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体的生产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增强管体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体
,尤其涉及管体的生产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增强管体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塑料管体通常采用以下工艺,依次包括混料装置、挤出机、冷却装置、切割机。其中,混料装置是将各个塑料原料、辅料进行混合,挤出机用以将混合后的物料进行熔融挤出,经定型后,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再通过牵引机牵引后,进行切割。而在大型的排水工程中几乎不采用塑料管材,其主要其塑料管材本身的强度不够,抗外界压力能力不强。专利申请201620004009.4提供的一种耐磨损的高强度改性PP塑料管材,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外表面包裹一层玻璃纤维层,且玻璃纤维层内设有加强筋,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外侧套有加强管,且加强管上设有减重孔,所述加强管的外表面设有外管,且外管上设有耐磨条,但是存在由于加强筋增加了管材厚度不便于施工,且增加效果只是存在于加强筋所在区域小范围内,并不是全面的提升管材的强度。现有技术的冷却装置包括水冷、空气冷(风)两种方式。其中,风冷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大,存在换热不均的不足,水冷存在管体温度骤变而导致应力集中的现象。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体的生产装置,按照工艺流程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混料装置、挤出机、冷却装置、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割机的后道还包括管体表面检测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换热管道、水冷槽体组件;所述冷却换热管道设置在所述水冷槽体组件中,所述水冷槽体组件包括多个水冷槽体,按照冷却顺序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所述冷却换热管道的数量为多个且相互并联,每一个冷却换热管道均从位于起始位置的水冷槽体的起始端延伸至位于终止位置的水冷槽体的的末端;所述水冷槽体组件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管道分别与对应的水冷槽体连通或者延伸至对应的水冷槽体其开口的上方;所述切割机包括基座、滑动台、第一电机、丝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体的生产装置,按照工艺流程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混料装置、挤出机、冷却装置、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割机的后道还包括管体表面检测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换热管道、水冷槽体组件;所述冷却换热管道设置在所述水冷槽体组件中,所述水冷槽体组件包括多个水冷槽体,按照冷却顺序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所述冷却换热管道的数量为多个且相互并联,每一个冷却换热管道均从位于起始位置的水冷槽体的起始端延伸至位于终止位置的水冷槽体的的末端;所述水冷槽体组件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管道分别与对应的水冷槽体连通或者延伸至对应的水冷槽体其开口的上方;所述切割机包括基座、滑动台、第一电机、丝杆、活动块、第二电机、涡杆、涡轮、切割刀、夹持气缸组件、推送气缸;所述基座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两道导轨,所述滑动台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基座滑动配合;所述丝杆竖直设置,其底部与所述基座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其顶部或上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活动块通过螺套与所述丝杆配合,所述活动块上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所述涡杆,所述涡杆的顶部或上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涡杆的下端与所述涡轮配合,所述切割刀通过轴与所述涡轮连接;所述夹持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台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推送气缸的活塞杆端与所述滑动台连接,所述推送气缸伸缩运动用以带动所述滑动台在所述基座上滑动;在所述切割机与所述管体表面检测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杠杆式下料装置,所述所述杠杆式下料装置包括固定座、支撑板、升降气缸,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支撑板的中段枢转连接且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板其底端部铰接有所述升降气缸;所述表面检测装置位于所述杠杆式下料装置的下方,所述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圆筒、下盖合板、支撑气缸、第三电机,所述圆筒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圆筒其端面的边缘设置有落管通孔,所述落管通孔自上而下贯穿所述圆筒,多个落管通孔以所述圆筒的中轴线为中心等距环绕呈圆环状;所述支撑气缸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圆筒的下方,所述支撑气缸的活塞杆端与所述圆筒的底部连接,所述下盖合板位于所述支撑气缸其固定端上且所述下盖合板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将所述圆筒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支撑气缸的活塞杆端穿出所述下盖合板;在所述圆筒的外表面开设有气孔,在每一个落管通孔中都套接有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与所述气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筒的底部固定有一圈支撑块,所述述支撑气缸的活塞杆端的端部与所述支撑块连接;所述支撑气缸的数量为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合板为夹层结构,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下盖合板、位于下方的第二下盖合板,所述第一下盖合板、第二下盖合板之间连接有弹簧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座中靠近所述切割刀的区域设置有测长传感器、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所有电机均为伺服电机、所有气缸均为伺服气缸;所述测长传感器用以将检测到的管体长度信号发送至数控中心,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用以把检测到的管体接近信号发送至数控中心,数控中心用以控制各个伺服电机、伺服气缸的运动状态。5.一种复合管体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工艺流程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混料装置、挤出机、冷却装置、切割机、杠杆式下料装置、管体表面检测装置、端盖环组装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换热管道、水冷槽体组件;所述所述冷却换热管道设置在所述水冷槽体组件中,所述水冷槽体组件包括多个水冷槽体,按照冷却顺序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所述冷却换热管道的数量为多个且相互并联,每一个冷却换热管道均从位于起始位置的水冷槽体的起始端延伸至位于终止位置的水冷槽体的的末端;所述水冷槽体组件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管道分别与对应的水冷槽体连通或者延伸至对应的水冷槽体其开口的的上方;所述切割机包括基座、滑动台、第一电机、丝杆、活动块、第二电机、涡杆、涡轮、切割刀、夹持气缸组件、推送气缸;所述基座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两道导轨,所述滑动台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基座滑动配合;所述丝杆竖直设置,其底部与所述基座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其顶部或上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活动块通过螺套与所述丝杆配合,所述活动块上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所述涡杆,所述涡杆的顶部或上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涡杆的下端与所述涡轮配合,所述切割刀通过轴与所述涡轮连接;所述夹持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台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推送气缸的活塞杆端与所述滑动台连接,所述推送气缸伸缩运动用以带动所述滑动台在所述基座上滑动;在所述切割机与所述管体表面检测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所述杠杆式下料装置,所述杠杆式下料装置包括固定座、支撑板、升降气缸,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支撑板的中段枢转连接且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板其底部的两端均铰接有所述升降气缸;所述表面检测装置位于所述杠杆式下料装置的下方,所述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圆筒、下盖合板、支撑气缸、第三电机,所述圆筒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圆筒其端面的边缘设置有落管通孔,所述落管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荆,何承枫,林文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晟扬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