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绘夫专利>正文

双撑杆折叠式可延展型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77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双撑杆折叠式可延展型伞,伞面由分别与两独立支撑杆上的伞骨架结构相联接的固定伞面和其间的连接伞面构成。具有可作完全游离移动的主、副支撑杆,其末端分别有主、副伞柄。主支撑杆上套置有一连接有部分伞骨架的半型滑动伞骨架支座,其伞骨架上被覆有相应部分的固定伞面;副支撑杆上套置有与其余部分的伞骨架相连接的另一个半型滑动伞骨架座,其伞骨架上被覆有相应的其余部分固定伞面。主、副支撑杆间设有用于使其合并后能保持稳定的相互锁定结构。在两部分固定伞面之间为连续的折叠式可延展伞面。(*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具有双支撑杆和折叠式可延展型伞面结构的伞具。普通伞的遮盖投影面形状基本是以其支撑杆为中心的圆形。由于其遮盖的投影面积范围有限,即使在两人同时使用时,都难于有满意的效果,三人时则更完全无法胜任。为此,已有不少可使伞面范围扩大的伞具方案提出。其中一种形式采用的是单支撑杆式的结构,如公告(公开)号分别为87203501、2086081U和2146884Y等中国专利文献中所介绍的即属于固定型伞面或可活动型伞面的单支撑杆式的结构。其不足之处在于,固定型伞面的伞具,其只能单以被扩张的伞面状态使用,在单人使用或其它无需增大遮盖面的情况下,这种结构状态不仅显得没有必要,甚至反会增加某些不便;而其中的可活动型伞具,则在扩大或还原其伞面遮盖面时要涉及对多根甚至全部伞骨架上设置的相应调节结构的操作,较为复杂。另一种形式是双支撑杆的结构,如公开号为2037556U、2086080U、2221323Y和2232676Y等中国专利文献中所介绍的都是这种双支撑杆结构的伞具。其共同的结构特点是,分别带有各自的伞骨架及其所撑覆伞面的两支撑杆的末端均铰接在伞柄的一个基座上。这种结构的虽然可使伞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撑杆折叠式可延展型伞,伞面由分别与两独立支撑杆上的伞骨架结构相联接的固定伞面和位于其间的连接伞面构成,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作完全游离移动的主支撑杆(5)和副支撑杆(17),其末端分别有主伞柄(1)和副伞柄(18),主支撑杆上套置有一连接有部分伞骨架(9)的半型滑动伞骨架支座(7),其所连接的伞骨架上被覆有相应部分的固定伞面(10),副支撑杆(17)上套置有与其余部分的伞骨架(9)相连接的另一个半型滑动伞骨架座(15),其所连接的伞骨架上被覆有相应的其余部分固定伞面(10),主支撑杆(5)与副支撑杆(17)间设有用于使其合并后能保持稳定的相互锁定结构(8),所说的两部分固定伞面(10)之间为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绘夫
申请(专利权)人:刘绘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