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母猪母乳中精氨酸、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3073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母乳中精氨酸、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饲料,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大豆粉30‑90份,黑豆粉22‑66份,骨粉10‑15份数,益生菌0.5份,活性炭0.1份,N/P重量比为(3‑5):1,所述益生菌为EM菌。本发明专利技术饲料安全无毒、低成本、制备工艺简单,可提高母猪母乳中精氨酸含量以及提高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

Feed for raising * arginine and immunoglobulin content in breast milk of s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母猪母乳中精氨酸、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饲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饲料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哺乳期母乳精氨酸含量以及免疫力的饲料。
技术介绍
中国猪的饲养量占到世界的60%以上,是猪肉的消费大国和强国,但中国猪肉的生产质量远远低于欧洲和美国,中国饲养技术的提升还有很大空间,特别是母猪的饲养管理。随着现代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的生产性能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母猪进行产仔期间,对母猪体质各个方面的健康要求都非常高。虽然我国猪饲料的种类、质量不断在提高,但是母猪在生产时,抵抗力下降,免疫力差,容易染上病菌,而这些疾病通过母乳传染给仔猪,间接影响仔猪的健康。从而使得每年仔猪淘汰率很高。母乳是幼畜的主要营养来源,并含有多种与免疫相关的物质,如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等,其在幼畜生长和免疫系统发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哺乳母猪饲料品质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母猪的泌乳量、断奶仔猪的成活率和仔猪的断奶体重,而且还会影响断奶后母猪的正常发情、配种。母猪在哺乳期的饲料显得格外重要,不同于其它时期,现有市场中的饲料存在一种乱象的现象,即认为饲料中添加的物质越多越好,对猪的营养健康越有益,比如在饲料中添加大量中药成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中药添加剂对母猪的生长、发育有积极的作用,大部分中草药价格昂贵,不太接受养殖户的喜欢,更主要原因是中草药饲料均是添加的原料药,一般都是进行粉碎或煎煮提取,而且主要发挥作用的是哪些成分还不太清楚,对药物在动物机体内的变化、作用结果没有更深入的研究,成分复杂,直接添加于饲料容易改变饲料中的原有的营养成分。而且中草药的味道一般呈现辛、苦、咸、酸、甘等味道,添加了不适的话会影响到饲料的适口性。另外,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很多多组分饲料,这些饲料中基本来源是植物性蛋白,动物性蛋白、生物类原料以及矿物原料,一种饲料产品中通常包含几十种组分,而且组分之间作用机理也不明确,用量随意,没有形成精细化的配方产品,这样的饲料生产出来,往往实际效果不太如意,而且造成资源上的浪费。母猪日常营养所需的氮主要以蛋白质、肽、氨基酸等形态被母猪所利用。各种含氮营养素一部分沉积于体内供机体利用,其余部分则以粪氮和尿氮的形式排出体外。由于母猪排泄的粪便水分含量较高,并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及各种代谢酶,加速了动物排泄物中氨气的产生与挥发,同时来源于含氮化合物的含硫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含硫物也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挥发性含硫气体。磷是母猪体内除了钙以外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具有重要的代谢功能和生理功能,是母猪体内一种重要的元素。但是,植物中的磷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复合物形式存在,而母猪胃肠道内缺少降解植酸磷的酶,故植物来源的磷大部分不能被利用。为满足动物生长需要,过多的植物类磷被添加到饲料中,造成排出体外的磷增多。这些粪便和尿液被排进河流,严重污染地表和地下水,过量的磷使磷酸盐有限的生态系统产生富营养化,并产生一系列的藻化和水体缺氧等生物效应。通常现有的饲料中都含有氮、磷物质,这些氮磷物质通常一部分是矿质类来源,比如含氮、磷酸类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属于无机化学类物质,用量稍有不慎容易造成动物中毒。虽然采用植物类、动物类原料替换化学氮磷物质,但是所述组分中的氮磷物质添加随意,配方混乱,事实证明,动物猪对氮磷的需求是有限的,不能被猪体内代谢转化的氮磷营养,则随着排泄物排泄到环境中,如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氮磷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物体内对氮、磷的摄入量以及消化率,现有研究人员很少去研究氮磷比对哺乳期母乳营养成分的影响,猪乳作为仔猪出生后断奶前唯一的营养来源,对其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营养和调节作用。但长期以来,国内关于饲料针对猪的泌乳研究很少,特别是作为重要原料物质蛋白质合成氨基酸在乳汁中的的分析。精氨酸是哺乳仔猪的必需氨基酸,有提高仔畜生长的巨大的潜能;它在氨通过肝尿素循环降解中起重要作用。另外,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直接关系着仔猪免疫力和抵抗疾病能力。研究饲料中氮磷比范围对母猪母乳营养成分的影响将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母猪哺乳期施用的饲料,该饲料成分简单,不含抗生素、不含中草药成分,降低了饲料的生产成本,健康安全。