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山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64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山地机器人,包括第一机座,所述第一机座下端面固设有第一联臂,所述第一联臂下端面固设有转向球,所述第一机座下方设置有履带轮,所述履带轮上端面固设有第一固设块,所述第一固设块和所述转向球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履带轮上端面固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装卡块,所述第一装卡块内固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滑腔,所述槽孔上端壁内通联设置有槽孔,所述槽孔与外部空间通联,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固设有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前端面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连柱,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此装置采用卡爪式结构,在不用人员的直接参与下实现了木材的自动放置与运输,有效提高了运输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山地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山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砍伐树木后,需要将树木移动至指定地点,由于山体地面崎岖,目前通常通过人工将砍伐后的树木进行搬运,其搬运工作效率低,也有可自动对木材进行搬运的机器人,但是,目前的机器人结构复杂,对于木材的搬运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山地机器人,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新型的山地机器人,包括第一机座,所述第一机座下端面固设有第一联臂,所述第一联臂下端面固设有转向球,所述第一机座下方设置有履带轮,所述履带轮上端面固设有第一固设块,所述第一固设块和所述转向球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履带轮上端面固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装卡块,所述第一装卡块内固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滑腔,所述槽孔上端壁内通联设置有槽孔,所述槽孔与外部空间通联,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固设有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前端面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连柱,所述第一连柱从所述槽孔伸出外部空间,所述第一连柱和所述第一机座固定,所述第一滑块下端面与所述履带轮上端面之间弹性设置有弹片,所述第一机座内固设有第一回转槽,所述第一回转槽下端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滚子,所述第一电滚子的输出轴上端面固设有第一齿牙轮,所述第一齿牙轮左侧啮合设置有第二齿牙轮,所述第二齿牙轮内固设有第一轴体,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一回转槽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轴体转动的贯穿所述第一回转槽上端壁并伸出外部空间,所述第一轴体上端面固设有第二机座,所述第二机座内固设有第二回转槽,所述第二回转槽上端壁内固设有第二电滚子,所述第二电滚子的输出轴下端面固设有第一锥齿牙轮,所述第二回转槽下端壁固设有第二固设块,所述第二固设块外表面转动的设置有第二锥齿牙轮,所述第二锥齿牙轮和第一锥齿牙轮左侧啮合设置有第三锥齿牙轮,所述第三锥齿牙轮左端面固设有第二联臂,所述第二联臂左端面固设有第一转动筒,所述第一转动筒转动的贯穿所述第二回转槽左端壁并伸出外部空间,所述第一转动筒内固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上下端壁内通联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三滑腔,所述第三滑腔与外部空间相通,所述第二滑腔右端壁内固设有第三电滚子,所述第三电滚子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滑腔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三电滚子的输出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前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三滑腔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一转动筒左端面固设有第三机座,所述第三机座内固设有开口朝前的第四滑腔,所述第四滑腔内滑动的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机座左端面固设有第二转动筒,所述第二转动筒内固设有第五滑腔,所述第五滑腔上下端壁内通联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一穿腔,所述第一穿腔与外部空间相通,所述第五滑腔内设置有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滑动的贯穿所述第五滑腔左端壁并向左延伸出外部空间,所述第五滑块上下端面固设有上下对称的第二连柱,所述第二连柱与所述第一穿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柱前端面转动的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三连柱,所述第三连柱与所述第四滑块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滑块前端面转动的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四连柱,所述第四连柱与所述第四滑块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筒上下端面上下对称固设有固轴,所述固轴左端面固设有第五连柱,所述第五滑块左端面固设有推靠块,所述推靠块前端面转动的设置有夹持柄,所述夹持柄内固设有第六滑腔,所述第六滑腔端壁内通联设置有对称的第二穿腔,所述第二穿腔与外部空间通联,所述第二穿腔内滑动的设置有夹臂,所述夹臂滑动的贯穿所述第六滑腔端壁并与所述第五连柱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滚子的外部还设置有保护装置,从而构成完整的新型的山地机器人,有效提高了人员的作业便捷系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五滑腔右端壁固设有保护垫,保护垫将缓解所述第五滑块带来的冲击,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履带轮由电滚子驱动,使所述履带轮带动装置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装置的运动性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臂为直角形结构,使所述夹臂进行转动使对所述夹臂之间的物品进行装卡,从而提高了装置的装卡能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减噪板和减温片,所述减噪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滚子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滚子固定连接,所述减温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滚子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滚子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滚子和第三电滚子的外部也相应地设置有所述保护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装置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履带轮、第一电滚子和第二电滚子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滑块位于左侧极限位置,所述第五滑块位于右侧极限位置,所述第四滑块位于所述所述第四滑腔底壁,所述位于所述第二穿腔内最远极限位置,从而使上述结构在初始状态时位于初始位置,可以在后续工作中进行调整,有效提高装置的工作协调性。当装置运行时,所述第三电滚子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向右移动,使所述第三滑块向右移动的同时带动所述第四滑块向内侧移动,使所述第五滑块向左推移,使所述彼此张开,向所述之间装卡木材,所述第三电滚子再驱动所述将木材夹紧,所述履带轮工作后驱动装置运动到指定位置,此时若遇到需要将木材转动一定角度时,所述第一电滚子工作,驱动所述第一齿牙轮转动后带动所述第二齿牙轮转动,则所述第一轴体转动后使所述第二机座转动,使所述第一转动筒转动到指定角度,此时要放置木材时,所述第二电滚子驱动所述第一锥齿牙轮转动后使所述第三锥齿牙轮转动后带动所述第二联臂转动,则将所述第一转动筒转动到一定角度,所述第三电滚子再驱动所述松开木材,从而有效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与便捷性。