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合减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47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合减速带,包括路基、减速带体、第一减速部及第二减速部,其中,上述路基的左右两侧平行间隔地开设有插槽;上述减速带体为条状结构,减速带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插块,两插块竖直向下延伸,并分别可拆卸地插设在插槽内,以使减速带体设置于路基上;上述第一减速部包括至少二个,第一减速部均匀间隔地设置于减速带体上,并靠近减速带体中部,形成机动车减速通道;上述第二减速部包括二个,两第二减速部分别设置于机动车减速通道的左右两侧,形成非机动车减速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集成有机动车减速通道及非机动车道,以实现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区分减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混合减速带
本技术涉及交通领域,特别指一种新型混合减速带。
技术介绍
减速带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形状一般为条状,也有点状的,材质主要是橡胶,也有是金属的,一般以黄色黑色相间以引起视觉注意。减速带使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车辆减速目的,一般设置在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入口等需要车辆减速慢行的路段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是用于减速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使速度的新型交通专用安全设置;减速带很大程度减少了各交通要道口的事故发生,是交通安全的新型专用设施;汽车在行驶中既安全又起到缓冲减速目的,提高交通道口的安全。传统的减速带固定于路面上,向上凸起,且沿路面垂直方向横设于路面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路面上既有机动车辆又有自行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辆,且由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的车速差异较大,现有减速带采用统一凸起高度设置,无法有效地对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进行区分减速,对于非机动车辆易受到较大颠簸,而发生侧滑或跌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集成有机动车减速通道及非机动车道,以实现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区分减速的新型混合减速带。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混合减速带,包括路基、减速带体、第一减速部及第二减速部,其中,上述路基的左右两侧平行间隔地开设有插槽;上述减速带体为条状结构,减速带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插块,两插块竖直向下延伸,并分别可拆卸地插设在插槽内,以使减速带体设置于路基上;上述第一减速部包括至少二个,第一减速部均匀间隔地设置于减速带体上,并靠近减速带体中部,形成机动车减速通道;上述第二减速部包括二个,两第二减速部分别设置于机动车减速通道的左右两侧,形成非机动车减速通道。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减速部为块状结构,第一减速部沿减速带体向上凸起,且第一减速部前后两侧面为向中部向上延伸的倾斜平面,第一减速部的中部为水平面。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减速部之间形成至少二个通槽,其中靠近减速带体左右两侧部的通槽内插设有螺杆,螺杆贯穿减速带体旋入设置于路基上的安装孔内,以便使减速带体固定于路基上。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减速部的前侧面及后侧面上固定有反光片,反光片包括四块,四块反光片分别固定设置于靠近减速带体左右两侧的前侧面及后侧面上,通过反光片反射光线以便驾驶员区分机动车减速通道及非机动车减速通道。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减速部的前后两侧面为朝中部向上延伸的倾斜平面,且与第一减速部的前后侧面倾斜角度相同;第二减速部的中部为水平面,且第二减速部中部水平面的高度低于第一减速部中部水平面的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了一种同时集成有机动车减速通道及非机动车道,以实现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区分减速的新型混合减速带;本技术的减速带体与传统减速带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且减速带的左右两侧底部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插块,通过将两插块分别插设在路基左右两侧的插孔内实现减速带可拆卸地连接于路基上,方便拆装更换;另外,本技术的第一减速部沿减速带体向上凸起时,相邻两第一减速部之间形成通槽,通过插设于通槽内的螺栓可将减速带体与路基固定设置,且相对于传统减速带,本技术将螺栓隐藏安装于通槽内,避免了车辆行驶至减速带时车轮与螺栓接触而造成的螺栓磨损及车辆颠簸;本技术的第一减速部设置于减速带体中部,形成机动车减速通道,第二减速部设置于第一减速部的左右两侧,且第二减速部的高度低于第一减速部,形成非机动车减速通道,从而实现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