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学斌专利>正文

全自动晴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0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晴雨伞,它是由伞柄、伞骨、伞骨架、撑骨、撑骨支架、筋骨、筋骨支架、弹簧、弹簧套和控制机构等组成,其特征是:1、在伞柄上装置弹簧并通过离合卡环与筋骨支架施行分离和连接;2、在现有自动晴雨伞的基础上增设一组筋骨、一个筋骨支架和一只储能弹簧;3、在控制机构中采用齿轮、齿条和钢丝传动并在伞把上设置减速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在的自动晴雨伞只能自动撑开而无法自动收拢的缺点,因而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方便。(*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全自动晴雨伞。现在人们使用的自动晴雨伞,虽然能够自动撑开,但却不能自动收拢,因此人们在使用时仍感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伞在自动撑开后又能自动收拢。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伞布、伞柄、伞骨、伞骨架、撑骨、撑骨支架、筋骨、筋骨支架、弹簧、弹簧套、控制机构和伞把;伞柄为本技术的主体,它上面装置有伞把、控制机构、筋骨支架、弹簧套、弹簧、筋骨支架、撑骨支架和伞骨架。与现在的自动晴雨伞不同。本技术在装置弹簧套的同时还装置了减速传动机构并添置了一个筋骨支架、一组筋骨和一只弹簧。其中弹簧套上有离合机构,它装置在现在的自动晴雨伞筋骨支架的里面;当伞收拢时它与筋骨支架连为一体并使弹簧压迫储能,当伞撑开后它马上自动与筋骨支架相脱离,为自动收伞作好准备。筋骨支架、筋骨、弹簧都装置在撑骨支架的上方,其结构与现在的自动晴雨伞单开结构相仿,只是将上、下调个头,其作用就是实现自动收伞。设现在自动晴雨伞的筋骨支架为下筋骨支架、弹簧为下弹簧,添置的筋骨支架为上筋骨支架、弹簧为上弹簧。那么,伞收拢时,下弹簧被压缩储能、弹簧套与下筋骨支架合为一体。当伞开始撑开时,弹簧套与控制机构脱离,下弹簧开始伸张释放能量,其能量作用在下筋骨支架和撑骨支架上,它一面使伞撑开,一面压迫上弹簧储能;当撑骨支架和下筋骨支架上升至控制机构的卡环片时,卡环片的一端被压缩,另一端便伸出同时带动离合机构,弹簧套在下弹簧剩余弹力的作用下立即与下筋骨支架脱离;撑骨支架在弹簧套脱离的瞬间将上升至最大高度,之后便开始下降,当它被卡环片挡住时,伞便被正式撑开。此时上弹簧储存的能量达到最大。当操作控制机构,使撑骨支架脱离卡环片,上弹簧便开始伸张释放能量,其能量作用在上筋骨支架和撑骨支架上,撑骨支架在弹力与重力的双重作用下便会将伞收拢;但是靠此弹力和重力是不能将伞全部收拢的,要使伞全部收拢必须施加外力。当外力驱动减速机构动作,撑骨支架就会被带动并压迫下弹簧储能;当下筋骨支架与弹簧套被离合机构和控制机构锁定后,伞就被完全收拢,此时下弹簧储存的能量又为下次自动撑伞作好了准备。本技术的结构由附图和实施例展示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伞柄(1)、伞骨架(2)、伞骨(3),筋骨支架(4)、(13)、筋骨(5)、(8)、撑骨(6);撑骨支架(9);弹簧(7)、(10)、(17);卡环片(11)、(16);钢丝(12)、(25);离合卡环(14);弹簧套(15);伞把(18);摇柄(19);开关(20);挡爪(21),飞轮(22)、中间齿轮(23),定位销(24)。如图1、图2所示筋骨支架(13)与弹簧套(15)被离合卡环(14)和卡环片(16)锁定后,撑骨支架(9)压迫弹簧(10)使其最大限度储能,此时卡环片(16)被定位销(24)锁定在定位槽中,当按下开关(20),挡爪(21)首先与飞轮(22)脱离,定位销(24)接着从卡环片(16)的定位槽中退出,弹簧套(15)、筋骨支架(13)及卡环片(16)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使撑骨支架(9)将撑骨(6)和伞骨(3)展开并一起沿着伞柄(1)向上运动;筋骨支架(4)与撑骨(6)由于有筋骨(5)连接,在随撑骨支架(9)做直线上升的同时压迫弹簧(7),使之储能;卡环片(16)随着撑骨支架(9)上升至伞柄○点的定位销时,自动与撑骨支架(9)脱离;撑骨支架(9)在摆脱卡环片(16)的束缚后将直接上升至卡环片(11)的上端并压迫它,弹簧套(15)与筋骨支架(13)此时将正好处在卡环片(11)的下端,当离合卡环(14)被卡环片(11)驱动后,弹簧套(15)立即与筋骨支架(13)脱离,弹簧(7)迅即释放能量,使撑骨支架(9)向下运动,直到被卡环片(11)的中部卡环顶位为止。