相比于传统的饲料,本专利技术饲料配方合理,N/P平衡,在哺乳期按照常规方法给母猪喂食,可提高母猪母乳中精氨酸含量以及提高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其中N/P为4:1时,母乳中精氨酸含量以及免疫球蛋白达到最高水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母乳中精氨酸含量以及提高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饲料,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黄豆粉30-90份,黑豆粉22-66份,骨粉10-15份数,益生菌0.5份,活性炭0.1份,使N/P重量比为(3-5):1。所述益生菌为EM菌。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中还包括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母乳中精氨酸含量以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饲料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配料:按比例添加黄豆粉、黑豆粉、骨粉、活性炭至混合机并且不断搅拌,使得各原料混合均匀。(2)熟化: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原料送入熟化机器中熟化5-10分钟,加热温度40-50℃。(3)造粒:将步骤2得到的原料送入造粒机造粒,同时喷洒益生菌液,使得菌液均匀涂覆在颗粒上,将造粒好的饲料冷却、包装、入库。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原料也可从市场购买得到。进一步的,该提高母猪母乳中精氨酸含量以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粉的制作通过脱胶或脱脂骨粉,将畜骨置于高压罐中,经高温、高压和蒸汽除去绝大部分油脂和骨胶后制成,保证骨粉的纯洁度。进一步的,该提高母猪母乳中精氨酸含量以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畜骨压碎经高压或高温蒸制3~5小时,除去部分油脂和骨胶并沥尽水分后,若此时直接进行100~140℃的温度下烘干、粉碎,即为成品。进一步的,该提高母猪母乳中精氨酸含量以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将畜骨继续放置于高压罐中,通入蒸汽,以105~110℃的温度加热,每隔半小时左右放出一次油胶液体,重复多次,直至剩脂含量检测测试通过后,再将除去大部分油脂和胶液的残骨干燥、粉碎即成,使所制得的蒸骨粉约含钙30%,磷13.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饲料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成分少,原料易获取,制备工艺简单,原料合理配比,避免了资源浪费,在生产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使养殖户更容易接受其销售价格。2、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采用普通饲料原料,精确配方,研究不同的N/P比对于哺乳期母猪母乳中精氨酸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并优选N/P为4:1时,母猪摄食的饲料中的氮磷钾得到了最平衡的利用,并且在该比值下,母乳中的精氨酸、免疫球蛋白含量水平最高。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母猪哺乳期施用的饲料,该饲料不含抗生素、不含病菌毒素,在母乳中也没检查到病菌毒素以及抗生素,健康安全无副作用,而且口感性好。具体实施方式母猪在分娩前后的阶段是养猪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此阶段哺乳母猪的营养需求又是其重要基础。哺乳期的母猪既要维持自己的生命需要,产后需要恢复产前的体况,又要泌乳供给仔猪,母猪抵抗力降低,容易患病,不仅影响自身的产奶量和生产性能下降,而且还降低奶水的质量,影响仔猪后期的生长速度、仔猪活力、断奶重、拉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母猪母乳中精氨酸、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黄豆粉30‑90份,黑豆粉22‑66份,骨粉10‑15份数,益生菌0.5份,活性炭0.1份,饲料中N/P重量比为(3‑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母猪母乳中精氨酸、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黄豆粉30-90份,黑豆粉22-66份,骨粉10-15份数,益生菌0.5份,活性炭0.1份,饲料中N/P重量比为(3-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母猪母乳中精氨酸、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饲料,其特征在于,黄豆粉75份,黑豆粉54份,骨粉12份数,益生菌0.5份,活性炭0.1份,饲料中N/P重量比为4: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母猪母乳中精氨酸、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为EM菌。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提高母猪母乳中精氨酸含量以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饲料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配料:按比例添加黄豆粉、黑豆粉、骨粉、活性炭至混合机并且不断搅拌,使得各原料混合均匀。5.(2)熟化: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原料送入熟化机器中熟化5-10分钟,加热温度40-50℃。6.(3)造粒:将步骤2得到的原料送入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仟客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