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无接触供电移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513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输送设备,公开了可调节无接触供电移动升降装置,包括轨道、与轨道连接的滑板及位于滑板上的升降台,轨道至少一侧设有多个摩擦驱动装置,摩擦驱动装置均包括与滑板侧边抵接的摩擦轮,轨道上设有供电导线,滑板上设有无接触移动取电器;各摩擦驱动装置沿轨道长度方向与地面滑移连接,轨道与摩擦驱动装置之间设有与轨道平行的立式升降摩擦板,立式升降摩擦板背离轨道的一面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摩擦轮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相切,摩擦驱动装置底部均设有定位装置;轨道沿垂直于其自身长度方向与地面滑移连接。本技术方案实现了相邻摩擦驱动装置间间距及轨道间间距的调节,适用于不同大小滑板的安装,提高了通用性,降低了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无接触供电移动升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输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无接触供电移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物流行业中,经常需要实现竖直方向的传输,传统的方式一般是通过驱动升降台沿固定于地面的升降导轨升降,该结构中,通常采用链条牵引式运动,但是该牵引方式不仅维护成本较高,而且链条牵引需要采用润滑油润滑链条,因此工作现场容易出现油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5327221U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无接触移动供电升降滑板,其包括轨道、滑板、动力升降台、摩擦驱动装置、无接触移动取电器和供电导线,轨道上滑动连接滑板,滑板前端设有摩擦驱动装置,滑板上设有动力升降台,动力升降台上设有无接触移动取电器,轨道一侧固定供电导线,供电导线和无接触移动取电器采用无接触传输方式为动力升降台供电。该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方案可以在轨道的行程范围内在任意工位进行升降,灵活方便,同时维护成本较低,且有利于保持工作现场的清洁。但是,在传输不同重量货物时,需要采用不同承载能力的滑板,上述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方案中,其轨道只能适配一种规格大小的滑板,因此其通用性较差,增加了物流行业的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无接触供电移动升降装置,其能够根据根据滑板的大小调节轨道的宽度及相邻摩擦驱动装置间的间距,提高了通用性,降低了设备成本。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调节无接触供电移动升降装置包括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位于地面的轨道、与轨道滑动连接的滑板,及位于所述滑板上方的升降台,所述轨道至少一侧分布有多个摩擦驱动装置,每组摩擦驱动装置均包括与所述滑板侧边抵接的摩擦轮,所述轨道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供电导线,所述滑板上设有与所述供电导线配合的无接触移动取电器,所述无接触移动取电器为所述升降台供电;其中,各所述摩擦驱动装置沿所述轨道长度方向与地面滑移连接,所述轨道与所述摩擦驱动装置之间设有与轨道平行的立式升降摩擦板,所述立式升降摩擦板背离所述轨道的一面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所述摩擦轮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相切,每组所述摩擦驱动装置底部均设有定位装置;所述轨道沿垂直于其自身长度方向与地面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相邻摩擦驱动装置间间距的调节,以及轨道间间距的调节,从而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滑板的安装,提高了通用性,降低了设备成本。当需要调节相邻摩擦驱动装置间间距时,先取下滑板,再驱动立式升降摩擦板上升至与摩擦轮相切以贴合,然后驱动摩擦轮转动,此时由于立式升降摩擦板固定,摩擦驱动装置与地面滑移连接,因此,在摩擦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其与立式升降摩擦板间摩擦力的作用,实现摩擦驱动装置相对立式升降摩擦板位移,从而实现摩擦驱动装置沿轨道长度方向位移,继而实现相邻摩擦驱动装置间间距的调节;另外通过滑移与地面滑移连接的轨道实现轨道间间距的调节。在摩擦驱动装置及轨道调节到位后,驱动立式升降摩擦板下降至与摩擦轮分离,并将摩擦驱动装置位置固定,然后安装滑板至轨道上,使滑板与摩擦轮抵接,此时,驱动摩擦轮转动,由于摩擦驱动装置位置定位,因此,在摩擦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其与滑板间摩擦力的作用,驱动滑板沿轨道运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滑轨,其中一根为固定于地面的定滑轨,另一根为与地面滑移连接的动滑轨,所述定滑轨与所述动滑轨间穿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动滑轨螺纹连接,与所述定滑轨定位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侧滑轨固定,另一侧滑轨为与地面滑动连接的动滑轮,且动滑轮与丝杆螺纹连接,驱动丝杆转动,从而使与之螺纹连接的动滑轨实现沿垂直于其自身长度方向滑移,从而实现轨道间间距的调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丝杆通过旋转电机驱动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轨道调节的自动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摩擦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定滑轨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定滑轮位置固定,将摩擦驱动装置设于位置固定的定滑轮的外侧,在调节轨道间距时无需改变摩擦驱动装置相对轨道距离方向的位置,简化了整体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立式升降摩擦板连接有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的驱动缸,所述立式升降摩擦板位于最低位置时,其顶部高度低于所述摩擦轮底部高度,所述立式升降摩擦板上升后与所述摩擦轮相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立式升降摩擦板位于最低位置时,立式升降摩擦板不与摩擦轮接触,避免妨碍摩擦轮驱动滑板运动,当需要调节摩擦驱动装置位置时,将立式升降摩擦板上升至于摩擦轮抵接,从而实现摩擦驱动装置位置的调节,摩擦驱动装置位置的调节依然采用摩擦轮转动作为动力,无需另外提供动力源,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组摩擦驱动装置分别设在一移动台上,所述移动台底部分别设有滚轮,所述定位装置设于