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层停放电动车上层停放自行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592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停车装置领域,一种下层停放电动车上层停放自行车的装置,主要包括支撑装置、脚踩锁紧装置、曲柄机构、滑动装置、锁车装置、快速夹头、两个V型板、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弹簧、两根气弹簧;上底板II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V型板的底部,上底板I和上底板III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V型板的左右上沿,所述下V型板能够置于地面,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均具有上端和下端且长度方向呈弧形,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的上端沿口处均具有快速夹头;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上底板左端板下方和上横梁,两根气弹簧两端均分别连接于上横梁和上底板II上端的底部,电动车与自动车能够不受先后顺序限制地随意取出或停入。

A device for parking bicycles at the lower level of an electric vehi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arking devices, a device for parking bicycles on upper layers of lower layers of parked electric vehicles, which mainly comprises a support device, a pedal locking device, a crank mechanism, a sliding device, a car locking device, a fast chuck, two V-shaped plates, an upper bottom plate I, an upper bottom plate II, an upper bottom plate III, a spring and two air springs. The two ends of I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wo V-shaped plates,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upper floor I and the upper floor III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left and right upper edges of the two V-shaped plates. The lower V-shaped plates can be placed on the ground. The upper floor I, the upper floor II and the upper floor III all have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and the length direction is arc. The upper floor I, the upper floor II and the upper floor III are all connected to the upper and lower edges of the two V-shaped plates. Both ends of the spring are connect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left end plate of the upper floor and the upper cross beam respectively. Both ends of the air springs are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part of the upper cross beam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bottom plate II respectively. The electric vehicle and the automatic vehicle can take out or park freely without sequence restri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层停放电动车上层停放自行车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停车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占地面积小,能够同时停一辆电动车和三辆自行车的一种下层停放电动车上层停放自行车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们的生活中,电动车和自行车无处不在,但是在电动车和自行车的停放过程中,主要是平面铺开停放,占地面积大,也有将自行车挂立式停放,可以利用点空间,但是电动车较重无法采用挂立式停放,有时在走廊过道停放并充电,造成了影响行人行走及消防安全等隐患,所述一种下层停放电动车上层停放自行车的装置能够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装置、脚踩锁紧装置、曲柄机构、滑动装置、锁车装置、快速夹头,利用了杠杆原理,设计合理巧妙,充分利用空间,占地面积小,能够解决电动车和自行车的同时停放问题,能够同时停一辆电动车和三辆自行车。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种下层停放电动车上层停放自行车的装置主要包括销钉、上底板左端板、两个V型板、快速夹头、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下底板、脚踩锁紧装置、底板、挡块、支撑架、连杆、弹簧、两根气弹簧、卡扣、脚踩板、突杆、长突杆、限位挡杆、长销钉、销钉连接块、导轨、滑块、手柄、转杆、螺杆、轴套、长杆、橡胶套、连接体、透孔,两个V型板中位于上方的为上V型板,位于下方的为下V型板,支撑架具有上横梁和下横梁,挡块位于下横梁,由下底板、底板、支撑架组成支撑装置,由卡扣、脚踩板、突杆、长突杆、限位挡杆组成脚踩锁紧装置,由底板、连杆、销钉、上底板左端板、V型板、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弹簧、两根气弹簧组成曲柄机构,由导轨、滑块组成滑动装置,由快速夹头、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组成锁车装置,由手柄、转杆、螺杆、轴套、长杆、橡胶套、连接体组成快速夹头,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横断面均呈U形并与自行车轮胎宽度相适应,底板横断面呈U形并与电动车轮胎宽度相适应,下底板横断面呈U形并大于底板横断面,上底板II