此时伞被正式撑开。这时若扭动摇柄(19)便可实现自动收伞。摇柄(19)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飞轮(22)被驱动并带动中间齿轮(23);卡环片(16)因与中间齿轮啮合,就会随之向下做直线运动,并通过钢丝(12)带动卡环片(11),卡环片(11)将迅即与撑骨支架(9)脱开;与撑伞时相仿,在弹簧(7)的弹力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伞会自动收拢到被弹簧(10)顶住为止;撑骨支架(9)被弹簧(10)顶住后,卡环片(16)就可把它挂住,并随着摇柄(19)的旋转,使它不断压迫弹簧(10)储能;筋骨支架(13)随着撑骨支架(9)的收缩,最终将与弹簧套(15)连为一体并被离合卡环(14)锁定;筋骨支架(13)与弹簧套(15)被离合卡环(14)锁定后弹簧(10)被压缩到最大限度,其储存的能量也达到最大值;但此时卡环片(16)还未锁定,伞并不算完全收拢,摇柄(19)还要继续旋转;当定位销(24)卡八卡环片(16)的定位槽中,伞就会完全被收拢。附注钢丝(25)和弹簧(17)在折叠式全自动晴雨伞中用做伞柄连动;其中,钢丝(25)装置在上筋骨支架和下面的一截伞柄上;弹簧(17)的装置及作用与现在的折叠式自动晴雨伞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晴雨伞,它包括伞布、伞柄、伞骨、伞骨架、撑骨、撑骨支架、筋骨、筋骨支架、弹簧、控制机构和伞把,其特征是在撑骨支架的上方增设一组筋骨、一个筋骨支架和一只弹簧;在伞柄上装置弹簧套;在控制机构中设置减速传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晴雨伞,其特征是弹簧套上装置有离合机构并与筋骨支架施行连接和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晴雨伞,其特征是控制机构包括有减速传动机构和钢丝(或钢丝绳)单向传动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晴雨伞,其特征是伞骨、伞柄为整体式固定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晴雨伞,其特征是伞骨、伞柄为分体式折叠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晴雨伞,它是由伞柄、伞骨、伞骨架、撑骨、撑骨支架、筋骨、筋骨支架、弹簧、弹簧套和控制机构等组成,其特征是1、在伞柄上装置弹簧并通过离合卡环与筋骨支架施行分离和连接;2、在现有自动晴雨伞的基础上增设一组筋骨、一个筋骨支架和一只储能弹簧;3、在控制机构中采用齿轮、齿条和钢丝传动并在伞把上设置减速传动装置。本技术克服了现在的自动晴雨伞只能自动撑开而无法自动收拢的缺点,因而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方便。文档编号A45B25/00GK2200329SQ9421206公开日1995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21日专利技术者郑学斌 申请人:郑学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晴雨伞,它包括伞布、伞柄、伞骨、伞骨架、撑骨、撑骨支架、筋骨、筋骨支架、弹簧、控制机构和伞把,其特征是:在撑骨支架的上方增设一组筋骨、一个筋骨支架和一只弹簧;在伞柄上装置弹簧套,在控制机构中设置减速传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学斌
申请(专利权)人:郑学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