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豆制品生产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534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豆制品生产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系统,其中包括废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和沼气资源化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井、调节池、初沉池、泵房、厌氧流化床、好氧流化床、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二沉池、活性炭滤罐和鼓风机,所述格栅井的出水管与调节池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出水管与初沉池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初沉池的出水管与泵房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泵房的出水管与厌氧流化床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厌氧流化床的出水管与好氧流化床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负荷率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并且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豆制品生产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豆制品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豆制品生产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系统。
技术介绍
截止2017年3月,我国取得生产许可证的豆制品企业约4890家,总投豆量约为1.2×106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废水,COD、BOD和氨氮较高,属于可生化性程度高的高浓度工业废水。废水主要来自泡豆水、压榨出的黄浆水以及生产清洗用水,其中泡豆水和黄浆水构成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总生产量为豆重的5.5~7.0倍,COD值超过2000mg/l。如果直接排放,将会导致田地和水体的严重污染,因此,必须对豆制品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后达到废水排放标准才能排放。目前,国内对于处理豆制品废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生物处理方面,但是单独的好氧或厌氧处理难以达到废水排放标准,所以近年来厌氧—好氧结合处理的方式得到了大量研究,既能充分发挥出厌氧微生物承担高浓度、高负荷与回收有效能源的优势,同时又能适宜的利用好氧微生物生长速度快、处理水质好的特点。本研究选择了“厌氧流化床和好氧流化床”为主体工艺,因为流化床层污泥浓度高,有机负荷率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COD去除率≥90%,同时具有脱氮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豆制品生产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系统,解决豆制品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豆制品生产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系统,其中包括废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和沼气资源化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井、调节池、初沉池、泵房、厌氧流化床、好氧流化床、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二沉池、活性炭滤罐和鼓风机,所述格栅井的出水管与调节池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出水管与初沉池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初沉池的出水管与泵房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泵房的出水管与厌氧流化床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厌氧流化床的出水管与好氧流化床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好氧流化床的出水管与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的出水管与二沉池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调节池的进风口、好氧流化床的进风口和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的进风口分别通过空气管道与鼓风机连接;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贮泥池、污泥浓缩池、预处理罐、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和脱水机房,所述初沉池的排泥管、二沉池的排泥管、好氧流化床的排泥管和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排泥管分别通过污泥管道贮泥池连接,所述贮泥池的排泥管与污泥浓缩池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的排泥管与预处理罐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所述预处理罐的排泥管与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所述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的排泥管与脱水机房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所述沼气资源化系统包括连体式含硫废气净化装置、除湿器、沼气脱硫干燥贮存一体式装置和蒸汽锅炉,所述厌氧流化床的出气管和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的出气管分别通过沼气管道与连体式含硫废气净化装置连接,所述连体式含硫废气净化装置的出气管与除湿器通过沼气管道连接,所述除湿器的出气管与沼气脱硫干燥贮存一体式装置通过沼气管道连接,所述沼气脱硫干燥贮存一体式装置的出气管与蒸汽锅炉通过沼气管道连接,所述蒸汽锅炉的出气管与调节池通过蒸汽管道连接,用于加热废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整个工艺进水借助液位差实现自流,只需外加泵一次提升。本专利技术的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厌氧流化床为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所述好氧流化床为气升式外循环涡旋强化生物脱氮反应器。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调节池内的废水进入到厌氧流化床之前,由蒸汽加热到35-38℃。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好氧流化床和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上端分别设有盖板,用于收集曝气过程产生的气溶胶,并且气溶胶随空气一同进入后续的沼气生物脱硫反应器进行处理后排放。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对厌氧消化的污泥进行热碱预处理时,污泥经浓缩池的污泥排出后进入预处理罐,用热碱预处理24h后进入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厌氧流化床和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均可产生沼气,并且产生的沼气经蒸汽锅炉加热后形成蒸气。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二沉池的出水管与活性炭滤罐的进水管连接,所述活性炭滤罐为深度处理单元,所述活性炭滤罐的出水管出水部分分别用于厂内回用及部分达标排放。