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开合伞结构,尤指一种自动开合伞之伞巢拉线连接构造。目前已有的简易储能式自动开合伞,其拉线构件是采用回线形拉线与伞巢相连接,其连接构造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于伞巢(10)之管体设一拉线凹槽(20)并于伞巢下端设一缺口(30),另设一可补偿缺口(30)之扣线体(40)等构件组成,回线形拉线(50)与伞巢相连接时是将其拉线回绕端(60)套入扣线体(40)之扣线槽(70)内,再将扣线体(40)装入伞巢下端之缺口(30)内即可完成回线形拉线(50)与伞巢的连接。回线形拉线(50)之另端是与伞中棒(80)内所装设自动开合之相关构件相连接。使能藉由伞巢(10)牵动自动开合之相关构件,达到伞自动开合之使用目的。但这种结构在扣线体(40)套扣拉线回绕端(60)并扣合于缺口(30)时,装配较为不易,且常发生脱落,不仅因扣线体(40)这个零件制造需要专用模具而增大了成本,而且在组装时亦花费较多的工时,外观亦有瑕疵。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伞巢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伞巢拉线连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构造包括有伞巢管体内壁拉线凹槽及采用单线拉线为伞中棒内自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巢拉线连接构造,包含有伞巢管体内壁拉线凹槽(1)及采用单线拉线(2)为伞中棒内自动开合之拉力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拉线凹槽(1)是由一拉线导槽(11),尾槽(12)并由斜缩颈(13)加以连接所组成;单线拉线(2)之下端设绳结(21)卡在尾槽(12)与拉线导槽(11)之间的斜缩颈(13)内,上端自拉线导槽(11)上方伸出,连接伞中棒内的开合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光,张荣仁,
申请(专利权)人: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