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桐武专利>正文

气压给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72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给水排水领域,特别是关于高层建筑的气压给水设备。以往的气压给水设备不同程度地存在浪费材料、占地面积大、维护不方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水泵的吸水管上安装止回阀,密封罐接一排气管并与输水管并联,从而实现气压给水设备的补气、排气。克服以往设备的不足。(*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给水排水领域,特别是关于高层建筑的气压给水设备。近年来取代水塔、高位水箱的气压给水设备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气压给水设备密封罐内的压缩空气量,由于渗漏及溶解于水中被带走而逐渐减少,水泵开停渐趋频繁,为保证密封罐内的空气量能够保持在正常需要的范围内,需要补气,连续自动补气有时会超过需要量,还要排气。如果补气、排气科学得当,将会节省投资,节约能源,扩大使用范围,过去的补气有如下四种一、是用空气压缩机补气,二是利用水泵出水管中积存的空气补气,三是利用水射器补气、四是泄空补气,上述四种补气设备不同程度存在浪费材料,消耗能源大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止回阀位置并在密封罐接一排气管与输水管并联,从而使气压给水设备更经济、更适用。本技术的关键是止回阀安装在水泵吸水管上,实现自动补气,密封罐接一排气管並与输水管並联,当水泵运行时,空气会由止回阀进入密封罐,在罐内压力低时进入和供水系统并联的管内,罐内再次补给水后,管内空气被水压入供水系统,从用户排出。本技术比现有的气压给水设备,具有节省原材料、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等优点。本技术实施见附图1,其中1为水槽(井)、2为底阀、3止回阀、4水泵、5为密封罐、6为输水管线、7为並联排气管。 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设备采用的水泵为单级单吸悬臂离心清水泵。当水泵中充满水后,开动电机,电机带动水泵叶轮旋转,随水泵叶轮旋转的单位体积流体的惯性使水产生能量(主要是压力能,也有动能),使水向出水管方的流动,而在吸水管及水泵中形成真空,作用于水槽(井)自由液面上的大气压力使水顶开吸水管的单项活门而进入水管及水泵中,以后,水就继续不断地由水槽(井)经吸水管、泵体压水管进入密封罐。水泵吸水管上的止回阀安装在与吸水管垂直的细管上,中间串联一个旋塞阀。吸水管底阀未开启之前,如果将吸水管阻力忽略不计的话,则细管中的负压也即作用在止回阀活门上的负压和作用在底阀门上的负压相等(当吸水底阀活门被顶开时,细管上的止回阀活门不能被外界大气压力顶开,这是由止回阀活门的自重决定的,也可以用压紧活门的弹簧来实现)。水泵开始吸水以后,吸水管内水的流速逐渐增大,由于吸水管内的水流垂直冲过细管口,短管内的真空度进一步增加,吸水管中的水流速度越大,短管中的真空度越大,亦即作用在止回阀短管上的负压越大,至使大气力能顶开止固阀的活门,空气被吸入泵内。所以叶轮旋转使空气所得到的能量远远不能使其离开水泵流入压水管。只有少量的微小汽泡留在水泵中,至使吸水管吸水泵中的真空度降低,吸水管的流速下降,垂直短管的负压减小,止回阀活门关闭,留在泵中的空气被通过泵体的水带走进入密封罐,吸水管及水泵中的真空度随之加大,止回阀活门的开关将不断重复开关,如果垂直短管的在经选择适当,控制进气量(也可用阀门调解),可使止回阀活门开关周期延长,甚至达到活门长开。此时,进入泵的空气量等于水从泵中带走的空气量。显而易见,这种设备安装在井深恰巧是水泵的吸程的时候,则补气要间断进行。只有井深小于水泵的允许吸程时,才能连续不断地补气。权利要求1.由密封罐、水泵、止回阀、底阀等组成的气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a、止回阀安装在水泵和底阀之间吸水管上,b、密封罐接一排气管並与输水管並联。专利摘要本技术属给水排水领域,特别是关于高层建筑的气压给水设备。以往的气压给水设备不同程度地存在浪费材料、占地面积大、维护不方便等问题。本技术是在水泵的吸水管上安装止回阀,密封罐接一排气管并与输水管并联,从而实现气压给水设备的补气、排气。克服以往设备的不足。文档编号E03B11/12GK2031418SQ8820333公开日1989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1988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1988年2月11日专利技术者张桐武 申请人:张桐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由密封罐、水泵、止回阀、底阀等组成的气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a、止回阀安装在水泵和底阀之间吸水管上,b、密封罐接一排气管并与输水管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桐武
申请(专利权)人:张桐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