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增加控球稳定性的撞球杆后把及其撞球杆
本技术与撞球杆有关,尤指涉及一种可增加控球稳定性的撞球杆后把及其撞球杆。
技术介绍
一般撞球杆由击球段(shaft)及后把段(butt)所组接而成,以具有方便携带的功效。然而撞球杆大致都以木材制成,木材内的纤维纹理并非均匀,且木材又有朝向阳光和背向阳光生长的两个方向特性,造成不同的取材木质不同,这样制作出来的撞球杆的控球效就无法一致,同时因木材有明显的纹理和毛细孔,更容易因气候影响而使撞球杆得后把段的质量产生变化,故使得稳定性不佳。为了克服前述的问题,市售的撞球杆有采用碳纤维复合材质来制成,其具有不易变形的优点,但是此种撞杆球相较于木材质的撞球杆而言,过于刚性而不好控球。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揭露一种可增加控球稳定性的撞球杆后把及其撞球杆,其撞球杆后把采用组合式而非单一构件,而具有较佳的控球稳定性。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一项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增加控球稳定性的撞球杆后把,其用以组接于撞球杆的击球段,撞球杆后把包括:芯杆以及包覆体。包覆体包覆于芯杆的外周缘,其中,包覆体具有多个绕着芯杆的轴线设置的长条状的组接件。在其中一实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增加控球稳定性的撞球杆后把,其用以组接于撞球杆的击球段,所述撞球杆后把包括:芯杆;以及包覆体,其包覆于所述芯杆的外周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体具有多个绕着所述芯杆的轴线设置的长条状的组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增加控球稳定性的撞球杆后把,其用以组接于撞球杆的击球段,所述撞球杆后把包括:芯杆;以及包覆体,其包覆于所述芯杆的外周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体具有多个绕着所述芯杆的轴线设置的长条状的组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加控球稳定性的撞球杆后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连接于所述击球段与所述芯杆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增加控球稳定性的撞球杆后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为单一实心件或由多个构件组接以形成一实心件。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增加控球稳定性的撞球杆后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包覆体的内周缘的形状与所述芯杆的截面对应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增加控球稳定性的撞球杆后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的截面为非圆形,所述包覆体的内周缘的形状与所述芯杆的截面对应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山辉,
申请(专利权)人:台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