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08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在液晶盒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电膜层,并且在盖板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电膜层。第二导电膜层与第一导电膜层之间形成电容且设置有光学胶层,第二导电膜层的预设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光学胶层在被外力按压时,可以发生一个微小的形变量,使得上述电容发生改变,从而在第一导电膜层和第二导电膜层上产生相应的电信号。通过压力检测IC可以检测到上述电信号,从而确定用户是否在按压触控显示模组。当用户需要使用指纹识别功能时,可以先通过由压力产生的电信号开启指纹识别功能,再通过指纹识别区域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避免误触发指纹识别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A touch display module and a termin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ouch display module, in which a first conductive film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ell and a second conductive film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ver plate. A capacitan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second conductive film layer and the first conductive film layer and an optical adhesive layer is arranged. The preset area of the second conductive film layer is a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rea. When the optical adhesive layer is pressed by external force, a small shape variable can occur, which changes the capacitance mentioned above, thus generating corresponding electrical signals on the first conductive film and the second conductive film. The above electrical signals can be detected by the pressure detection IC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user is pressing the touch display module. When users need to use th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they can first turn on th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through the electrical signals generated by the pressure, and then obtain the fingerprint information of users through th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rea, so as to avoid triggering th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by mistake.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terminal with the same beneficia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
,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科技不断的进步以及触控显示产品行业的发展,触控显示模组无论是从尺寸还是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相应的,用户对于触控产品的功能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现阶段,应用于终端,例如手机等中的触控显示模组中,起到触控功能的触控感应器部分通常为电容式触控感应器,而电容式触控感应器虽然具有耐磨损、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电容式触控感应器在使用过程中,用户仅仅需要用手指触碰或接近电容式触控感应器的表面,就可以激活触控感应器。在现有技术中,现阶段部分触控显示模组具有“屏下指纹”模组,即在触控显示模组的显示区域中同样可以识别出用户的指纹信息,从而根据识别出的指纹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获取用户指纹信息的指纹识别区域同样需要实现基本的触控功能,导致在用户使用触控功能的同时,经常会误触发指纹识别功能,即在现有技术中并不能很好的区分触控显示模组中的指纹识别功能和触控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可以有效防止误触发指纹识别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可以有效防止误触发指纹识别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板和盖板;位于所述背光板朝向所述盖板一侧表面的下偏光片;位于所述下偏光片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液晶盒;位于所述液晶盒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第一导电膜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膜层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上偏光片;位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第二导电膜层;其中所述第二导电膜层与所述上偏光片之间通过光学胶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膜层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之间形成电容,所述第一导电膜层和/或所述第二导电膜层电连接有压力检测IC;所述第二导电膜层的预设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可选的,所述盖板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为粗糙表面。可选的,所述盖板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设置有减反膜。可选的,所述盖板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设置有抗指纹油涂层。可选的,所述盖板为钢化玻璃盖板。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膜层为具有第一电极图案的第一ITO膜层;所述第二导电膜层为具有第二电极图案的第二ITO膜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在液晶盒背向背光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电膜层,并且在盖板朝向背光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电膜层。第二导电膜层与第一导电膜层之间设置有光学胶层和上偏光片,且第一导电膜层与第二导电膜层之间形成电容,第一导电膜层和/或第二导电膜层电连接有压力检测IC,第二导电膜层的预设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光学胶层在被外力按压时,可以发生一个微小的形变量,从而使得由第一导电膜层与第二导电膜层之间形的电容发生改变,从而在第一导电膜层和第二导电膜层上产生相应的电信号。通过上述压力检测IC可以检测到上述由压力而产生的电信号,从而确定用户是否在按压触控显示模组。从而当用户需要使用指纹识别功能时,可以先通过上述由压力产生的电信号开启指纹识别功能,再通过指纹识别区域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从而避免误触发指纹识别功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背光板、2.下偏光片、3.液晶盒、4.第一导电膜层、5.上偏光片、6.光学胶层、7.第二导电膜层、71.指纹识别区域、8.盖板、9.压力检测IC、10.FPC、81.减反膜、82.抗指纹油涂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在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模组通常只能对用户触碰的区域进行定位,用户仅仅需要用手指触碰或接近触控显示模组的表面,就可以激活触控显示模组。然而对于设置有“屏下指纹”模组的触控显示模组来说,用户使用触控功能的同时,经常会误触发指纹识别功能,频繁的误触发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不利于用户的体验。而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在液晶盒背向背光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电膜层,并且在盖板朝向背光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电膜层。第二导电膜层与第一导电膜层之间设置有光学胶层和上偏光片,且第一导电膜层与第二导电膜层之间形成电容,第一导电膜层和/或第二导电膜层电连接有压力检测IC,第二导电膜层的预设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光学胶层在被外力按压时,可以发生一个微小的形变量,从而使得由第一导电膜层与第二导电膜层之间形的电容发生改变,从而在第一导电膜层和第二导电膜层上产生相应的电信号。通过上述压力检测IC可以检测到上述由压力而产生的电信号,从而确定用户是否在按压触控显示模组。从而当用户需要使用指纹识别功能时,可以先通过上述由压力产生的电信号开启指纹识别功能,再通过指纹识别区域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从而避免误触发指纹识别功能。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板1和盖板8;位于所述背光板1朝向所述盖板8一侧表面的下偏光片2;位于所述下偏光片2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的液晶盒3;位于所述液晶盒3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的第一导电膜层4;位于所述第一导电膜层4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的上偏光片5;位于所述盖板8朝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的第二导电膜层7;其中所述第二导电膜层7与所述上偏光片5之间通过光学胶层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膜层4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7之间形成电容,所述第一导电膜层4和/或所述第二导电膜层7电连接有压力检测IC9;所述第二导电膜层7的预设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71。上述背光板1通常具有一个可以发出均匀光线的发光表面,而发光表面通常需要朝向盖板8,即背光板1朝向盖板8一侧表面通常为发光表面。背光板1所产生的光线可以从发光表面均匀的照射向外界。上述背光板1可以通过白炽灯泡、电光面板、发光二极管或冷阴极管等作为光源在背光板1的发光表面向外产生均匀的光线。其中、电光面板可以直接在背光板1整个发光表面提供均匀的光线,而其他的光源则需要配合使用散光器来提供均匀的光线。背光板1可以提供任意一种颜色的光线,例如黄色光线、绿色光线、蓝色光线、白色光线等。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于所述背光板1所产生光线的颜色不做具体限定。通常情况下,整个显示模组在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板和盖板;位于所述背光板朝向所述盖板一侧表面的下偏光片;位于所述下偏光片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液晶盒;位于所述液晶盒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第一导电膜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膜层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上偏光片;位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第二导电膜层;其中所述第二导电膜层与所述上偏光片之间通过光学胶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膜层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之间形成电容,所述第一导电膜层和/或所述第二导电膜层电连接有压力检测IC;所述第二导电膜层的预设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板和盖板;位于所述背光板朝向所述盖板一侧表面的下偏光片;位于所述下偏光片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液晶盒;位于所述液晶盒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第一导电膜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膜层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上偏光片;位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第二导电膜层;其中所述第二导电膜层与所述上偏光片之间通过光学胶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膜层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之间形成电容,所述第一导电膜层和/或所述第二导电膜层电连接有压力检测IC;所述第二导电膜层的预设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裕民周娟王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