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塑料式晶振封装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854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层塑料式晶振封装壳,包括:壳体,上内壳的外部套设有上外壳,上内壳底端的四个边角均设有金属片,金属片的底部开设有焊接槽,上外壳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槽,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下内壳的外部套设有下外壳,下内壳顶端的四个边角均设有与焊接槽相配合的焊接杆,下外壳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固定杆相配合的固定槽,本方案,通过设立焊接的上内壳和下内壳以及在设立由胶水封装的上外壳和上内壳,封装效果好,通过双层封装形式,并在内壳和外壳之间填充保温垫,降低温度对晶振工作的影响,将固定杆插入固定槽中,并通过定胶口加入胶水,对外壳的胶封方便且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层塑料式晶振封装壳
本申请属于晶振封装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层塑料式晶振封装壳。
技术介绍
晶振,全称为晶体谐振器,是一种机电器件,包括一晶片,在晶片的两个对应面上涂覆银层作为电极,在每个电极上各焊接一根引线连接至晶振的管脚上,再加上封装外壳就构成了晶振,其产品一般采用金属外壳封装,也可以采用玻璃、陶瓷或塑料封装,现有封装方式比较单一,同时封装壳不能有效阻隔外部电流对内部晶振的干扰。故,为进一步提高晶振工作的准确性,需要提供一种分层塑料式晶振封装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是常规技术中现有封装方式比较单一,同时封装壳不能有效阻隔外部电流对内部晶振的干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层塑料式晶振封装壳,相比于常规技术,可以起到提高晶振工作的准确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层塑料式晶振封装壳,包括: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由上外壳和上内壳组成,所述下壳体由下外壳和下内壳组成,所述上内壳的外部套设有上外壳,所述上内壳底端的四个边角均设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的底部开设有焊接槽,所述上外壳底部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层塑料式晶振封装壳,包括壳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7)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所述上壳体(1)由上外壳(3)和上内壳(4)组成,所述下壳体(2)由下外壳(15)和下内壳(14)组成,所述上内壳(4)的外部套设有上外壳(3),所述上内壳(4)底端的四个边角均设有金属片(7),所述金属片(7)的底部开设有焊接槽(6),所述上外壳(3)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槽(8),所述开槽(8)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下内壳(14)的外部套设有下外壳(15),所述下内壳(14)顶端的四个边角均设有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塑料式晶振封装壳,包括壳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7)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所述上壳体(1)由上外壳(3)和上内壳(4)组成,所述下壳体(2)由下外壳(15)和下内壳(14)组成,所述上内壳(4)的外部套设有上外壳(3),所述上内壳(4)底端的四个边角均设有金属片(7),所述金属片(7)的底部开设有焊接槽(6),所述上外壳(3)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槽(8),所述开槽(8)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下内壳(14)的外部套设有下外壳(15),所述下内壳(14)顶端的四个边角均设有与焊接槽(6)相配合的焊接杆(16),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雷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