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2597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无线电能发射端和无线电能接收端,无线电能发射端包括Royer振荡电路、用于与市电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与Royer振荡电路连接;无线电能接收端包括LC谐振接收电路、用于进行直流电压转换并为用电设备供电的DC‑DC转换模块、用于进行信号采集的电能检测模块、STC单片机控制器和用于显示充电状态的显示模块,DC‑DC转换模块分别与LC谐振接收电路和电能检测模块连接,STC单片机控制器分别与DC‑DC转换模块、电能检测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Royer振荡电路和LC谐振接收电路之间设有用于延长电能传输距离的LC谐振中继电路。

A radio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dio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radio power transmitting terminal and a radio power receiving terminal. The radio power transmitting terminal includes a Royer oscillating circuit, a power management module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municipal electricity, a power management module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Royer oscillating circuit, and a radio power receiving terminal includes an LC resonant receiving circuit. DC DC conversion module for DC voltage conversion and power supply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power detection module for signal acquisition, STC MCU controller and display module for displaying charging status, DC DC conversion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LC resonant receiving circuit and power detection module respectively, and STC MCU controll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y are connected with DC DC conversion module, power detection module and display module respectively. A LC resonant relay circuit is arranged between Royer oscillation circuit and LC resonant receiving circuit to extend the power transmission d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本技术属于无线电能传输
,特别涉及到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irelessPowerTransfer,WPT)也称之为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借助于空间无形软介质(如电场、磁场、微波等)实现将电能由电源端传递至用电设备的一种传输模式。无线电能传输有效地解决了电源的便捷、安全接入问题,解决了传统依靠电导体直接进行物理接触电源带来的插电花火、积碳易产生磨损,特别是在特殊环境下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始于19世纪80年代,最早进行WPT实验的是美国科学家NikolaTesla,1899年利用50kHz的交流电成功点亮了一个远处的白炽灯。到20世纪90年代,新西兰奥克兰大学JohnT.Boys等对WPT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率先提出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coupledpowertransfer,ICPT)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较多重大突破。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对WPT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通常采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在发射端和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无线电能发射端和无线电能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无线电能发射端包括Royer振荡电路、用于与市电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与Royer振荡电路连接;无线电能接收端包括LC谐振接收电路、用于进行直流电压转换和输出的DC‑DC转换模块、用于进行信号采集的电能检测模块、STC单片机控制器和用于显示充电状态的显示模块,DC‑DC转换模块分别与LC谐振接收电路和电能检测模块连接,STC单片机控制器分别与DC‑DC转换模块、电能检测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所述Royer振荡电路和LC谐振接收电路之间设有用于延长电能传输距离的LC谐振中继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无线电能发射端和无线电能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无线电能发射端包括Royer振荡电路、用于与市电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与Royer振荡电路连接;无线电能接收端包括LC谐振接收电路、用于进行直流电压转换和输出的DC-DC转换模块、用于进行信号采集的电能检测模块、STC单片机控制器和用于显示充电状态的显示模块,DC-DC转换模块分别与LC谐振接收电路和电能检测模块连接,STC单片机控制器分别与DC-DC转换模块、电能检测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所述Royer振荡电路和LC谐振接收电路之间设有用于延长电能传输距离的LC谐振中继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变压器T1、整流桥D、滤波电容C9、滤波电容C11、滤波电容C22、滤波电容C24、电解电容C10、电解电容C12、电解电容C23、电解电容C25、电阻R6、发光二极管D3、稳压芯片U7和稳压芯片U9;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与市电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与整流桥D输入端连接;稳压芯片U7采用LM7805,稳压芯片U7一脚分别与整流桥D的正输出端、滤波电容C9第一端和电解电容C10第一端连接;稳压芯片U7二脚分别与滤波电容C11第一端、电解电容C12第一端和电阻R6第一端连接;电阻R6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D3阳极连接;稳压芯片U7三脚、电容C9第二端、电解电容C10第二端、滤波电容C11第二端、电解电容C12第二端、二极管D3阴极和整流桥D的负输出端分别接地;稳压芯片U9采用LM7809,稳压芯片U9一脚分别与整流桥D的正输出端、滤波电容C22第一端和电解电容C23第一端连接;稳压芯片U9二脚分别与滤波电容C24第一端和电解电容C25第一端连接;稳压芯片U9三脚、滤波电容C22第二端、电解电容C23第二端、滤波电容C24第二端和电解电容C25第二端分别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oyer振荡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LED1、电感L1、电感L2、电感L3、晶体管Q2和晶体管Q3;电阻R1第一端、电容C1第一端、电阻R2第一端、电感L1第一端、电阻R4第一端、电感L2第一端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晶体管Q2的G极分别与电阻R2第二端、二极管D2阳极和电阻R3第一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京裴春梅王琳娜江超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