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颗粒污泥原位浮选除钙反应器
本技术属于污水或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颗粒污泥原位浮选除钙反应器。
技术介绍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发,厌氧生物反应器已发展到以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和内循环反应器为代表的第三代反应器。厌氧生物反应器以其独特的高效、经济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有机废水处理。但在处理石化、造纸、印染等工业有机废水时,遇到了高钙的挑战。废水中的Ca2+与微生物代谢产生的CO2结合形成CaCO3沉积于颗粒污泥表面及内部,影响颗粒污泥传质,降低了反应器的效能,同时加大了剩余污泥的处理负担。在工程上,目前采用更换颗粒污泥的方式来解决钙化问题,该法虽然有效,但费用较大,且需再次启动反应器,影响日常废水处理。将颗粒污泥移出反应器作异位处理,则操作过程较为复杂,还会造成颗粒污泥损伤。因此,开发颗粒污泥原位除钙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有机酸(如乙酸)和无机酸(如硫酸)可溶解碳酸钙,因此它们可用于钙化颗粒污泥除钙。CaCO3+2HAc→Ca(Ac)2+H2O+CO2↑CaCO3+H2SO4→CaSO4+H2O+CO2↑颗粒污泥钙化后密度变大,根据Stokes公式,其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颗粒污泥原位浮选除钙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主体(I)、脱钙液流加系统(II)、沼气搅拌系统(III);所述的反应器主体(I)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分布区(I‑1)、脱钙区(I‑2)、三相分离区(I‑3);所述的脱钙区(I‑2)中设有竖直隔板(I‑2‑1),竖直隔板(I‑2‑1)将脱钙区(I‑2)分为左右对称的左颗粒污泥床(I‑2‑2)和右颗粒污泥床(I‑2‑3);竖直隔板(I‑2‑1)底部延伸至分布区(I‑1);所述的分布区(I‑1)中铺设有布水管(I‑1‑1‑1)以及位于布水管(I‑1‑1‑1)上方的布气管(I‑1‑2‑1),且布水管(I‑1‑1‑1)和布气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污泥原位浮选除钙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主体(I)、脱钙液流加系统(II)、沼气搅拌系统(III);所述的反应器主体(I)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分布区(I-1)、脱钙区(I-2)、三相分离区(I-3);所述的脱钙区(I-2)中设有竖直隔板(I-2-1),竖直隔板(I-2-1)将脱钙区(I-2)分为左右对称的左颗粒污泥床(I-2-2)和右颗粒污泥床(I-2-3);竖直隔板(I-2-1)底部延伸至分布区(I-1);所述的分布区(I-1)中铺设有布水管(I-1-1-1)以及位于布水管(I-1-1-1)上方的布气管(I-1-2-1),且布水管(I-1-1-1)和布气管(I-1-2-1)都具有两组独立的模块,且以竖直隔板(I-2-1)为中心面呈镜像分布,竖直隔板(I-2-1)每侧均具有一组布水管(I-1-1-1)模块和一组布气管(I-1-2-1)模块;每组布水管(I-1-1-1)模块均连接有进水管(I-1-1-2),每组布气管(I-1-2-1)模块均连接有输气管(I-1-2-2);进水管(I-1-1-2)连通下循环水管(I-1-1-3);所述的三相分离区(I-3)的下部通过呈喇叭口状的下部扩展段(I-3-6)与脱钙区(I-2)顶部相连,三相分离区(I-3)中设置有三相分离器(I-3-1),三相分离器(I-3-1)位于下部扩展段(I-3-6)的上沿及集气室(I-3-3)下沿之间;三相分离器(I-3-1)包括倒漏斗(I-3-1-1)、升流管(I-3-1-2)和降流管(I-3-1-3),倒漏斗(I-3-1-1)上沿与升流管(I-3-1-2)下沿相连,降流管(I-3-1-3)与升流管(I-3-1-2)呈同心筒;集气室(I-3-3)位于三相分离区(I-3)顶部;三相分离器(I-3-1)外壁与三相分离区(I-3)内壁夹持形成环形的沉淀室(I-3-2),溢流堰(I-3-4)位于沉淀室(I-3-2)壁上;上循环水管(I-3-5)一端伸入三相分离区(I-3)与降流管(I-3-1-3)内腔连通,另一端与下循环水管(I-1-1-3)连通;所述的脱钙液流加系统(II)中设有脱钙液贮罐(II-1)、脱钙液输送泵(II-2)、脱钙液输送管(II-3),脱钙液贮罐(II-1)通过脱钙液输送管(II-3)连接至进水管(I-1-1-2),且脱钙液输送管(II-3)上设有脱钙液输送泵(II-2);所述的沼气搅拌系统(III)中设有沼气储罐(III-1),沼气储罐(III-1)通过管道与所述的集气室(I-3-3)顶部相连,沼气储罐(III-1)还通过沼气输送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