减速的目的;且本技术可将第一减速部及第二减速部分别喷涂不同颜色的油漆,以达到区分效果,同时,本技术在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减速部的前后侧面上分别固定有反光片,在夜晚行驶时,灯光照射至反光片上可帮助司机实现对机动车减速通道及非机动车减速通道的区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部件拆分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部件拆分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混合减速带,包括路基1、减速带体2、第一减速部3及第二减速部5,其中,上述路基1的左右两侧平行间隔地开设有插槽A;上述减速带体2为条状结构,减速带体2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插块6,两插块6竖直向下延伸,并分别可拆卸地插设在插槽A内,以使减速带体2设置于路基1上;上述第一减速部3包括至少二个,第一减速部3均匀间隔地设置于减速带体2上,并靠近减速带体2中部,形成机动车减速通道;上述第二减速部5包括二个,两第二减速部5分别设置于机动车减速通道的左右两侧,形成非机动车减速通道。第一减速部3为块状结构,第一减速部3沿减速带体2向上凸起,且第一减速部3前后两侧面为向中部向上延伸的倾斜平面,第一减速部3的中部为水平面。第一减速部3之间形成至少二个通槽C,其中靠近减速带体2左右两侧部的通槽C内插设有螺杆7,螺杆7贯穿减速带体2旋入设置于路基1上的安装孔B内,以便使减速带体2固定于路基1上。第一减速部3的前侧面及后侧面上固定有反光片4,反光片4包括四块,四块反光片4分别固定设置于靠近减速带体2左右两侧的前侧面及后侧面上,通过反光片4反射光线以便驾驶员区分机动车减速通道及非机动车减速通道。第二减速部5的前后两侧面为朝中部向上延伸的倾斜平面,且与第一减速部3的前后侧面倾斜角度相同;第二减速部5的中部为水平面,且第二减速部5中部水平面的高度低于第一减速部3中部水平面的高度。进一步,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同时集成有机动车减速通道及非机动车道,以实现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区分减速的新型混合减速带;本技术的减速带体与传统减速带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且减速带的左右两侧底部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插块,通过将两插块分别插设在路基左右两侧的插孔内实现减速带可拆卸地连接于路基上,方便拆装更换;另外,本技术的第一减速部沿减速带体向上凸起时,相邻两第一减速部之间形成通槽,通过插设于通槽内的螺栓可将减速带体与路基固定设置,且相对于传统减速带,本技术将螺栓隐藏安装于通槽内,避免了车辆行驶至减速带时车轮与螺栓接触而造成的螺栓磨损及车辆颠簸;本技术的第一减速部设置于减速带体中部,形成机动车减速通道,第二减速部设置于第一减速部的左右两侧,且第二减速部的高度低于第一减速部,形成非机动车减速通道,从而实现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减速的目的;且本技术可将第一减速部及第二减速部分别喷涂不同颜色的油漆,以达到区分效果,同时,本技术在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减速部的前后侧面上分别固定有反光片,在夜晚行驶时,灯光照射至反光片上可帮助司机实现对机动车减速通道及非机动车减速通道的区分。本技术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技术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技术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混合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1)、减速带体(2)、第一减速部(3)及第二减速部(5),其中,上述路基(1)的左右两侧平行间隔地开设有插槽(A);上述减速带体(2)为条状结构,减速带体(2)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插块(6),两插块(6)竖直向下延伸,并分别可拆卸地插设在插槽(A)内,以使减速带体(2)设置于路基(1)上;上述第一减速部(3)包括至少二个,第一减速部(3)均匀间隔地设置于减速带体(2)上,并靠近减速带体(2)中部,形成机动车减速通道;上述第二减速部(5)包括二个,两第二减速部(5)分别设置于机动车减速通道的左右两侧,形成非机动车减速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合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1)、减速带体(2)、第一减速部(3)及第二减速部(5),其中,上述路基(1)的左右两侧平行间隔地开设有插槽(A);上述减速带体(2)为条状结构,减速带体(2)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插块(6),两插块(6)竖直向下延伸,并分别可拆卸地插设在插槽(A)内,以使减速带体(2)设置于路基(1)上;上述第一减速部(3)包括至少二个,第一减速部(3)均匀间隔地设置于减速带体(2)上,并靠近减速带体(2)中部,形成机动车减速通道;上述第二减速部(5)包括二个,两第二减速部(5)分别设置于机动车减速通道的左右两侧,形成非机动车减速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合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减速部(3)为块状结构,第一减速部(3)沿减速带体(2)向上凸起,且第一减速部(3)前后两侧面为向中部向上延伸的倾斜平面,第一减速部(3)的中部为水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中雨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