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57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握柄、锁块、加压弹片和按钮组成;    握柄中央凹设有一承置空间,承置空间的下方设有一用于固定伞中棒内管的贯穿孔,承置空间的一侧开设按钮孔,在按钮孔的对面的承置空间内壁上形成弹簧定位销;    按钮设置在按钮孔中,按钮内水平延伸一压环,压环的内侧形成锁固点,一弹簧顶抵于压环的外侧和弹簧定位柱之间,按钮的内侧设有固定槽;    锁块设置在固定槽中;锁块上横向固定有一扭簧,扭簧上套设有一拨块;     加压弹片对应扣头的位置固定在伞中棒内管中。(*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属于伞具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各式各样,大多如图5所示,主要包含主体2、控制环3’、加压弹片4和按钮6组成,以达致重复按压同一按钮即可自动开、收雨伞的功效。但,此控制结构,零部件较多,加工成本高,且装配复杂,装配后还需组装在一中空实体状的握柄1中,更加增加了加工和装配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以求零部件少,加工容易,成本低,且装配简单。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主要由握柄、锁块、加压弹片和按钮组成;握柄中央凹设有一承置空间,承置空间的下方设有一用于固定伞中棒内管的贯穿孔,承置空间的一侧开设按钮孔,在按钮孔的对面的承置空间内壁上形成弹簧定位销;按钮设置在按钮孔中,按钮内水平延伸一压环,压环的内侧形成锁固点,一弹簧顶抵于压环的外侧和弹簧定位柱之间,按钮的内侧设有固定槽;锁块设置在固定槽中;锁块上横向固定有一扭簧,扭簧上套设有一拨块;加压弹片对应扣头的位置固定在伞中棒内管中。锁固点的后方对应弹簧定位柱形成弹簧定位槽。承置空间的内壁上开设一个导槽与按钮孔相连,导槽的内壁另形成一弹簧定位销。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主体和握柄合二为一,将用于控制开伞的叉件一体成型在按钮上,并将控制环改为锁块固定在按钮上,使拨块的运动行程更稳定,本技术的零部件明显少于现有技术,所以,加工更容易,成本更低,且装配更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完全收伞状态);图3是本技术的开伞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收伞过程示意图;图5是习用品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由握柄1、锁块3、加压弹片4和按钮6组成。握柄1中央凹设有一承置空间11,承置空间11的下方设有一贯穿孔12,此贯穿孔12用于固定伞中棒7内管71,承置空间11中另外设有一衬管9,此衬管9固定套在伞中棒内管71外,衬管9对应下述锁块3拨块32的运动轨迹开设一剖槽91,承置空间11的一侧开设按钮孔13,承置空间11的内壁开设一个导槽14与按钮孔13相连,导槽14的内壁另形成一弹簧定位柱15(也可为定位槽),用于定位弹簧16。按钮6设置在按钮孔13中,按钮6内水平延伸一压环61,压环61的内侧形成锁固点62,压环61的外侧、锁固点62的后方对应弹簧定位柱15形成弹簧定位槽63(也可为定位柱),用于定位弹簧16,弹簧16顶抵于弹簧定位柱15和弹簧定位槽63之间,按钮6的内侧设有固定槽64。伞中棒7中内管71固设在握柄1的贯穿孔12中,伞中棒7分为外管72与内管71,伞中棒7内设有一开伞弹簧、拉绳和扣头8,外管72外的下巢75近末端设有一方窗73,内管71近末端、对应开伞时扣头8的位置设有一侧孔74,用于配合加压弹片4扣抵扣头8。锁块3设置在固定槽64中,锁块3上横向固定有一扭簧31,扭簧31上套设有一拨块32。加压弹片4对应扣头8的位置固定在伞中棒7的内管71中。本技术组合后如图2所示,使用时,请同时参阅图2-4所示。当开伞时,在图2所示状态下,向内按压按钮6,使按钮6的压环61在导槽14中做水平运动,压环61的锁固点62脱离下巢75的方窗73,并由伞中棒7内的开伞弹簧迅速将伞骨架向上弹伸将伞打开,此时伞中棒7内拉绳的扣头8仍如收伞时一样,由加压弹片4扣抵在内管71的侧孔74,使伞具呈撑开状态,见图3所示,而锁块3由于扭箦31的弹力恢复,滑块3的拨块32在衬管9的剖槽91中向上移动,被弹至一预设位置,即锁块3的拨块32对准内管71的侧孔74,使按钮6往内压时,压部32能通过侧孔74向内抵压扣头8和加压弹片44,如图4所示。当收伞时,在图3所示状态下,再次向内按压按钮6,使得按钮6带动拨块32往内抵压扣头8和加压弹片4,而使得扣头8呈释放状态,轻易地由扣头8一端的拉绳迅速拉出,伞具即由伞骨架中收伞弹簧的弹力拉回,呈收伞状态,配合图4所示,再藉由手用力将伞往握柄1处向下施力,使下巢75由握柄1前端插入,而将锁块3的拨块32往下缩,同时压环61内侧的锁固点62重新勾住下巢75的方窗73内,并使伞具呈完全收折状态,如图2所示。权利要求1.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握柄、锁块、加压弹片和按钮组成;握柄中央凹设有一承置空间,承置空间的下方设有一用于固定伞中棒内管的贯穿孔,承置空间的一侧开设按钮孔,在按钮孔的对面的承置空间内壁上形成弹簧定位销;按钮设置在按钮孔中,按钮内水平延伸一压环,压环的内侧形成锁固点,一弹簧顶抵于压环的外侧和弹簧定位柱之间,按钮的内侧设有固定槽;锁块设置在固定槽中;锁块上横向固定有一扭簧,扭簧上套设有一拨块;加压弹片对应扣头的位置固定在伞中棒内管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锁固点的后方对应弹簧定位柱形成弹簧定位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承置空间的内壁上开设一个导槽与按钮孔相连,导槽的内壁另形成一弹簧定位销。专利摘要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主要由握柄、锁块、加压弹片和按钮组成;握柄中央凹设有一承置空间,承置空间的下方设有一用于固定伞中棒内管的贯穿孔,承置空间的一侧开设按钮孔,在按钮孔的对面的承置空间内壁上形成弹簧定位销;按钮设置在按钮孔中,按钮内水平延伸一压环,压环的内侧形成锁固点,一弹簧顶抵于压环的外侧和弹簧定位柱之间,按钮的内侧设有固定槽;锁块设置在固定槽中;锁块上横向固定有一扭簧,扭簧上套设有一拨块;加压弹片对应扣头的位置固定在伞中棒内管中。此装置零部件少于现有技术,加工更容易,成本更低,装配更简单。文档编号A45B25/16GK2662707SQ2003201181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陈添成, 宋顺锋 申请人: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添成宋顺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