的伞骨收折状态,以窄化收伞后的伞骨、伞布的体积从而更趋扁薄迷你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光张荣仁
申请(专利权)人: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