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以及草原区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2943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草地建设领域,提供了一种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以及草原区生态修复方法。该养护方法包括:对荒废土地进行本底调查,调查未被破坏地段的植被类型建立乡土植物库,确定植被修复的用途,耕翻土地,在耕作前或耕作过程中,施基础肥,在荒废土地的底部铺设灌水管道,同时在荒废土地的四周建设围栏,接着从乡土植物库中选择植被种子在荒废土地上进行播种,然后覆土并压实,播种后对板结的地面进行松土以利于出苗,在出苗后利用混合肥对荒废土地进行施肥,以及利用灌水管道对荒废土地进行灌水。该养护方法有利于修复被损坏的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其生态系统功能。该草原区生态修复方法,其包括上述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

Maintenance methods of grassland vegetation and grass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ethods in grassland area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grassland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s a conservation method of vegetation of waste land in grassland area and a method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grassland area. The conservation methods include: background investigation of waste land, investigation of vegetation types in unspoiled areas, establishment of local botanical storehouses, determination of the use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tillage of land, application of basic fertilizer before or during cultivation, laying irrigation and water pipelines at the bottom of waste land, and construction around waste land. Fencing, then selecting vegetation seeds from local plant depots to sow on the waste land, then covering and compacting the soil, loosening the compacted ground after sowing to facilitate seedling emergence, fertilizing the waste land with mixed fertilizers after seedling emergence, and using irrigation pipelines to irrigate the waste land. This maintenance method is beneficial to restore the damaged grassland ecosystem and restore its ecosystem function.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ethod includes the maintenance method of vegetation in the grassland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以及草原区生态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草地建设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以及草原区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草原荒废土地是指草原地区原生植被经过挖损、堆放等开发过程造成破坏无法利用的土地以及因道路改线、建筑物废址、村庄搬迁以及垃圾压占等被遗弃的土地,这部分土地被荒废,需要对其进行植被恢复,以修复被损坏的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其生态系统功能。经播种后恢复的植被若不进行合理的养护,恢复的植被生长困难,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其能够对草原区荒废土地的植被进行修复并进行合理有效的养护,以修复被损坏的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其生态系统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原区生态修复方法,其通过对荒废土地的植被的恢复和养护实现对生态系统的修复,恢复其生态系统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其包括:对荒废土地进行本底调查,调查未被破坏地段的植被类型建立乡土植物库,确定植被修复的用途,耕翻土地,在耕作前或耕作过程中,施基础肥,在荒废土地的底部铺设灌水管道,在荒废土地的四周建设围栏,接着从乡土植物库中选择植被种子在荒废土地上进行播种,然后覆土并压实,播种后对板结的地面进行松土以利于出苗,在出苗后利用混合肥对荒废土地进行施肥,混合肥包括尿素、磷酸二胺和氧化钾,尿素、磷酸二胺以及氧化钾的质量比为2-4:1-3:1;以及利用灌水管道对荒废土地进行灌水。一种草原区生态修复方法,其包括上述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例如包括:本实施例提供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通过预先对荒废土地进行本底调查,并调查未被破坏地段的植被类型建立乡土植物库,依据乡土植物库以及制备修复的用途选择合适的乡土植物的种子进行播种,乡土植物的生长效果好,同时利用围栏能够有效防止牛羊等动物践踏草原植被,对草原植被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使得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恢复效果佳,同时利用混合肥和灌水管道对荒废土地进行施肥和浇灌,其中,混合肥不仅仅有利于调节土壤质量,同时还能促进植被的生长和养护,同时利用灌水管道伸入地下进行浇灌,浇灌更彻底,浇灌效果更佳。本实施例提供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有利于修复被损坏的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其生态系统功能。本实施例提供的草原区生态修复方法,其通过对荒废土地的植被的恢复实现对生态系统的修复,恢复其生态系统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以及草原区生态修复方法进行具体说明。