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组的风冷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953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的风冷散热结构,包括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组的箱体和与箱体连通的空气入口流道和空气出口流道,所述空气入口流道和空气出口流道分别设置在箱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箱体底面为导流板,所述箱体顶面为集流板;所述导流板与空气入口流道底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集流板与空气出口流道的顶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集流板和/或导流板靠近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分流片,所述分流片向流体流动方向倾斜,所述分流片与集流板和/或导流板的夹角大于0°,小于90°。该动力电池组的风冷散热结构简单合理,能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下,改善并行通风方式下电池的散热问题,使得设置有动力电池组的箱体内部空气流体分布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组的风冷散热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的风冷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研究不断深入,对电动汽车配备的设备的要求越来高,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设计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当电动汽车工作时,动力电池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若不进行及时的热防护或采取散热设计,会导致电池温度超出其工作范围,使得汽车性能下降,严重时可能会发生火灾或者爆炸等事故,因此有效控制动力电池组的温度十分重要。动力电池目前采用的散热方式主要有:空气冷却(空冷或风冷)、液体冷却和相变材料(PCM)冷却三种方式。风冷采用空气作为流体介质在电池箱内与单体电池发生热交换,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液冷采用液体作为流体介质与电池进行换热,常用的液体介质主要有水、乙二醇等溶液;相变材料(PCM)冷却主要利用材料发生相变时伴随着吸热或者放热的特性,从而来储存或者释放能量。目前,风冷方式为电动汽车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池组散热方式,其中风冷方式主要有串行通风和并行通风两种方式。串行通风方式冷却空气沿着流场方向依次通过电池组,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与电池发生热交换,温度逐渐升高,导致空气入口处的冷却效果明显优于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组的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组的箱体和与箱体连通的空气入口流道和空气出口流道,所述空气入口流道和空气出口流道分别设置在箱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箱体底面为导流板,所述箱体顶面为集流板;所述导流板与空气入口流道底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集流板与空气出口流道的顶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集流板和/或导流板靠近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分流片,所述分流片向流体流动方向倾斜,分流片与集流板和/或导流板的夹角大于0°,小于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组的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组的箱体和与箱体连通的空气入口流道和空气出口流道,所述空气入口流道和空气出口流道分别设置在箱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箱体底面为导流板,所述箱体顶面为集流板;所述导流板与空气入口流道底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集流板与空气出口流道的顶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集流板和/或导流板靠近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分流片,所述分流片向流体流动方向倾斜,分流片与集流板和/或导流板的夹角大于0°,小于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组的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的多个单体动力电池竖直放置在箱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组的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片为多片,多片所述分流片沿流体流动方向并列设置,且长度依次增加。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动力电池组的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片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海侠肖永厚朱彬冯耀辉张学全贺高红郗元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比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