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志君专利>正文

一种大棚小笋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7623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9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种植小笋的方法是:选当年通过人工处理的竹子开花结成的,且时间不超过半年的、饱满度好的籽为种子;将准备用于大棚种植小笋的土地,浸种消毒、催芽、播种:把已出芽的种子按每行中株距20‑30cm播入,用锯末覆盖2‑3cm,浇水将大棚封闭,并保持棚内温度25~30℃,苗期管理:播种后7‑10天长出小苗,当小竹苗在4片叶以下时用叶面肥施肥,四片叶以上土壤施肥,长出三到五根小竹苗甚至更多,将土面上的竹苗全部剪除,用有机肥覆盖3‑5cm,将大棚内温度保持在20-30℃,本发明专利技术小笋产量每亩可达4‑5吨,可提前上市,它可提高小笋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使小笋提前上市,满足市场需求。

Planting method for small bamboo shoots in Greenhou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lanting small bamboo shoots in greenhouse: seeds with good plumpness and flowering time less than half a year, which were manually treated in the same year, are selected as seeds; the land prepared for planting small bamboo shoots in greenhouse will be used for seed soaking, disinfection, germination and sowing: seeds that have sprouted are 20 to 30 cm apart from the middle plant of each row. Sow in, cover 2 3 cm with sawdust, water the greenhouse and keep the temperature in the greenhouse between 25 and 30 C. Seedling management: seedlings grow 7 to 10 days after sowing, when the seedlings are under 4 leaves, fertilize the soil above 4 leaves, grow three to five small bamboo seedlings or more, and cut off all the bamboo seedlings on the soil. The organic fertilizer is used to cover 3 5cm and keep the temperature in the greenhouse at 20-30 C. The output of the small bamboo shoots can reach 4 5 tons per mu, which can be listed in advance. It can improve the output and quality of the small bamboo shoots, and also make the small bamboo shoots listed in advance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小笋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种植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大棚内种植小笋的方法。
技术介绍
竹笋,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2个属、2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以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主要生长于湖南、湖北、福建、广西、贵州、江西、浙江等省。竹笋一般主要分为春笋、冬笋、鞭笋(小竹笋)。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纤维等特点,含有16种氨基酸。此外,竹笋中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冬笋是指尚未出土的毛竹笋,出土了以后为春笋。鞭笋又称小竹笋,在我国南方大多又称小笋,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具有低脂肪、低糖类、高膳食纤维等特点的食材,小笋不但可以食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小笋不仅具有清热化痰、利水消肿、润肠通便等功用,还有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防癌抗癌的效用,经常吃小笋可以起到很好的营养保健功效。