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641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监控中心服务端,数据采集终端包括微处理器、A/D转换器、无线发送模块、供电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监控中心服务端包括中心服务器、无线接收模块、存储装置、语音报警装置和显示装置;供电模块包括输入电源、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电容和第一MOS管,输入电源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结构较为简单、硬件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尤其是化工厂和石油企业等,一旦发生意外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需要花很大的成本去治理,给人类和环境造成的伤害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因此对污染源的控制是十分关键的,关系到子孙未来的发展,涉及到人类的生死存亡。目前在一些区域都已经配备了污水处理措施,大部分污水已经可以通过排污管道来排出,但设施也总存在一些隐患,也会发生泄漏,需要对这些已经处理的点进行监控。传统的环境监控系统中的电路部分结构复杂,硬件成本较高。另外,由于传统的环境监控系统中的电路部分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较为简单、硬件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监控中心服务端,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包括微处理器、A/D转换器、无线发送模块、供电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均与所述A/D转换器连接,所述A/D转换器、无线发送模块和供电模块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监控中心服务端包括中心服务器、无线接收模块、存储装置、语音报警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无线接收模块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无线发送模块进行通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存储装置、语音报警装置和显示装置均与所述中心服务器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输入电源、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电容和第一MOS管,所述输入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MOS管的漏极和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一MOS管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为360pF。在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38kΩ。在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型号为S-183T。在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39kΩ。在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一MOS管为N沟道MOS管。在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中,所述无线发送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均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GSM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CDMA2000模块、WCDMA模块、TD-SCDMA模块、Zigbee模块或LoRa模块。实施本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数据采集终端和监控中心服务端,数据采集终端包括微处理器、A/D转换器、无线发送模块、供电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监控中心服务端包括中心服务器、无线接收模块、存储装置、语音报警装置和显示装置,供电模块包括输入电源、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电容和第一MOS管,该供电模块相对于传统的环境监控系统中的电路部分,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二电容用于防止第一三极管与第一MOS管之间的干扰,因此电路结构较为简单、硬件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一个实施例中数据采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监控中心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实施例中供电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实施例中,该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监控中心服务端。图1为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监控中心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该数据采集终端包括微处理器11、A/D转换器12、无线发送模块13、供电模块14、温度传感器15、湿度传感器16、气体检测传感器17和光照传感器18,其中,温度传感器15、湿度传感器16、气体检测传感器17和光照传感器18均与A/D转换器12连接,A/D转换器12、无线发送模块13和供电模块14均与微处理器11连接。该数据采集终端主要实现环境相关数据的监测,温度传感器15将检测的环境的温度数据传送给A/D转换器12,湿度传感器16将检测的环境的湿度数据传送给A/D转换器12,气体检测传感器17将检测的环境的气体数据传送给A/D转换器12,光照传感器18将检测的环境的光照数据传送给A/D转换器12,A/D转换器12将接收的温度数据、湿度数据、气体数据和光照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传送给微处理器11,微处理器11将该数字信号通过无线发送模块13发送给监控中心服务端,供电模块14用于给微处理器11提供供电电源。图2中,该监控中心服务端包括中心服务器21、无线接收模块22、存储装置23、语音报警装置24和显示装置25,无线接收模块22通过无线方式与无线发送模块13进行通讯,无线接收模块22、存储装置23、语音报警装置24和显示装置25均与中心服务器21连接。无线接收模块22将接收无线发送模块13发送过来的数字信号,将该数字信号传送给中心服务器21,中心服务器21将该数字信号传送到显示装置25进行显示,中心服务器21将该数字信号与存储装置23中预先存储的数据进行对比,当发生温度数据、湿度数据、气体数据或光照数据异常时,中心服务器21将发送命令控制语音报警装置24发出语音报警,以提醒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环境保护部门根据监控区域内的环保要求,对需要检测的区域统计出来,根据监控区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数据采集终端,通过数据采集终端来采集监控数据,调试通过后即可向中心服务器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监控中心服务端,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包括微处理器、A/D转换器、无线发送模块、供电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均与所述A/D转换器连接,所述A/D转换器、无线发送模块和供电模块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监控中心服务端包括中心服务器、无线接收模块、存储装置、语音报警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无线接收模块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无线发送模块进行通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存储装置、语音报警装置和显示装置均与所述中心服务器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输入电源、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电容和第一MOS管,所述输入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MOS管的漏极和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一MOS管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为360p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监控中心服务端,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包括微处理器、A/D转换器、无线发送模块、供电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均与所述A/D转换器连接,所述A/D转换器、无线发送模块和供电模块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监控中心服务端包括中心服务器、无线接收模块、存储装置、语音报警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无线接收模块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无线发送模块进行通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存储装置、语音报警装置和显示装置均与所述中心服务器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输入电源、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电容和第一MOS管,所述输入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MOS管的漏极和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一MOS管的源极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万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渔管家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