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取力系统及轻型客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492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轴取力系统及轻型客车,轴取力系统包括分动装置、输入轴组、第一输出轴组以及第二输出轴组。分动装置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输入轴组包括第一万向节、第二万向节以及第一伸缩轴,第一输出轴组包括第三万向节、第四万向节以及第二伸缩轴,第二输出轴组包括第五万向节、第六万向节以及第三伸缩轴。轴取力系统的安装位置不会因输出轴与输入轴的刚性特性的限制其安装位置,安装位置更加灵活,而且,即使在易造成车身震动的路面,也能保持其动力输入和动力输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取力系统及轻型客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提供一种轻型客车及其轴取力系统。
技术介绍
轻型客车是一种商务公务车。为了增加轻型客车的实用性,通常会在轻型客车增设发电机等外置设备,然后由轻型客车的发动机为外置设备提供动力源。现有的轻型客车的外置设备主要以下几种方案提供动力源:(1)在车身上外加汽/柴油发电机组,该方案需额外增加发电机组,发电机体积、重量大;(2)发动机取力发电,通过发动机皮带轮,传动给发电机动力,实现发电,该方案因皮带轮输出功率和扭矩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力;(3)变速箱取力口取力,可提供足够动力给发电机发电,但部分车型无取力口,故无法实现。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轻型客车,其通过取力装置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至发电机。该取力装置是一组或多组变速齿轮,又称功率输出器,用于与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从而实现动力输出至外部装置。一般地,现有的取力装置安装于汽车底盘处,其包括动力输入端以及两动力输出端。由于动力输入端和两动力输出端均采用刚性转轴连接实现动力输入和动力输出,从而导致取力装置的安装位置受限,同时,也容易受到路况影响导致动力输入和动力输出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取力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取力装置因采用刚性转轴连接所导致的安装位置受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轻型客车的轴取力系统,包括分动装置、输入轴组、第一输出轴组以及第二输出轴组,所述分动装置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轴组包括第一万向节、用于连接发动机输出轴的第二万向节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万向节和所述第二万向节的第一伸缩轴,所述第一万向节连接于所述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出轴组包括第三万向节、用于连接车轮支撑轴的第四万向节以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万向节和所述第四万向节的第二伸缩轴,所述第三万向节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轴组包括第五万向节、用于连接发电机的第六万向节以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五万向节和所述第六万向节的第三伸缩轴,所述第五万向节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具体地,所述第一伸缩轴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一筒体以及第一轴体,所述第一轴体插设于所述第一筒体内且可沿所述第一筒体的轴向方向伸缩移动。具体地,所述第二伸缩轴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二筒体以及第二轴体,所述第二轴体插设于所述第二筒体内且可沿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方向伸缩移动。具体地,所述第三伸缩轴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三筒体以及第三轴体,所述第三轴体插设于所述第三筒体内且可沿所述第三筒体的轴向方向伸缩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分动装置包括呈U形的支撑架、两连接组件以及分动器本体,所述分动器本体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支撑架的两竖直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组件安装于汽车底盘上。具体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撑底座以及用于连接汽车底盘的两连接件,所述支撑底座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竖直端,两所述连接件并列地枢接于所述支撑底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分动器本体包括输入齿轮轴、输出齿轮轴、第一传动齿轮轴、输入离合组件以及输入控制单元,所述输入齿轮轴和所述输出齿轮轴并排设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轴套设于所述输入齿轮轴上且可绕于所述输入齿轮轴的中轴线相对所述输入齿轮轴转动,所述输入离合组件包括与所述输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输入制动盘,所述输入制动盘设于所述输入齿轮轴上且可沿所述输入齿轮轴的径向方向卡接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轴的外侧,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轴于所述输入控制单元启动以使所述输入制动盘沿所述输入齿轮轴的径向方向卡接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轴的外侧时随所述输入齿轮轴同轴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轴啮合连接于所述输出齿轮轴。