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装置的飞溅防护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662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洗涤盆的垃圾处理装置10底下的飞溅防护件22具有防止回溅的遮护物24。遮护物24具有隔膜26,隔膜26具有径向延伸的一些缝隙28。每条缝隙28具有一对壁30、32,壁30、32从隔膜26向下延伸而形成通路38。每一对壁的一个壁30具有横边沿34或横向转移的轴向端部42,轴向端部42形成通路38的底部。每一对壁的另一个壁32在高度上较低,以便在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一壁的边沿34之间留下间隙,由此在通路38的底部形成横向开口36。因此缝隙28形成通过隔膜26的通路而没有直通的或对准的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处理装置的飞溅防护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它的飞溅防护件。技术背景垃圾处理装置被安装在厨房洗涤盆的下面并容纳垃圾或食物废料,所述垃圾或食物废料通过洗涤盆的排出口被处理。处理装置包括位于工作腔内的研磨机构,所述工作腔容纳垃圾。建议在处理装置工作期间引入流动水以协助垃圾移动至和通过研磨机构。研磨过程的激烈特性意味着:水可被回溅出排出开口,有时固体物品也可被排出。基于此理由,大多数处理装置具有某些形式的飞溅防护件,以防止回溅。然而,由于所述装置的性质,飞溅防护件必须能接受或允许大的垃圾物和大体积的水以最小介入而向下通过排出口。大多数飞溅防护件具有由橡胶或类似材料制成的遮护物或网状物,所述网状物或遮护物跨越排出口。所述遮护物具有一些缝隙,以允许遮护物的各分块容易屈服于进入物,而且还对回溅物产生一些阻力。大多数遮护物含有中心开口,甚至当遮护物关闭时所述中心开口仍保持开放,以允许水自由排出。这个中心开口还允许有些回溅以及来自研磨过程的噪音无阻碍地逸出。确实,大多数遮护物结构仅对回溅物产生最小的阻力。在改进缝隙结构的现今努力中使用了未切割结构,在该结构中遮护物被折叠,以向下的压力使小中心孔容易扩张,但保持很小,甚至还以向上的压力使它收缩。然而,这种结构仍具有无障碍的中心孔。例如这样一种结构示于US 3432108及US 6719228中,两者全部被结合(入本文)作参考。US 6719228显示一种改进的类型,其中遮护物绕中心孔而裂开,但在缝隙的端部设有较小的直通的孔,而附加的孔显示于优先例子中。对于该申请,设置了附加的遮护物。因此,垃圾处理装置需要有遮护物,它是简单的而又防止水和/或垃圾的回溅。-->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垃圾处理装置的飞溅防护件,它包括遮护物和遮护物的支承件,所述遮护物包含:隔膜;在隔膜中的一些缝隙,所述缝隙从一个公共点延伸;相应数量的壁对,所述壁从隔膜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每一对壁界定了相应的缝隙的路径并在它们之间形成通路;其中每一对壁中的第一壁具有一个轴向端部,所述轴向端部横向地朝所述壁对中的第二壁偏移并形成相应的通路的底部,每一对壁中的第二壁在到达所述第一壁的所述偏移的轴向端部之前终结,由此在所述通路的底部形成横向开口。较好的是,所述缝隙径向地延伸跨越隔膜,以曲线路径延伸跨越隔膜或以半圆形路径延伸跨越隔膜。较好的是,第一壁的轴向端部朝相应的第二壁平滑地偏移。另一个情况是,第一壁的轴向端部朝相应的第二壁垂直地偏移。较好的是,第一壁的轴向端部完全地盖住相应的缝隙的轴向突出部。较好的是,所述支承件是橡胶垫圈。根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可连接于洗涤盆的排出开口的垃圾处理装置,它包括:罩;容纳于所述罩内的研磨机构;布置在研磨机构上方并盖住排出开口的飞溅防护件;所述飞溅防护件含有:遮护物及所述遮护物的支承件,所述遮护物含有:隔膜;所述隔膜中的一些缝隙,所述缝隙从一个公共点延伸;从隔膜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相应数量的壁对,每一对壁界定相关的缝隙的路径并在它们之间形成通路;其中每一对壁中的第一壁具有一个轴向端部,所述轴向端部横向地朝所述壁对中的第二壁偏移并形成相应的通路的底部,每一对壁中的第二壁在到达第一壁的所述偏移的轴向端部之前终结,由此在所述-->通路的底部形成横向开口。较好的是,飞溅防护件与垫圈一体地制成,从而把处理装置的罩密封在排出开口上。较好的是,遮护物是由橡胶或由弹性的可挠曲材料制成。附图说明现仅以举例方法参考各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连接于洗涤盆的垃圾处理装置的顶部的剖视图;图2是作为图1的垃圾处理装置的一部分的飞溅防护件的立体视图;图3是图2的飞溅防护件的剖视图;图4是图2的飞溅防护件的后方立体视图;图5图示改进的飞溅防护件;和图6是另一个飞溅防护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列说明中,为清晰起见,没有描述实施的全部特征。这些特征对适应合适的具体用途是很需要的,并是熟知的,不构成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并可由引用在这里的参考资料来理解。在图1中,显示了垃圾处理装置10,它连接于洗涤盆14的排放出口12。以剖面形式显示了装置10顶部的一部分,以图示连接方法。处理装置10具有容纳电动机的罩16,所述电动机驱动研磨腔17内的研磨机构19。实际的连接是常用的连接,将不详细描述,只要说处理装置10的罩16安装在橡胶垫圈18上就够了,橡胶垫圈18与来自洗涤盆14的排出管20相配合,而排出管20以水密方式连接于洗涤盆14。