小笋做菜(如小笋炖肉、煲汤、凉拌等)口味鲜辣,口感爽脆,主要产于我国南方(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浙江、贵州)等雨量充足,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区,特别是生长在竹林山地,每年在3-5月出产。小笋可制成笋干,一年四季使用,小笋还可用开水泡制,凉干真空包装供人们享用。目前野生小笋受地区、季节和土质的影响,一是产量还不高,市场价格较高,二是产期短,一般只有1-2个月,其使用受到了一些限制。小笋属于亚热带生长的植物,近年来,为了提高小笋的产量,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根据小笋的生长特性,人们开始人工种植小笋,以满足小笋的市场需求。但根据调查,现有人工种植小笋的方法是通过采挖竹林地中野生的竹苗栽入开挖好的种植穴中进行移植栽培种植,由于受天气、土质、肥料和种苗等各方面综合影响,其产量还不高,种植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小笋人工种植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经人工处理的大竹开花种子在大棚的土质中播种进行种植小笋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大棚种植小笋的方法是:一、选种:选竹子开花结成的,且时间不超过半年的、饱满度好的竹籽为种子;二、整地:将准备用于大棚种植小笋的土地,按七米的宽度、长度不限划分成两半,中间作为步道或水沟,先在土表层撒一层有机肥料或复合肥,再深翻20~30厘米,将表层土翻入底层,并杀虫剂喷洒,消灭地下害虫,再用无菌土覆盖;三、浸种:先用40~50℃的干净温水将种子浸泡24小时,隔12小时换一次水,再用百分比浓度为0.2-0.3%的赤霉素将种子完全浸泡,而后再用赤霉素重量1000倍的水将赤霉素稀释制成灭菌灵,将种子浸泡在灭菌灵中或将种子浸泡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2-0.3%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消毒;四、催芽:用细河沙和种子按重量比为2:1的比例与水混匀堆起,水份含量控制在50-70%,用薄膜密封好,控制温度在25~35℃下保持一段时间,直到种子发芽;五、播种:在9月-10月播种,把已出芽的种子按每行中株距20-30cm播入,第一、第二行行距为20-30cm,第二、第三行行距为30-40cm,第三、第四行距为20-30cm,以此类推即可,最后用锯末覆盖2-3cm,浇透水,将大棚封闭,并保持棚内温度25~30℃;六、苗期管理:播种后7-10天长出小苗,当小竹苗在4片叶以下时用叶面肥施肥,四片叶以上时用含量为0.5-1.0wt%或0.5-0.8wt%的尿素+0.2-0.3wt%的磷酸二氢钾与水混合复合肥喷施于根部,进行土壤施肥,第一个月长出一根主竹苗,第二个月长出第二根更粗壮的小竹苗,第三个月开始大规模分孽,同时长出三到五根小竹苗甚至更多,到年底时,一株小竹苗已经成为一丛竹苗,进入农历十二月下旬,将土面上的竹苗全部剪除,用有机肥覆盖3-5cm,将大棚内温度保持在20-30℃,小笋陆续长出,到次年1-2月就可采挖小笋。本专利技术所述大棚小笋种植方法的小笋产量每亩可达4-5吨,产期比野生小笋产期提前2个月上市,出产周期限保持在2-3个月。按市场价20元/公斤计算,每亩产值可达10万元。本专利技术所述大棚小笋的种植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特点:一是采用大棚种植和温度控制,二是采用竹子的种子直接播种种植,三是小笋产量高、可提前上市。不仅可提高小笋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使小笋提前上市,错开小笋产出高蜂期,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民收入。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大棚种植小笋的方法是:一、选种:选当年通过人工处理的竹子开花结成的,且时间不超过半年的、饱满度好的竹籽为种子,人工处理竹子使之开花结籽是一种现有技术,结成的竹籽可在种子公司采购,二、整地:将准备用于大棚种植小笋的土地,按七米的宽度、长度不限划分成两半,中间作为步道或水沟,先在土表层撒一层有机肥料或复合肥,再深翻20~30厘米,将表层土翻入底层,并用辛硫磷(或蚍虫啉、啶虫脒、百虫灵)喷洒,消灭地下害虫,再用无菌土覆盖;三、浸种:先用(40~50)℃的干净温水将种子浸泡24小时,中间隔12小时换一次水,再用百分比浓度为0.2-0.3%的赤霉素将种子完全浸泡,而后再用霉素重量1000倍的水稀释制成灭菌灵,将种子浸泡在灭菌灵中或将种子浸泡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2-0.3%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消毒;四、催芽:用细河沙和种子按重量比为2:1的比例与水混匀堆起,水份含量控制在50-70%,用薄膜密封好,控制温度在25~35℃下保持一段时间直到种子发芽;五、播种:在9月-10月播种,把已出芽的种子按每行中株距20cm播入,第一、第二行行距为20cm,第二、第三行行距为30cm,第三、第四行距为20cm,以此类推即可,最后用锯末覆盖2-3cm,浇透水,将大棚封闭,并保持棚内温度25~30℃。