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离合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输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输入液压活塞,所述输入液压活塞设于所述输入齿轮轴上且可沿所述输入齿轮轴的轴向方向抵靠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轴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分动器本体还包括第二传动齿轮轴、输出离合组件以及输出控制单元,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轴套设于所述输出齿轮轴上且可绕于所述输出齿轮轴的中轴线相对所述输出齿轮轴转动,所述输出离合组件包括与所述输出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输出制动盘,所述输出制动盘设于所述输出齿轮轴上且可沿所述输出齿轮轴的径向方向卡接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轴的外侧,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轴于所述输出控制单元启动以使所述输出制动盘沿所述输出齿轮轴的径向方向卡接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轴的外侧时随所述输出齿轮轴同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轴啮合连接于所述输入齿轮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轴取力系统,利用第一万向节和第二万向节调整发动机输出轴与分动装置的输入端之间的安装角度,并且,发动机输出轴与分动装置的输入端之间的间距可通过第一伸缩轴自适应调整;利用第三万向节和第四万向节调整车轮支撑轴与分动装置的第一输出端之间的安装角度,并且,车轮支撑轴与分动装置的第一输出端之间的间距可通过第二伸缩轴自适应调整;以及利用第五万向节和第六万向节调整发电机与分动装置的第二输出端之间的安装角度,并且,发电机和分动装置的第二输出端之间的间距可通过第三伸缩轴自适应调整,这样,轴取力系统的安装位置不会因输出轴与输入轴的刚性特性的限制其安装位置,即安装位置更加灵活,而且,即使在易造成车身震动的路面,也能保持其动力输入和动力输出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轻型客车,包括上述所述的轴取力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轻型客车,在具有该轴取力系统的基础上,该轻型客车的整体体积更小,其动力输入和动力输出更加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轻型客车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轻型客车中轴取力系统的输入轴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输入轴组的局部剖面图;图4为图1所示的轻型客车中的轴取力系统的第一输出轴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第一输出轴组的局部剖面图;图6为图1所示的轻型客车中的轴取力系统的第二输出轴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第二输出轴组的局部剖面图;图8为图1所示的轻型客车中的轴取力系统的分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的分动装置的分动器本体的剖面图;图10为图9中A处的放大图;图11为图9中B处的放大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取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动装置、输入轴组、第一输出轴组以及第二输出轴组,所述分动装置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轴组包括第一万向节、用于连接发动机输出轴的第二万向节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万向节和所述第二万向节的第一伸缩轴,所述第一万向节连接于所述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出轴组包括第三万向节、用于连接车轮支撑轴的第四万向节以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万向节和所述第四万向节的第二伸缩轴,所述第三万向节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轴组包括第五万向节、用于连接发电机的第六万向节以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五万向节和所述第六万向节的第三伸缩轴,所述第五万向节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取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动装置、输入轴组、第一输出轴组以及第二输出轴组,所述分动装置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轴组包括第一万向节、用于连接发动机输出轴的第二万向节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万向节和所述第二万向节的第一伸缩轴,所述第一万向节连接于所述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出轴组包括第三万向节、用于连接车轮支撑轴的第四万向节以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万向节和所述第四万向节的第二伸缩轴,所述第三万向节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轴组包括第五万向节、用于连接发电机的第六万向节以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五万向节和所述第六万向节的第三伸缩轴,所述第五万向节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取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轴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一筒体以及第一轴体,所述第一轴体插设于所述第一筒体内且可沿所述第一筒体的轴向方向伸缩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取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轴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二筒体以及第二轴体,所述第二轴体插设于所述第二筒体内且可沿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方向伸缩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取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伸缩轴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三筒体以及第三轴体,所述第三轴体插设于所述第三筒体内且可沿所述第三筒体的轴向方向伸缩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轴取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装置包括呈U形的支撑架、两连接组件以及分动器本体,所述分动器本体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支撑架的两竖直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组件安装于汽车底盘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取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撑底座以及用于连接汽车底盘的两连接件,所述支撑底座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竖直端,两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伟黄学良罗强熊志明黄桂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