一种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荒废土地本底调查。对荒废土地进行本底调查,调查未被破坏地段的植被类型建立乡土植物库,确定植被修复的用途。具体地,对荒废土地进行实地测量,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实施面积、场地坡度等,并实测平面图。搜集当地的气候类型、降水量、蒸发量、年均气温、无霜期、气象灾害及地上、地下水资源等相关信息。对荒废土地地剖面本底调查(自然层次、颜色、质地)并取样,室内化验,检测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微量元素及pH值,土壤中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调查没破坏地段的植被类型特征,种类组成,高度、盖度、群落结构和服务功能。访问本地城乡规划部门和相关技术部门、科研院所,搜集以往的工作资料(调查报告、规划文件、图件等)拜访工作人员的经验与意见。访问当地群众,用问卷或座谈的方式,获得植被修复的技术、经验和意见。在当地政府城乡土地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植被修复地段的自然条件,结合生态和生产需要,确定植被修复的用途。生态用途是用修复植被保护水土和净化空气,选择事宜的多样性植物建植。生产用途是用修复植被做旅游、放牧和打草,选择观光植物和优良牧草建植。根据植被修复的用途制定修复方案,包括土地准备(地面清理、平整;土壤耕翻、耙耱)、基础设施设置(水利设施、围栏建设、道路和作业点的选定)、植被建植方案(草种选择、播种方式的确定)、植被管理(建植后施肥、灌溉、防除病虫鼠害)、植被利用(旅游、放牧打草),绘制方案平面图(植被修复地段的形状,各种用途地块的位置,灌溉系统和道路的布局)。将植被修复全过程的资料和影像建立档案保存。S2:平整土地。清理现场危害或影响植物生长的物体,如树木、大石块、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等。根据实施方案,进行地面平整,如填土、挖高填低、挖低填高和微地型改造等。坡度小于15度的地势,适于机械作业,沿等高线作业,耕翻深度15-20cm。耕翻后耙平,耙深6-8cm,切碎较大的土块。在耕作前或耕作过程中,有条件的应施基肥,有机肥20000kg/hm2~30000kg/hm2。S3:基础设施建设。在荒废土地的底部铺设灌水管道,在荒废土地的四周建设围栏。灌水管道包括主管和多根支管,主管同时与多根支管连接,多根支管上均垂直连接有多根插设管。其中主管和支管位于同一平面且铺设于荒废土地的表面,而多根插设管垂直于地面设置。本实施例中,插设管的一端设有用于插设于荒废土地的圆锥尖端,插设管的另一端与支管可拆卸连接。圆锥尖端能够轻松插入荒废土地内,从而实现水源的垂直灌溉,插设管与支管可拆卸连接便于先将插设管的圆锥尖端插设于土壤内再与支管进行连接,安装更方便。此外,本实施例中,圆锥尖端处为实心,未进行开孔,有利于圆锥尖端的插入并有效防止堵塞。在插设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以便水源从通孔中呈不同高度排出,利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灌水管道对荒废土地进行浇灌,浇灌更彻底,水源渗入地底,减少水源的蒸发量,更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围栏在水利设施建设后进行,围栏建设参照NY/T1237执行。S4:播种。从乡土植物库中选择植被种子在荒废土地上进行播种。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参照GB6141和GB6142执行。采用过筛、风选、水漂、清选机破碎附属物等对杂质多、净度低的播种材料在播前进行必要的清选,提高播种质量。参照NY/T1342执行。对有长芒和长绵毛的种子,将种子铺于晒场上,厚度5cm~7cm,用环行镇压器进行压切,而后过筛去除。也可选用去芒机去除芒和长绵毛。参照NY/T1342执行。播种时间:春播地面温度回升至12℃以上,土壤墒情校好时进行。春旱不宜播种时,可以夏播,并选在雨季来临和透雨后进行。北方适秋播,但不宜太晚,出苗后应有一个月左右的生长期,利于越冬。播种方式:以撒播、条播、交叉播种、混播为主。大面积且风化程度较高的岩土边坡和土夹石边坡等特殊地段可采取喷播机喷播。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采用将两种以上的植被种子混合进行混合播种。混合播种包括将禾本科牧草种子和豆科牧草种子进行混播;或者,将根茎型牧草种子和疏丛型牧草种子进行混播。禾本科牧草种子和豆科牧草种子进行混播时,依据植被的使用年限对混播总量中禾本科牧草种子和豆科牧草种子的质量百分数进行调整:禾本科牧草种子的质量百分数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豆科牧草种子的质量百分数随着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对荒废土地进行本底调查,调查未被破坏地段的植被类型建立乡土植物库,确定植被修复的用途,耕翻土地,在耕作前或耕作过程中,施基础肥,在所述荒废土地的底部铺设灌水管道,在所述荒废土地的四周建设围栏,接着从所述乡土植物库中选择植被种子在所述荒废土地上进行播种,然后覆土并压实,播种后对板结的地面进行松土以利于出苗,在出苗后利用混合肥对所述荒废土地进行施肥,所述混合肥包括尿素、磷酸二胺和氧化钾,所述尿素、所述磷酸二胺以及所述氧化钾的质量比为2‑4:1‑3:1;以及利用所述灌水管道对所述荒废土地进行灌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对荒废土地进行本底调查,调查未被破坏地段的植被类型建立乡土植物库,确定植被修复的用途,耕翻土地,在耕作前或耕作过程中,施基础肥,在所述荒废土地的底部铺设灌水管道,在所述荒废土地的四周建设围栏,接着从所述乡土植物库中选择植被种子在所述荒废土地上进行播种,然后覆土并压实,播种后对板结的地面进行松土以利于出苗,在出苗后利用混合肥对所述荒废土地进行施肥,所述混合肥包括尿素、磷酸二胺和氧化钾,所述尿素、所述磷酸二胺以及所述氧化钾的质量比为2-4:1-3:1;以及利用所述灌水管道对所述荒废土地进行灌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荒废土地进行施肥的施肥量为10000kg/hm2~20000kg/h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水管道包括主管和多根支管,所述主管同时与多根所述支管连接,多根所述支管上均垂直连接有多根插设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管的一端设有用于插设于所述荒废土地的圆锥形尖端,所述插设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支管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将两种以上的所述植被种子混合进行混合播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播种包括将禾本科牧草种子和豆科牧草种子进行混播;或者,将根茎型牧草种子和疏丛型牧草种子进行混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禾本科牧草种子和所述豆科牧草种子进行混播时,依据植被的使用年限对混播总量中所述禾本科牧草种子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玲云锦凤闫晓红陈翔张健杨红艳郑丽娜王瑞珍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