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7661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9 20:51
本申请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茶叶烘干装置,其包括排料管、烘干桶、驱动电机以及热风机构;排料管由入口段、喉部和扩散段组成;烘干桶与排料管之间为烘干腔,喉部的侧壁上设有吸料孔;热风机构包括热风机、安装在排料管顶部的两位三通换向阀以及设于烘干桶内壁上的凸轮,两位三通换向阀上设有与热风机连通进气口、与排料管的入口段连通的第一排气口以及与烘干桶连通的第二排气口,两位三通阀内设有与凸轮相抵的阀芯,阀芯相对于凸轮往复运动时,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将往复与进气口连通;烘干桶连接电源负极,喉部连接电源正极。该装置可对根据茶叶的干燥程度对茶叶进行筛选,以获得颗粒较优的茶叶。

Tea drying device

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a production, an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a tea dr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ischarge tube, a drying barrel, a driving motor and a hot air fan mechanism; the discharge tube consists of an inlet section, a throat and a diffusion section; a drying cavity is between the drying barrel and the discharge tube, and a suction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throat; and a hot air fan structure includes a hot air. The machine, the two three-way reversing valves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discharge pipe and the cam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drying barrel are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connected with the hot air fan, a first exhaust outlet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section of the discharge pipe and a second exhaust outlet connected with the drying barrel on the two three-way reversing valves. The two three-way valves are provided with a valve core corresponding to the cam. When the valve core moves to and fro with respect to the cam, the first and second exhaust ports will be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port reciprocally; the drying drum will be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pole of the power supply, and the throat will be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ve pole of the power supply. The device can screen tea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dryness of tea to obtain better tea lea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烘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分是茶叶内各种成分生化反应必需的介质(媒体),随着茶叶含水率的增加,茶叶的变化速度加快,色泽逐渐变黄,茶叶滋味和鲜爽度减弱。因此,为茶叶更好的储藏,不发生陈化变质,茶叶必须干燥。烘干是茶叶制作的一个重要工序,其主要目的为去除茶叶里外的所有水分,同时达到茶叶定型以及耐氧化的目的,实际制作中,其茶叶在压扁成型后,放到烘干机中烘干定型。现有的茶叶烘干机是直接用加热装置对空气加热,然后用加热后的热气对茶叶进行烘干,常用的茶叶烘干设备多采用热风式烘干炉,烘干炉内设置有烘干室,这样的烘干室可能由于气流流向受阻,而导致烘干不充分、不均匀。茶叶不能被充分、均匀地烘干是目前茶叶加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烘干过程中,为了保证大部分的茶叶达到所需的干燥程度的要求,常会有小部分茶叶没有达到烘干要求,还有一部分茶叶被过度烘干,这部分茶叶混合在符合要求的茶叶中,也会导致茶叶滋味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在烘干过程中根据茶叶的质量对茶叶进行筛选,从而避免出现过度烘干或未完全烘干的茶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茶叶烘干装置包括排料管、套设与排料管外周并可沿排料管转动的烘干桶、驱动烘干桶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向排料管和烘干桶送风的热风机构;所述排料管从上至下由入口段、喉部和扩散段组成,喉部的横截面积小于入口段和扩散段的横截面积,入口段和扩散段由陶瓷制成,喉部由金属制成;烘干桶与排料管之间为烘干腔,喉部的侧壁上设有连通烘干腔和喉部的吸料孔;所述热风机构包括热风机、安装在排料管顶部的两位三通换向阀以及设于烘干桶内壁上的凸轮,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上设有与热风机连通的进气口、与排料管的入口段连通的第一排气口以及与烘干桶顶部连通的第二排气口,两位三通阀内设有一端与凸轮相抵的阀芯,阀芯相对于凸轮往复运动时,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将往复与进气口连通;所述烘干筒内壁的下部固定有若干位于烘干腔内的第一搅拌杆,烘干桶由金属制成,且烘干桶连接电源负极,喉部连接电源正极。本方案茶叶烘干装置的原理在于:待烘干茶叶投入烘干筒内,烘干桶转动时,烘干桶的侧壁和第一搅拌杆将推动茶叶随烘干桶一同运动。且烘干桶转动时,烘干腔内的茶叶将受到离心力作用;因此,在烘干过程中,由于湿度越大的茶叶的越重,湿度大的茶叶越靠近烘干桶的侧壁,而湿度小的较轻的茶叶则靠近排料管侧壁。由于烘干桶和排料管的喉部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因此喉部对干燥的茶叶将具有吸附力,则当茶叶干燥到一定程度后将被吸附在喉部上。