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V型板的底部,上底板I和上底板III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V型板的左右上沿,所述下V型板能够接触地面,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均具有上端和下端且长度方向呈弧形,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的上端均具有一段透孔,所述透孔长度小于自行车轮直径,仅能够使得部分轮子往下透过,配合快速夹头的作用以能够固定自行车,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的上端沿口处均具有快速夹头;支撑架上横梁连接有销钉连接块和长销钉,上底板左端板垂直横跨支撑架上横梁并铰接于长销钉,上底板左端板的一端连接上底板II上端、另一端通过连杆、销钉铰接于底板的端头;下底板平放于地面并垂直穿过支撑架中间位置,脚踩锁紧装置连接于下底板的一侧上沿,限位挡杆连接于底板一侧、且能够与脚踩锁紧装置的卡扣配合,下底板上内部具有导轨,底板下具有滑块并与导轨配合;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上底板左端板下方和支撑架上横梁,两根气弹簧两端均分别连接于支撑架上横梁和上底板II上端的底部。电动车和自行车停车方法为:推动底板沿下底板往后滑动,直至接触到下底板上的脚踩锁紧装置,底板被锁死,同时,依次通过底板、连杆、上底板左端板、弹簧、两根气弹簧、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的杠杆作用下,使得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向上缓慢翘起,此时将电动车推入底板,完全推入后,用脚松开脚踩锁紧装置,将电动车与底板一起向前移动,又依次通过底板、连杆、上底板左端板、弹簧、两根气弹簧、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的杠杆作用下,使得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向下缓慢摆动,直至所述下V型板接触地面,电动车侧身停稳;再将自行车沿上底板I或上底板II或上底板III推入,使得部分前轮落入透孔,再用快速夹头夹紧,完成电动车和自行车的停车。电动车推出方法为:人直接坐在电动车上,沿底板往后滑动,直至接触到脚踩锁紧装置,底板与脚踩锁紧装置相互配合锁定,同时,依次通过底板、连杆、上底板左端板、弹簧、两根气弹簧、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的杠杆作用下,使得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向上缓慢翘起,此时电动车继续往后直至退出底板,完成推出电动车。自行车推出方法为:松开脚踩锁紧装置,用脚驱动底板向前运动,依次通过底板、连杆、上底板左端板、弹簧、两根气弹簧、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的杠杆作用下,使得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向下缓慢摆动,直至所述下V型板接触地面,松开快速夹头,将自行车从上底板I或上底板II或上底板III退下来,完成推出自行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实用,能够同时停一辆电动车和三辆自行车,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居民小区、广场、商场,学校,医院、地铁站口等公共场所,可以有效解决电动车、自行车停车顺序乱、占地面积大等问题,是居民、物管、治安管理者的得力助手,效果好,在停放过程中,电动车与自动车能够不受先后顺序限制地随意取出或停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图形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图2是脚踩锁紧装置放大示意图;图3是支撑架放大示意图;图4是快速夹头放大示意图;图5是弹簧放大示意图;图6是两根气弹簧放大示意图;图7是上底板I、上底板II、上底板III俯视示意图。图中,1.销钉,2.上底板左端板,3.两个V型板,4.快速夹头,5.上底板I,6.上底板II,7.上底板III,8.下底板,9.脚踩锁紧装置,10.底板,11.挡块,12.支撑架,13.连杆,14.弹簧,15.两根气弹簧,16.卡扣,17.脚踩板,18.突杆,19.长突杆,20.限位挡杆,21.长销钉,22.销钉连接块,23.导轨,24.滑块,25.手柄,26.转杆,27.螺杆,28.轴套,29.长杆,30.橡胶套,31.连接体,32.透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是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反映销钉(1)、上底板左端板(2)、两个V型板(3)、快速夹头(4)、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下底板(8)、脚踩锁紧装置(9)、底板(10)、挡块(11)、支撑架(12)、连杆(13)、弹簧(14)、两根气弹簧(15)的位置关系,由下底板(8)、底板(10)、支撑架(12)组成支撑装置,由底板(10)、连杆(13)、销钉(1)、上底板左端板(2)、V型板(3)、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弹簧(14)、两根气弹簧(15)组成曲柄机构,由快速夹头(4)、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组成锁车装置,两个V型板(3)中位于上方的为上V型板,位于下方的为下V型板,所述下V型板能够接触地面,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均具有上端和下端且长度方向呈弧形,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的上端沿口处均具有快速夹头(4),上底板左端板(2)的一端连接上底板II(6)上端、另一端通过连杆(13)、销钉(1)铰接于底板(10)的端头。如图2是脚踩锁紧装置放大示意图,由卡扣(16)、脚踩板(17)、突杆(18)、长突杆(19)、限位挡杆(20)组成脚踩锁紧装置(9),限位挡杆(20)连接于底板(10)一侧、且能够与脚踩锁紧装置(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层停放电动车上层停放自行车的装置,主要包括销钉(1)、上底板左端板(2)、两个V型板(3)、快速夹头(4)、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下底板(8)、脚踩锁紧装置(9)、底板(10)、挡块(11)、支撑架(12)、连杆(13)、弹簧(14)、两根气弹簧(15)、卡扣(16)、脚踩板(17)、突杆(18)、长突杆(19)、限位挡杆(20)、长销钉(21)、销钉连接块(22)、导轨(23)、滑块(24)、手柄(25)、转杆(26)、螺杆(27)、轴套(28)、长杆(29)、橡胶套(30)、连接体(31)、透孔(32),两个V型板(3)中位于上方的为上V型板,位于下方的为下V型板,支撑架(12)具有上横梁和下横梁,挡块(11)位于下横梁,由下底板(8)、底板(10)、支撑架(12)组成支撑装置,由卡扣(