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来有专利>正文

水稻干湿谷动力脱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55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干湿谷动力脱谷机,它包括动力机、机架、脱谷滚筒、漏斗形落谷槽、筛网和输谷管,特征是在机架内的底部安装有带进气口的引风管,在引风管内安装有鼓风机;引风管的出气口与漏斗形落谷槽的漏谷口、输谷管的进谷口呈倒T字形连接,在引风管的出气口与输谷管的进谷口的连接处、脱谷滚筒的正下方安装有可以转动的搅谷轮。在脱谷滚筒的后面设有用于将禾叶扒出到机架外的扒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水稻脱粒后,谷粒(特别是湿谷)易粘结、堵塞漏谷口、难以从输谷管中输出的难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能干净脱粒、分离和自动装袋、有效地提高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结构紧凑、重量轻的优点,适合南方地区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干湿谷动力脱谷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农村地区,脱谷机是农村家庭必不可少的农机具,受生产条件的影响,现仍有相当部分使用以人力为动力的脚踏式脱谷机,它不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脱粒不干净,浪费严重。特别是在双抢季节,农民一边要忙着收割早稻,另一边又要在稻田里放水以准备栽插晚稻,因而割下的早稻稻穗不可避免地会粘上水分,变成湿谷,一般的脱谷机将干湿谷一齐脱粒后,干湿谷的谷粒和禾叶就会粘附在脱谷机的筛网上并堵塞漏谷口,谷粒也就难以从输谷管中输出,使脱谷机难以继续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干湿谷的谷粒和禾叶粘附在脱谷机的筛网上并堵塞漏谷口、能干净脱粒、分离和自动装袋、有效地提高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的水稻干湿谷动力脱谷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动力机、机架、脱谷滚筒、漏斗形落谷槽、筛网和输谷管,安装在动力机的输出轴上的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安装在脱谷滚筒的滚轴上的左内皮带轮连接,特征是在机架内的底部安装有带进气口的引风管,在引风管内安装有鼓风机,安装在鼓风机的滚轴上的鼓风机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安装在脱谷滚筒的滚轴上的左外皮带轮连接;引风管的出气口与漏斗形落谷槽的漏谷口、输谷管的进谷口呈倒T字形连接,在引风管的出气口与输谷管的进谷口的连接处、脱谷滚筒的正下方安装有可以转动的搅谷轮,安装在搅谷轮的滚轴上的搅谷轮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安装在脱谷滚筒的滚轴上的右皮带轮连接。在机架的前端外侧部固定有用于挂装谷袋的托装袋架。在脱谷滚筒的后面设有用于将禾叶扒出到机架外的扒板,安装在脱谷滚筒的滚轴上的右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安装在扒板的滚轴上的扒板皮带轮连接。本技术是在传统脱谷机的基础上设计了搅谷轮和鼓风机,这样使用时,农民先要开启电源,动力机(柴油机或电动机)就会带动脱谷滚筒、扒板、搅谷轮和鼓风机转动,然后农民再将禾把同脱谷滚筒接触,干湿谷的谷粒脱下后过筛网落至漏斗形落谷槽,经漏谷口进入引风管的出气口与输谷管的进谷口的连接处,在搅谷轮的带动下,使之松散、不粘结,并通过鼓风机的风力使之沿输谷管传输,最后落入挂在托装袋架上的装谷袋内,脱谷带下的禾衣在脱谷滚筒的作用下,向后聚集,然后通过扒板扒出到机架外。本技术解决了水稻脱粒后,谷粒(特别是湿谷)易粘结、堵塞漏谷口、难以从输谷管中输出的难题,并且实现了谷粒和禾叶的自动分离和自动装袋。因此本技术具有可以避免干湿谷的谷粒和禾叶粘附在脱谷机的筛网上并堵塞漏谷口、能干净脱粒、分离和自动装袋、有效地提高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结构紧凑、重量轻的优点,适合南方地区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包括动力机1、机架4、脱谷滚筒5、漏斗形落谷槽27、筛网28和输谷管21,安装在动力机1的输出轴2上的皮带轮3通过传动皮带6与安装在脱谷滚筒5的滚轴24上的左内皮带轮7连接,在机架4内的底部安装有带进气口的引风管11,在引风管11内安装有鼓风机13,安装在鼓风机13的滚轴12上的鼓风机皮带轮10通过传动皮带9与安装在脱谷滚筒5的滚轴24上的左外皮带轮8连接;引风管11的出气口25与漏斗形落谷槽27的漏谷口29、输谷管21的进谷口26呈倒T字形连接,在引风管11的出气口25与输谷管21的进谷口26的连接处、脱谷滚筒5的正下方安装有可以转动的搅谷轮23,安装在搅谷轮23的滚轴18上的搅谷轮皮带轮20通过传动皮带与安装在脱谷滚筒5的滚轴24上的右皮带轮19连接。在机架4的前端外侧部固定有用于挂装谷袋的托装袋架22。在脱谷滚筒5的后面设有用于将禾叶扒出到机架4外的扒板14,安装在脱谷滚筒5的滚轴24上的右皮带轮19通过传动皮带17与安装在扒板14的滚轴15上的扒板皮带轮16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干湿谷动力脱谷机,包括动力机(1)、机架(4)、脱谷滚筒(5)、漏斗形落谷槽(27)、筛网(28)和输谷管(21),安装在动力机(1)的输出轴(2)上的皮带轮(3)通过传动皮带(6)与安装在脱谷滚筒(5)的滚轴(24)上的左内皮带轮(7)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机架(4)内的底部安装有带进气口的引风管(11),在引风管(11)内安装有鼓风机(13),安装在鼓风机(13)的滚轴(12)上的鼓风机皮带轮(10)通过传动皮带(9)与安装在脱谷滚筒(5)的滚轴(24)上的左外皮带轮(8)连接;引风管(11)的出气口(25)与漏斗形落谷槽(27)的漏谷口(29)、输谷管(21)的进谷口(26)呈倒T字形连接,在引风管(11)的出气口(25)与输谷管(21)的进谷口(26)的连接处、脱谷滚筒(5)的正下方安装有可以转动的搅谷轮(23),安装在搅谷轮(23)的滚轴(18)上的搅谷轮皮带轮(20)通过传动皮带与安装在脱谷滚筒(5)的滚轴(24)上的右皮带轮(1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干湿谷动力脱谷机,包括动力机(1)、机架(4)、脱谷滚筒(5)、漏斗形落谷槽(27)、筛网(28)和输谷管(21),安装在动力机(1)的输出轴(2)上的皮带轮(3)通过传动皮带(6)与安装在脱谷滚筒(5)的滚轴(24)上的左内皮带轮(7)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机架(4)内的底部安装有带进气口的引风管(11),在引风管(11)内安装有鼓风机(13),安装在鼓风机(13)的滚轴(12)上的鼓风机皮带轮(10)通过传动皮带(9)与安装在脱谷滚筒(5)的滚轴(24)上的左外皮带轮(8)连接;引风管(11)的出气口(25)与漏斗形落谷槽(27)的漏谷口(29)、输谷管(21)的进谷口(26)呈倒T字形连接,在引风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来有
申请(专利权)人:徐来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