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极柱的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707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极柱的装配结构,包括极柱和顶盖片,顶盖片设置有安装孔,顶盖片通过安装孔套设于极柱,极柱包括第一基体部和第二基体部,第一基体部和第二基体部之间设置有柱体部,第一基体部、第二基体部和柱体部之间形成有固定卡槽;柱体部套设有密封圈,第一基体部、柱体部、密封圈和顶盖片之间设置有导电塑胶件,第二基体部、密封圈和顶盖片之间设置有绝缘件。相比于现有技术,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结构紧凑,连接稳固可靠,有效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柱结构省却了传统T字型极柱还需与导电块进行铆接的工序,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的装配结构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极柱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在动力电池
,极柱是动力电池中连通电池内外的部件,极柱的一端与动力电池的外部电路连接,另一端与动力电池的内部电芯连接,使电池能够实现充放电的功能。目前极柱的结构一般由底基座和连接在底基座上的圆形柱构成T字型结构,且极柱的装配方式主要有螺纹装配、卡簧装配和铆接装配几种。其中,螺纹装配是在极柱上加工有螺纹,再用螺母使极柱与顶盖片固定,由于此方法要求极柱加工螺纹,并且需要螺母,加工复杂,成本较高,装配效率低,并且产品较重。卡簧装配则是在极柱上加工有环形的卡槽,通过把卡簧装到极柱的卡槽上,压住顶盖片及其他零件,使之不能轴向移动,从而实现极柱与顶盖片之间的装配;虽然此方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相比于螺纹装配能够减轻产品重量,然而此方式同样存在加工繁琐、装配效率低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由于卡簧装配不到位而导致极柱松脱、电芯短路的风险。铆接装配则是将T字型极柱穿设于顶盖片后再与导电块进行铆接,然而铆接的方式可靠性相对较低,无法保证极柱和导电块连接后的稳定性;且铆接的方式使极柱和导电块接触面积过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极柱的装配结构,包括极柱和顶盖片,所述顶盖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顶盖片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于所述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第一基体部和第二基体部,所述第一基体部和所述第二基体部之间设置有柱体部,所述第一基体部、所述第二基体部和所述柱体部之间形成有固定卡槽;所述柱体部套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基体部、所述柱体部、所述密封圈和所述顶盖片之间设置有导电塑胶件,所述第二基体部、所述密封圈和所述顶盖片之间设置有绝缘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极柱的装配结构,包括极柱和顶盖片,所述顶盖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顶盖片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于所述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第一基体部和第二基体部,所述第一基体部和所述第二基体部之间设置有柱体部,所述第一基体部、所述第二基体部和所述柱体部之间形成有固定卡槽;所述柱体部套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基体部、所述柱体部、所述密封圈和所述顶盖片之间设置有导电塑胶件,所述第二基体部、所述密封圈和所述顶盖片之间设置有绝缘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柱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部和所述密封圈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基体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柱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设置有凸出于上表面的凸包,所述凸包在顶盖片的下表面形成凸包收容部,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凸包内,所述第二基体部设置于所述凸包收容部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柱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部的尺寸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程李勇军姜斌何波林法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