16)、脚踩板(17)、突杆(18)、长突杆(19)、限位挡杆(20)组成脚踩锁紧装置(9),由底板(10)、连杆(13)、销钉(1)、上底板左端板(2)、V型板(3)、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弹簧(14)、两根气弹簧(15)组成曲柄机构,由导轨(23)、滑块(24)组成滑动装置,由快速夹头(4)、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组成锁车装置,由手柄(25)、转杆(26)、螺杆(27)、轴套(28)、长杆(29)、橡胶套(30)、连接体(31)组成快速夹头(4),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横断面均呈U形并与自行车轮胎宽度相适应,底板(10)横断面呈U形并与电动车轮胎宽度相适应,下底板(8)横断面呈U形并大于底板(10)横断面,其特征是:上底板II(6)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V型板(3)的底部,上底板I(5)和上底板III(7)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V型板(3)的左右上沿,所述下V型板能够接触地面,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均具有上端和下端且长度方向呈弧形,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的上端均具有一段透孔(32),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的上端沿口处均具有快速夹头(4);支撑架(12)上横梁连接有销钉连接块(22)和长销钉(21),上底板左端板(2)垂直横跨支撑架(12)上横梁并铰接于长销钉(21),上底板左端板(2)的一端连接上底板II(6)上端、另一端通过连杆(13)、销钉(1)铰接于底板(10)的端头;下底板(8)平放于地面并垂直穿过支撑架(12)中间位置,脚踩锁紧装置(9)连接于下底板(8)的一侧上沿,限位挡杆(20)连接于底板(10)一侧、且能够与脚踩锁紧装置(9)的卡扣(16)配合,下底板(8)上内部具有导轨(23),底板(10)下具有滑块(24)并与导轨(23)配合;弹簧(14)两端分别连接上底板左端板(2)下方和支撑架(12)上横梁,两根气弹簧(15)两端均分别连接于支撑架(12)上横梁和上底板II(6)上端的底部,电动车和自行车停车方法为:推动底板(10)沿下底板(8)往后滑动,直至接触到下底板(8)上的脚踩锁紧装置(9),底板(10)被锁死,同时,依次通过底板(10)、连杆(13)、上底板左端板(2)、弹簧(14)、两根气弹簧(15)、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的杠杆作用下,使得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向上缓慢翘起,此时将电动车推入底板(10),完全推入后,用脚松开脚踩锁紧装置(9),将电动车与底板(10)一起向前移动,又依次通过底板(10)、连杆(13)、上底板左端板(2)、弹簧(14)、两根气弹簧(15)、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的杠杆作用下,使得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向下缓慢摆动,直至所述下V型板接触地面,电动车侧身停稳;再将自行车沿上底板I(5)或上底板II(6)或上底板III(7)推入,使得部分前轮落入透孔(32),再用快速夹头(4)夹紧,完成电动车和自行车的停车;电动车推出方法为:人直接坐在电动车上,沿底板(10)往后滑动,直至接触到脚踩锁紧装置(9),底板(10)与脚踩锁紧装置(9)相互配合锁定,同时,依次通过底板(10)、连杆(13)、上底板左端板(2)、弹簧(14)、两根气弹簧(15)、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的杠杆作用下,使得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向上缓慢翘起,此时电动车继续往后直至退出底板(10),完成推出电动车;自行车推出方法为:松开脚踩锁紧装置(9),用脚驱动底板(10)向前运动,依次通过底板(10)、连杆(13)、上底板左端板(2)、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层停放电动车上层停放自行车的装置,主要包括销钉(1)、上底板左端板(2)、两个V型板(3)、快速夹头(4)、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下底板(8)、脚踩锁紧装置(9)、底板(10)、挡块(11)、支撑架(12)、连杆(13)、弹簧(14)、两根气弹簧(15)、卡扣(16)、脚踩板(17)、突杆(18)、长突杆(19)、限位挡杆(20)、长销钉(21)、销钉连接块(22)、导轨(23)、滑块(24)、手柄(25)、转杆(26)、螺杆(27)、轴套(28)、长杆(29)、橡胶套(30)、连接体(31)、透孔(32),两个V型板(3)中位于上方的为上V型板,位于下方的为下V型板,支撑架(12)具有上横梁和下横梁,挡块(11)位于下横梁,由下底板(8)、底板(10)、支撑架(12)组成支撑装置,由卡扣(16)、脚踩板(17)、突杆(18)、长突杆(19)、限位挡杆(20)组成脚踩锁紧装置(9),由底板(10)、连杆(13)、销钉(1)、上底板左端板(2)、V型板(3)、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弹簧(14)、两根气弹簧(15)组成曲柄机构,由导轨(23)、滑块(24)组成滑动装置,由快速夹头(4)、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组成锁车装置,由手柄(25)、转杆(26)、螺杆(27)、轴套(28)、长杆(29)、橡胶套(30)、连接体(31)组成快速夹头(4),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横断面均呈U形并与自行车轮胎宽度相适应,底板(10)横断面呈U形并与电动车轮胎宽度相适应,下底板(8)横断面呈U形并大于底板(10)横断面,其特征是:上底板II(6)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V型板(3)的底部,上底板I(5)和上底板III(7)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V型板(3)的左右上沿,所述下V型板能够接触地面,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均具有上端和下端且长度方向呈弧形,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的上端均具有一段透孔(32),上底板I(5)、上底板II(6)、上底板III(7)的上端沿口处均具有快速夹头(4);支撑架(12)上横梁连接有销钉连接块(22)和长销钉(21),上底板左端板(2)垂直横跨支撑架(12)上横梁并铰接于长销钉(21),上底板左端板(2)的一端连接上底板II(6)上端、另一端通过连杆(13)、销钉(1)铰接于底板(10)的端头;下底板(8)平放于地面并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勇星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