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主体工艺为厌氧流化床好与好氧流化床结合,处理豆制品生产废水时既降低了有机物浓度,又兼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主体工艺有高浓度的生物量,负荷率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2、在调节池中加碱调节废水pH,使其达到中性,池内底部铺设有蒸汽管道及曝气管道,蒸汽管道可以将废水加热到适宜温度(35-38℃),这样更有利于后续厌氧反应的进行,蒸汽是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经蒸汽锅炉加热后形成的,整个过程实现了资源化;曝气管道在预曝气的同时对池内的废水混合搅拌,可以强化水质均衡;3、生产豆制品每使用1t大豆大约就能产生10t左右的清洁废水,该工艺的出水小部分达标排放,大部分用于厂内回用,节约了大量水资源;4、经污泥浓缩池浓缩后的污泥及豆渣在进入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之前,先经过热碱预处理,使污泥解体释放有机物,有利于后续厌氧处理;5、沼气经过净化除湿后,再经过热电联产装置产热发电,发电用于厂里日常使用,产热用于对调节池和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加热,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豆制品生产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系统,其中包括废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和沼气资源化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井1、调节池2、初沉池3、泵房4、厌氧流化床5、好氧流化床6、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7、二沉池8、活性炭滤罐9和鼓风机11,所述格栅井1的出水管与调节池2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调节池2的出水管与初沉池3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初沉池3的出水管与泵房4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泵房4的出水管与厌氧流化床5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厌氧流化床5的出水管与好氧流化床6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好氧流化床6的出水管与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7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7的出水管与二沉池8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调节池2的进风口、好氧流化床6的进风口和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7的进风口分别通过空气管道与鼓风机11连接;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贮泥池10、污泥浓缩池12、预处理罐13、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14和脱水机房19,所述初沉池3的排泥管、二沉池8的排泥管、好氧流化床6的排泥管和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排泥管7分别通过污泥管道贮泥池10连接,所述贮泥池10的排泥管与污泥浓缩池12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12的排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豆制品生产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和沼气资源化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井(1)、调节池(2)、初沉池(3)、泵房(4)、厌氧流化床(5)、好氧流化床(6)、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7)、二沉池(8)、活性炭滤罐(9)和鼓风机(11),所述格栅井(1)的出水管与调节池(2)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调节池(2)的出水管与初沉池(3)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初沉池(3)的出水管与泵房(4)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泵房(4)的出水管与厌氧流化床(5)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厌氧流化床(5)的出水管与好氧流化床(6)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好氧流化床(6)的出水管与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7)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7)的出水管与二沉池(8)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调节池(2)的进风口、好氧流化床(6)的进风口和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7)的进风口分别通过空气管道与鼓风机(11)连接;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贮泥池(10)、污泥浓缩池(12)、预处理罐(13)、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14)和脱水机房(19),所述初沉池(3)的排泥管、二沉池(8)的排泥管、好氧流化床(6)的排泥管和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排泥管(7)分别通过污泥管道贮泥池(10)连接,所述贮泥池(10)的排泥管与污泥浓缩池(12)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12)的排泥管与预处理罐(13)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所述预处理罐(13)的排泥管与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14)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所述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14)的排泥管与脱水机房(19)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所述沼气资源化系统包括连体式含硫废气净化装置(15)、除湿器(16)、沼气脱硫干燥贮存一体式装置(17)和蒸汽锅炉(18),所述厌氧流化床(5)的出气管和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14)的出气管分别通过沼气管道与连体式含硫废气净化装置(15)连接,所述连体式含硫废气净化装置(15)的出气管与除湿器(16)通过沼气管道连接,所述除湿器(16)的出气管与沼气脱硫干燥贮存一体式装置(17)通过沼气管道连接,所述沼气脱硫干燥贮存一体式装置(17)的出气管与蒸汽锅炉(18)通过沼气管道连接,所述蒸汽锅炉(18)的出气管与调节池(2)通过蒸汽管道连接,用于加热废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豆制品生产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和沼气资源化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井(1)、调节池(2)、初沉池(3)、泵房(4)、厌氧流化床(5)、好氧流化床(6)、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7)、二沉池(8)、活性炭滤罐(9)和鼓风机(11),所述格栅井(1)的出水管与调节池(2)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调节池(2)的出水管与初沉池(3)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初沉池(3)的出水管与泵房(4)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泵房(4)的出水管与厌氧流化床(5)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厌氧流化床(5)的出水管与好氧流化床(6)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好氧流化床(6)的出水管与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7)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7)的出水管与二沉池(8)的进水管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所述调节池(2)的进风口、好氧流化床(6)的进风口和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7)的进风口分别通过空气管道与鼓风机(11)连接;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贮泥池(10)、污泥浓缩池(12)、预处理罐(13)、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14)和脱水机房(19),所述初沉池(3)的排泥管、二沉池(8)的排泥管、好氧流化床(6)的排泥管和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排泥管(7)分别通过污泥管道贮泥池(10)连接,所述贮泥池(10)的排泥管与污泥浓缩池(12)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12)的排泥管与预处理罐(13)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所述预处理罐(13)的排泥管与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14)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所述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14)的排泥管与脱水机房(19)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所述沼气资源化系统包括连体式含硫废气净化装置(15)、除湿器(16)、沼气脱硫干燥贮存一体式装置(17)和蒸汽锅炉(18),所述厌氧流化床(5)的出气管和两段内循环一体式矩形厌氧消化器(14)的出气管分别通过沼气管道与连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光王玉陶志华陶志轩魏亮李功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江西昌华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