橡胶垫圈18在罩16与排出管20之间构成水密密封。垫圈18是个′环,它构成飞溅防护件22的整体部分。由此把飞溅防护件22置于研磨机构的上方。遮护物24具有橡胶隔膜26,橡胶隔膜26穿过并基本上封闭垫圈18的敞开中心。由此垫圈18支承遮护物24。隔膜26具有4条缝隙28,每条缝隙28从中心开始并沿着一部分圆形路径终结于隔膜26的外边沿附近,使得在俯视图中,4条缝隙28构成等圆周相间隔的4个半圆并一起汇合在垫圈18的中心。-->隔膜26也是盘形的,以便在重力影响下向中心排水。每一条缝隙28被一对壁30、32界定,壁30、32从隔膜26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壁30在飞溅防护件22的轴方向上比壁32有更大的高度。每一对中的较高的壁30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小的法兰或凸缘34,凸缘34朝较短的壁延伸以盖住缝隙28的轨迹。因此每一对中的短壁32与凸缘34相间隔,凸缘34构成所述缝隙的横向下开口36。由此,缝隙28与壁30、32构成通路38,通路38具有敞开顶部和在底部的横向或侧面开口36。这样,所述隔膜中的开口不是无障碍的开口,这意味着:所述各开口没有对齐而直视穿过遮护物。缝隙28赋予隔膜26一些挠性的或弹性的指状物40,指状物40可容易地向下挠曲以允许废物或水进入处理装置。甚至当飞溅防护件在关闭的条件下所述缝隙允许从洗涤盆排出水。所述壁30、32赋予隔膜26以形状完整性,同时相对容易向下挠曲并抵抗向上变形,允许隔膜26由相对较薄和弹性的挠曲材料构成。优选的材料是橡胶材料或是类似橡胶的材料。因此,在使用中,由于没有直线通道,回溅的水或垃圾就不能通过飞溅防护件22而容易地逸出。任何飞溅都要弹离通路壁的内部表面,其速度会显著减小。此外,通路的敞开侧面朝向研磨机构的转动方向,这显著减小了发生任何回溅的机会,因为飞溅一般将随研磨板转动方向上径向的或螺旋分量向上移动,因此将碰撞在通路的封闭侧面上的遮护物。图5显示较高的壁30的轴向端部42的另一个构造。作为从所述壁垂直地延伸的法兰或凸缘的替代,壁30的下端部42以平滑的方式朝向较低的壁32或至少朝向较低的壁32的轴向突伸部偏移,以便盖住或封住缝隙28的轴向突伸部。这样,凸缘34与壁30之间的转角44被平滑的圆弧46取代,减少了废物及细菌堆积的可能性并促进容易地清洁所述遮护物24。图6以俯视图显示另一个结构,此处各缝隙是径向的。缝隙壁30、32的构造和下开口36遵照上述解释。因此,缝隙的实际路径不需要是径向的直线或径向的半圆弧线,虽然较好是各缝隙路径有一些圆周形部分。上述实施例仅是以实例方法给出的,只要不背离如附录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对于技术人员各种改进将是明显的。虽然优先实施例显示了飞溅防护件与安装件垫圈是一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垃圾处理装置的飞溅防护件,包括:遮护物(24)和用于遮护物(24)的支承件(18),所述遮护物包括:隔膜(26);在隔膜(26)中的一些缝隙(28),所述各缝隙从一个公共点延伸;相应数量的壁对(30、32),它们从所述隔膜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每一对壁界定相应的缝隙(28)的路径并在它们之间形成通路(38);其特征在于:每一对壁中的第一壁(30)具有轴向端部(42),轴向端部(42)朝所述对壁的第二壁(32)横向偏移并构成相应的通路(38)的底部,而每一对壁中的第二壁(32)在到达第一壁(30)的偏移的轴向端部(42)之前终结,由此形成在通路(38)底部的横向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处理装置的飞溅防护件,包括:遮护物(24)和用于遮护物(24)的支承件(18),所述遮护物包括:隔膜(26);在隔膜(26)中的一些缝隙(28),所述各缝隙从一个公共点延伸;相应数量的壁对(30、32),它们从所述隔膜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每一对壁界定相应的缝隙(28)的路径并在它们之间形成通路(38);其特征在于:每一对壁中的第一壁(30)具有轴向端部(42),轴向端部(42)朝所述对壁的第二壁(32)横向偏移并构成相应的通路(38)的底部,而每一对壁中的第二壁(32)在到达第一壁(30)的偏移的轴向端部(42)之前终结,由此形成在通路(38)底部的横向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的飞溅防护件,其特征在于:缝隙(28)径向地延伸通过所述隔膜。3.根据权利要求1的飞溅防护件,其特征在于:缝隙(28)以曲线路径延伸通过所述隔膜。4.根据权利要求1的飞溅防护件,其特征在于:缝隙(28)以半圆形路径延伸通过所述隔膜。5.根据权利要求1的飞溅防护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壁(30)的轴向端部(42)朝相应的第二壁(32)平滑地偏移。6.根据权利要求1的飞溅防护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壁(30)的轴向端部(42)朝相应的第二壁(32)垂直地偏移。7.根据权利要求1的飞溅防护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壁(30)的轴向端部(42)完全地盖住相应的缝隙(28)的轴向突伸部。8.根据权利要求1的飞溅防护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继成
申请(专利权)人:德昌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