当装置在遇到较为崎岖的地面时,所述履带轮在崎岖的路段进行移动时,所述第一联臂和转向球组成的整体式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一固设块进行转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滑腔内挤压弹片,且所述第一连柱摆动后使所述履带轮相对于地面处于较为平滑的位置,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传动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此装置采用卡爪式结构,在不用人员的直接参与下实现了木材的自动放置与运输,有效提高了运输的便捷性。以上所述,仅为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山地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局部放大机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山地机器人,包括第一机座,所述第一机座下端面固设有第一联臂,所述第一联臂下端面固设有转向球,所述第一机座下方设置有履带轮,所述履带轮上端面固设有第一固设块,所述第一固设块和所述转向球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履带轮上端面固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装卡块,所述第一装卡块内固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滑腔,所述槽孔上端壁内通联设置有槽孔,所述槽孔与外部空间通联,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固设有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前端面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连柱,所述第一连柱从所述槽孔伸出外部空间,所述第一连柱和所述第一机座固定,所述第一滑块下端面与所述履带轮上端面之间弹性设置有弹片,所述第一机座内固设有第一回转槽,所述第一回转槽下端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滚子,所述第一电滚子的输出轴上端面固设有第一齿牙轮,所述第一齿牙轮左侧啮合设置有第二齿牙轮,所述第二齿牙轮内固设有第一轴体,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一回转槽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轴体转动的贯穿所述第一回转槽上端壁并伸出外部空间,所述第一轴体上端面固设有第二机座,所述第二机座内固设有第二回转槽,所述第二回转槽上端壁内固设有第二电滚子,所述第二电滚子的输出轴下端面固设有第一锥齿牙轮,所述第二回转槽下端壁固设有第二固设块,所述第二固设块外表面转动的设置有第二锥齿牙轮,所述第二锥齿牙轮和第一锥齿牙轮左侧啮合设置有第三锥齿牙轮,所述第三锥齿牙轮左端面固设有第二联臂,所述第二联臂左端面固设有第一转动筒,所述第一转动筒转动的贯穿所述第二回转槽左端壁并伸出外部空间,所述第一转动筒内固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上下端壁内通联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三滑腔,所述第三滑腔与外部空间相通,所述第二滑腔右端壁内固设有第三电滚子,所述第三电滚子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滑腔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三电滚子的输出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前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三滑腔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一转动筒左端面固设有第三机座,所述第三机座内固设有开口朝前的第四滑腔,所述第四滑腔内滑动的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机座左端面固设有第二转动筒,所述第二转动筒内固设有第五滑腔,所述第五滑腔上下端壁内通联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一穿腔,所述第一穿腔与外部空间相通,所述第五滑腔内设置有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滑动的贯穿所述第五滑腔左端壁并向左延伸出外部空间,所述第五滑块上下端面固设有上下对称的第二连柱,所述第二连柱与所述第一穿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柱前端面转动的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三连柱,所述第三连柱与所述第四滑块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滑块前端面转动的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四连柱,所述第四连柱与所述第四滑块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筒上下端面上下对称固设有固轴,所述固轴左端面固设有第五连柱,所述第五滑块左端面固设有推靠块,所述推靠块前端面转动的设置有夹持柄,所述夹持柄内固设有第六滑腔,所述第六滑腔端壁内通联设置有对称的第二穿腔,所述第二穿腔与外部空间通联,所述第二穿腔内滑动的设置有夹臂,所述夹臂滑动的贯穿所述第六滑腔端壁并与所述第五连柱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滚子的外部还设置有保护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山地机器人,包括第一机座,所述第一机座下端面固设有第一联臂,所述第一联臂下端面固设有转向球,所述第一机座下方设置有履带轮,所述履带轮上端面固设有第一固设块,所述第一固设块和所述转向球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履带轮上端面固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装卡块,所述第一装卡块内固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滑腔,所述槽孔上端壁内通联设置有槽孔,所述槽孔与外部空间通联,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固设有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前端面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连柱,所述第一连柱从所述槽孔伸出外部空间,所述第一连柱和所述第一机座固定,所述第一滑块下端面与所述履带轮上端面之间弹性设置有弹片,所述第一机座内固设有第一回转槽,所述第一回转槽下端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滚子,所述第一电滚子的输出轴上端面固设有第一齿牙轮,所述第一齿牙轮左侧啮合设置有第二齿牙轮,所述第二齿牙轮内固设有第一轴体,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一回转槽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轴体转动的贯穿所述第一回转槽上端壁并伸出外部空间,所述第一轴体上端面固设有第二机座,所述第二机座内固设有第二回转槽,所述第二回转槽上端壁内固设有第二电滚子,所述第二电滚子的输出轴下端面固设有第一锥齿牙轮,所述第二回转槽下端壁固设有第二固设块,所述第二固设块外表面转动的设置有第二锥齿牙轮,所述第二锥齿牙轮和第一锥齿牙轮左侧啮合设置有第三锥齿牙轮,所述第三锥齿牙轮左端面固设有第二联臂,所述第二联臂左端面固设有第一转动筒,所述第一转动筒转动的贯穿所述第二回转槽左端壁并伸出外部空间,所述第一转动筒内固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上下端壁内通联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三滑腔,所述第三滑腔与外部空间相通,所述第二滑腔右端壁内固设有第三电滚子,所述第三电滚子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滑腔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三电滚子的输出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前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三滑腔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立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