所述移动台底部,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伸缩撑脚,所述伸缩撑脚通过压力缸驱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摩擦驱动装置的位移,以及到达预设位置后的定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台包括相互叠合且相对滑移连接的下平台及上平台,所述摩擦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上平台上,所述上平台相对所述下平台沿垂直于所述立式升降摩擦板方向滑动连接,所述上平台与下平台之间设有驱动上平台滑移的推动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缸推动固定有摩擦驱动装置的上平台向靠近轨道方向滑移,从而使摩擦轮压紧滑板边沿或立式升降摩擦板表面,增大之间的摩擦,保证能够实现相对位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摩擦驱动装置均电连于一控制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柜控制各摩擦驱动装置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依次协同工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具有唯一标识的电子标签,所述摩擦驱动装置的数量多于所述电子标签的数量,且顺次相邻的若干个摩擦驱动装置上分别设有一个与各电子标签单独对应的射频识别装置,各射频识别装置均与所述控制柜电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轨道上均匀分布的电子标签用于确定摩擦驱动装置的基准位,即初始状态或无需传输工作时,具有与电子标签对应的射频识别装置的摩擦驱动装置分别位于相应的电子标签所在位置,并在对应的摩擦驱动装置到位时发送信息至控制柜。摩擦驱动装置的数量多于所述电子标签的数量的目的是提供备用摩擦驱动装置,保证在滑板长度较小时具有足够的摩擦驱动装置驱动滑板运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摩擦驱动装置上均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控制柜中设有计算单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跟换滑板时,首先在控制柜中输入滑板的长度,控制柜中的计算单元根据相邻两电子标签间的距离及输入的滑板长度数据计算各摩擦驱动装置的位移量,位移传感器检测各对应摩擦驱动装置的实际位移量并发送信号至控制柜,当摩擦驱动装置的实际位移量与计算单元计算所得数据一致时,控制柜控制摩擦驱动装置停止运行。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将摩擦驱动装置及轨道设置成可滑移结构,实现相邻摩擦驱动装置间间距的调节,以及轨道间间距的调节,从而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滑板的安装,提高了通用性,降低了设备成本;2.通过采用沿轨道长度方向位置固定的立式升降摩擦板与摩擦驱动装置的摩擦轮抵接,实现摩擦驱动装置与立式升降摩擦板之间的相对位移,采用摩擦轮自身的转动作为位移动力,无需另外提供动力源,简化了结构,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调节无接触供电移动升降装置,包括:位于地面的轨道(1)、与轨道(1)滑动连接的滑板(2),及位于所述滑板(2)上方的升降台(3),所述轨道(1)至少一侧分布有多个摩擦驱动装置(4),每组摩擦驱动装置(4)均包括与所述滑板(2)侧边抵接的摩擦轮(41),所述轨道(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供电导线(5),所述滑板(2)上设有与所述供电导线(5)配合的无接触移动取电器(6),所述无接触移动取电器(6)为所述升降台(3)供电;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摩擦驱动装置(4)沿所述轨道(1)长度方向与地面滑移连接,所述轨道(1)与所述摩擦驱动装置(4)之间设有与轨道(1)平行的立式升降摩擦板(7),所述立式升降摩擦板(7)背离所述轨道(1)的一面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所述摩擦轮(41)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相切,每组所述摩擦驱动装置(4)底部均设有定位装置;所述轨道(1)沿垂直于其自身长度方向与地面滑移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无接触供电移动升降装置,包括:位于地面的轨道(1)、与轨道(1)滑动连接的滑板(2),及位于所述滑板(2)上方的升降台(3),所述轨道(1)至少一侧分布有多个摩擦驱动装置(4),每组摩擦驱动装置(4)均包括与所述滑板(2)侧边抵接的摩擦轮(41),所述轨道(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供电导线(5),所述滑板(2)上设有与所述供电导线(5)配合的无接触移动取电器(6),所述无接触移动取电器(6)为所述升降台(3)供电;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摩擦驱动装置(4)沿所述轨道(1)长度方向与地面滑移连接,所述轨道(1)与所述摩擦驱动装置(4)之间设有与轨道(1)平行的立式升降摩擦板(7),所述立式升降摩擦板(7)背离所述轨道(1)的一面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所述摩擦轮(41)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相切,每组所述摩擦驱动装置(4)底部均设有定位装置;所述轨道(1)沿垂直于其自身长度方向与地面滑移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无接触供电移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滑轨,其中一根为固定于地面的定滑轨(11),另一根为与地面滑移连接的动滑轨(12),所述定滑轨(11)与所述动滑轨(12)间穿设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与所述动滑轨(12)螺纹连接,与所述定滑轨(11)定位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无接触供电移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3)通过旋转电机(131)驱动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无接触供电移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驱动装置(4)位于所述定滑轨(11)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无接触供电移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升降摩擦板(7)连接有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的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健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贝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