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ssembly concrete frame hybrid structure syste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multi-layer cast-in-situ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at the bottom and a multi-layer assembly frame structure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cast-in-situ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matching the cast-in-situ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The bottom of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cast-in-place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to ensure the overall stiffness of the invention; the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 can realize the control of the damage location and failure mode of its layers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reduce the randomness of failure paths,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s more pertinently and improv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And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结构由于构件质量易于控制、施工效率高、环境影响小以及节省人力等优势,再加上国家和地方政策上的支持,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装配式结构区别于现浇结构的关键在于构件的连接,其连接性能直接影响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尤其对处于抗震设防烈度较高地区的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包括湿式与干式连接两大类:湿式连接仍需要大量现浇作业,削弱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固有优势。而螺栓连接、焊接、预应力拼接等干式连接方法无需现场湿作业且震后更易拆卸更换,是未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方向。但是,采用干式连接的节点刚度通常较低,导致结构整体抗侧刚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体系。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体系,包括位于底部的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和位于所述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且与所述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匹配的多层装配式框架结构。所述多层装配式框架结构包括多个预制柱以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部的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和位于所述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且与所述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匹配的多层装配式框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部的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和位于所述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且与所述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匹配的多层装配式框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装配式框架结构包括多个预制柱以及位于每层装配式框架结构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柱的预制梁;所述预制梁的两端具有与所述预制柱连接的节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预制柱包括外侧柱和内侧柱;所述多个预制梁包括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外侧柱的外侧梁,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外侧柱和所述内侧柱以及相邻两个所述内侧柱的内侧梁;同一层的所述外侧梁两端的节点连接相同;同一层的所述内侧梁两端的节点连接相同;同一层的所述外侧梁两端的节点连接与所述内侧梁两端的节点连接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预制柱包括外侧柱和内侧柱;所述多个预制梁包括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外侧柱、相邻的所述外侧柱和所述内侧柱以及相邻两个所述内侧柱的横向梁和纵向梁;同一层的所述横向梁两端的节点连接相同;同一层的所述纵向梁两端的节点连接相同;同一层的所述横向梁两端的节点连接与所述纵向梁两端的节点连接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体系的数值模型,采用节点单元来模拟所述节点连接,通过改变节点单元的参数来反映不同的节点连接形式;对数值模型进行地震动分析,计算地震损伤在数值模型各层的分布,数值模型第i层的损伤指数Di通过下式计算:Di=∑(λj,elementDj,element+∑λj,connectionDj,connection);其中,Dj,element为数值模型第i层第j个构件的损伤值,λj,element为数值模型第i层第j个构件的权重系数,Dj,connection为数值模型第i层第j个节点单元的损伤值,λj,connection为数值模型第i层第j个节点单元的权重系数;数值模型整体的损伤指数D通过下式计算:其中,Di是数值模型第i层的损伤指数,n是数值模型层数,λi,story为数值模型第i层的权重系数;采用优化算法确定节点单元参数取值:优化目标:数值模型各层的损伤指数Di分布均匀且数值模型整体的损伤指数D最小;优化变量:各节点单元的连接刚度和连接滞回性能;约束条件:满足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体系;调节各节点单元参数对数值模型进行优化分析,直到确定各节点单元参数的最优取值;根据各节点单元参数的最优取值,在现有装配式干式节点连接中选择合适的节点连接安装在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体系的相应位置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装配式框架结构包括多个预制柱以及位于每层装配式框架结构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柱的预制梁;所述预制梁上设有两个连接点,所述两个连接点关于所述预制梁的中点对称;所述预制梁包括以下形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政,杜彬,柯善杰,潘峰,李聪,黄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