烘干桶转动时,固定在烘干桶侧壁上的凸轮将随烘干桶一同转动,而两位三通换向阀安装在排料管上;因此,凸轮将周期性地相对于二位三通换向阀运动,即凸轮将周期性地挤压二位三通换向阀的阀芯,从而使得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将周期性地与进气口连通。当第一排气口与进气口连通时,热风机向排气管内鼓风,从而在排气管内形成气流;气流在排气管内流经喉部时流速加快,因此将在喉部形成负压,则喉部将通过吸料孔对烘干腔形成吸力,从而吸附在喉部上的茶叶将被吸入喉部内,并从扩散段排出。当第二排气口与进气口连通时,热风机向烘干腔内鼓风,且热风机鼓入的是热风,因此鼓入烘干腔内的气流将对茶叶具有烘干作用。另外,烘干箱内的茶叶在气流的干扰状态下,茶叶将会产生增大振动,且含水少的轻质茶叶将层漂浮状态,而质量大的茶叶将沉在底部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运动,配合喉部对干燥茶叶形成的吸附力,则有利于干燥后的茶叶向喉部运动。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一)通过使烘干桶和喉部分别带正电和负电,并结合不同湿度的茶叶受到的离心力不同,从而使得所需要的干燥的轻质茶叶更接近喉部,并被吸附在喉部上,从而对茶叶进行筛选;另外,通过向排料管通过入气流,气流经过喉部时在喉部形成负压,从而可将茶叶吸入排料管,最终干燥的茶叶从排料管排出;而未达到合格状态的茶叶继续在烘干腔内烘干。(二)通过周期性地向烘干腔和排料管内通入气流,一方面,可以使烘干腔内的干燥的茶叶在气流的作用下呈悬浮状态,从而有利于茶叶吸附在喉部;另一方面,热风机交替向烘干腔和排料管通入气流可以提高热风机的利用率。(三)二位三通阀的换向是通过凸轮对阀芯进行周期性地挤压,而凸轮固定在烘干桶上,即通过烘干桶的转动可使凸轮相对于阀芯周期性运动,使得对二位三通阀的控制结构更简单、可靠。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烘干桶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向烘干桶内凸出的凸起;烘干桶转动时,凸起可以增大烘干桶桶壁对茶叶的扰动作用,从而有利于茶叶跟随烘干桶运动。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排料管下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位于烘干腔内的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交错设置。第一搅拌杆将带动茶叶跟随烘干桶一同运动,同时第一搅拌杆还对茶叶具有搅拌作用;而通过设置固定在排料管上的第二搅拌杆,则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将相对运动,从而可增强对茶叶的搅拌作用,有利于对茶叶进行烘干。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凸轮共设有多个,且凸轮沿烘干桶的中心均匀分布;从而可以提高热风机对烘干腔和排料管交替鼓风的频率,可加强气流对烘干腔内的茶叶的扰动作用,增强茶叶振动,有利于提高茶叶的烘干效率。另外,由于每次吸附在喉部上的茶叶有限,因此只需向排料管内通入短时间的气流,即可将吸附在喉部上茶叶排出;而通过提高通入排气管内气流的频率,有利于干燥后的茶叶吸附在喉部上。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排料管的扩散段与旋风分离器连接;茶叶从排气管的扩散段排出时,由气流携带茶叶一同排出,因此将气流通入旋风分离器则可将茶叶分离出来。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烘干桶的转动中心偏离烘干桶的几何中心;烘干桶偏心转动,可以增强烘干桶的振动,从而加强茶叶振动。另外烘干桶偏心转动,可以使茶叶受到的离心力更大,有利于湿度较大的茶叶向烘干桶的侧壁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茶叶烘干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0、烘干桶20、凸轮21、烘干腔22、第二搅拌杆23、驱动齿轮24、凸起25、第一搅拌杆26、排料管30、入口段31、喉部32、扩散段33、吸料孔34、两位三通换向阀40、阀座41、进气口42、第二排气口43、第一排气口44、阀芯45、压簧46。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茶叶烘干装置包括机架10、排料管30、套设于排料管30外周烘干桶20、驱动烘干桶20转动的驱动电机、向排料管30和烘干桶20送风的热风机构以及用以产生电场的直流电源。排料管30固定在机架10上,排料管30由三段组成,从上至下依次为入口段31、喉部32和扩散段33,其中喉部32的横截面积小于入口段31和扩散段33的横截面积,当排料管30内有气流经过时,气流经过喉部32时流速将加快,从而喉部32处的压强减小。入口段31和扩散段33由陶瓷制成,喉部32由钢材制成,入口段31、扩散段33通过粘接的方式与喉部32连接在一起,以使排料管30形成一个整体。烘干桶20与排料管30之间为烘干腔22,烘干桶20转动连接在机架10上,且烘干桶20的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料管、套设与排料管外周并可沿排料管转动的烘干桶、驱动烘干桶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向排料管和烘干桶送风的热风机构;所述排料管从上至下由入口段、喉部和扩散段组成,喉部的横截面积小于入口段和扩散段的横截面积,入口段和扩散段由陶瓷制成,喉部由金属制成;烘干桶与排料管之间为烘干腔,喉部的侧壁上设有连通烘干腔和喉部的吸料孔;所述热风机构包括热风机、安装在排料管顶部的两位三通换向阀以及设于烘干桶内壁上的凸轮,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上设有与热风机连通的进气口、与排料管的入口段连通的第一排气口以及与烘干桶顶部连通的第二排气口,两位三通阀内设有一端与凸轮相抵的阀芯,阀芯相对于凸轮往复运动时,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将往复与进气口连通;所述烘干筒内壁的下部固定有若干位于烘干腔内的第一搅拌杆,烘干桶由金属制成,且烘干桶连接电源负极,喉部连接电源正极。

【技术特征摘要】
1.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料管、套设与排料管外周并可沿排料管转动的烘干桶、驱动烘干桶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向排料管和烘干桶送风的热风机构;所述排料管从上至下由入口段、喉部和扩散段组成,喉部的横截面积小于入口段和扩散段的横截面积,入口段和扩散段由陶瓷制成,喉部由金属制成;烘干桶与排料管之间为烘干腔,喉部的侧壁上设有连通烘干腔和喉部的吸料孔;所述热风机构包括热风机、安装在排料管顶部的两位三通换向阀以及设于烘干桶内壁上的凸轮,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上设有与热风机连通的进气口、与排料管的入口段连通的第一排气口以及与烘干桶顶部连通的第二排气口,两位三通阀内设有一端与凸轮相抵的阀芯,阀芯相对于凸轮往复运动时,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将往复与进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晓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黔馨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