六、苗期管理:播种后7-10天长出小苗,当小竹苗在4片叶以下时用叶面肥(如吲哚)施肥,四片叶以上时用含量为0.5-1.0wt%或0.5-0.8wt%的尿素+含量为0.2-0.3%的磷酸二氢钾与余量水混合复合肥喷施于根部,进行土壤施肥,第一个月长出一根主竹苗,第二个月长出第二根更粗壮的小竹苗,第三个月开始大规模分孽,同时长出三到五根小竹苗甚至更多,到年底时,一株小竹苗已经成为一丛竹苗,多的一丛有40-50根小竹苗,进入农历十二月下旬,将土面上的竹苗全部剪除,用有机肥覆盖3-5cm,将大棚内温度保持在20-30℃,一星期左右小笋就会陆续长出,到次年1-2月就可采挖小笋。本专利技术所述大棚小笋种植方法的小笋产量每亩可达4-5吨,产期比野生小笋产期提前2个月上市,出产周期限保持在2-3个月。按市场价20元/公斤计算,每亩产值可达10万元。本专利技术所述大棚小笋的种植方法,不仅可提高小笋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使小笋提前上市,错开小笋产出高蜂期,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民收入。申请人按上述方法做了三样大棚试验,每种试样田为0.2亩,其试验结果如下1、大棚岸边旱地,0.2亩,在在头年9月15日播种,每行中株距20cm播入,第一、第二行行距为20cm,第二、第三行行距为30cm,第三、第四行距为20cm,大棚内温度25~30度。播种后8天长出小苗,当小竹苗在4片叶以下时用吲哚叶面肥施肥,四片叶以上时用含量为0.6wt%的尿素+0.25wt%的磷酸二氢钾与水(余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种植小笋的方法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是:a、选种:选竹子开花结成的,且时间不超过半年的、饱满度好的竹籽为种子;b、整地:将准备用于大棚种植小笋的土地,按七米的宽度、长度不限划分成两半,中间作为步道或水沟,先在土表层撒一层有机肥料或复合肥,再深翻20~30厘米,将表层土翻入底层,并杀虫剂喷洒,消灭地下害虫,再用无菌土覆盖;c、浸种:先用40~50℃的干净温水将种子浸泡24小时,隔12小时换一次水,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2-0.3%的赤霉素将种子完全浸泡,而后再用赤霉素重量1000倍的水将赤霉素稀释制成灭菌灵,将种子浸泡在灭菌灵中或将种子浸泡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2-0.3%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消毒;d、催芽:用细河沙和种子按重量比为2:1的比例与水混匀堆起,水份含量控制在50-70%,用薄膜密封好,控制温度在25~35℃下保持一段时间,直到种子发芽;e、播种: 在9月‑10月播种,把已出芽的种子按每行中株距20‑30cm播入,第一、第二行行距为20‑30cm,第二、第三行行距为30‑40cm,第三、第四行距为20‑30cm,以此类推即可,最后用锯末覆盖2‑3cm,浇透水,将大棚封闭,并保持棚内温度25~30℃;f、苗期管理:播种后7‑10天长出小苗,当小竹苗在4片叶以下时用叶面肥施肥,四片叶以上时用含量为0.5-1.0 wt%或0.5-0.8 wt %的尿素+0.2-0.3 wt %的磷酸二氢钾与余量水混合复合肥喷施于根部,进行土壤施肥,第一个月长出一根主竹苗,第二个月长出第二根更粗壮的小竹苗,第三个月开始大规模分孽,同时长出三到五根小竹苗甚至更多,到年底时,一株小竹苗已经成为一丛竹苗,进入农历十二月下旬,将土面上的竹苗全部剪除,用有机肥覆盖3‑5cm,将大棚内温度保持在20-30℃,小笋陆续长出,到次年1‑2月就可采挖小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种植小笋的方法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是:a、选种:选竹子开花结成的,且时间不超过半年的、饱满度好的竹籽为种子;b、整地:将准备用于大棚种植小笋的土地,按七米的宽度、长度不限划分成两半,中间作为步道或水沟,先在土表层撒一层有机肥料或复合肥,再深翻20~30厘米,将表层土翻入底层,并杀虫剂喷洒,消灭地下害虫,再用无菌土覆盖;c、浸种:先用40~50℃的干净温水将种子浸泡24小时,隔12小时换一次水,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2-0.3%的赤霉素将种子完全浸泡,而后再用赤霉素重量1000倍的水将赤霉素稀释制成灭菌灵,将种子浸泡在灭菌灵中或将种子浸泡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2-0.3%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消毒;d、催芽:用细河沙和种子按重量比为2:1的比例与水混匀堆起,水份含量控制在50-70%,用薄膜密封好,控制温度在25~35℃下保持一段时间,直到种子发芽;e、播种:在9月-10月播种,把已出芽的种子按每行中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君黎桂芳胡文群
申请(专利权)人:周志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