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立绕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239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抗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立绕模具,包括有基座,基座上设有沿竖向设置的立轴、分设在立轴上下两端的第一支撑环及第二支撑环、套设在立轴上的若干个套筒及分设在立轴上的至少两个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环与第二支撑环之间设置有扇形模板,扇形模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环及第二支撑环固接,支撑组件包括有支撑管及套接在立轴上的第三支撑环,支撑管的一端与第三支撑环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模具的内腔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固装与立轴上并与扇形模板的内壁抵接,防止模具产生变形,保证模具的直径及周长不变,提升模具的稳定性。

A winding die for dry air core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actor produc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dry-type hollow reactor vertical wind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with a vertical axis arranged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 first support ring and a second support ring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vertical axis, several sleeves arranged on the vertical axis and a number of sleeves arranged on the vertical axis. There are at least two supporting components, the first supporting ring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ring are provided with a fan-shaped template,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fan-shaped template are respectively fix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ing ring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ring.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supporting pipe and a third supporting ring sleeved on the vertical shaft, and the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pipe is fixed with the third supporting ring.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die is provided with supporting components, which are fixed on the vertical axis and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fan-shaped template to preven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die, to ensure that the diameter and perimeter of the die remain unchanged, and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立绕模具
本技术涉及电抗器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立绕模具。
技术介绍
一个导体通电时就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所以所有能载流的电导体都有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电抗分为感抗和容抗,比较科学的归类是感抗器(电感器)和容抗器(电容器)统称为电抗器,干式空心电抗器便是其中之一,装模工艺在干式空心电抗器生产过程中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以往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的模具在稳定性方面有所不足,在装模过程中调节模具直径有一定的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立绕模具,包括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沿竖向设置的立轴、分设在立轴上下两端的第一支撑环及第二支撑环、套设在立轴上的若干个套筒及分设在立轴上的至少两个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环与第二支撑环之间设置有扇形模板,所述扇形模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环及第二支撑环固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支撑管及套接在立轴上的第三支撑环,支撑管的一端与第三支撑环固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支撑环上设有顶杆,支撑管上设有与顶杆相配合的第一紧固螺栓,支撑管的一端套接在顶杆上,第一紧固螺栓从支撑管的侧壁螺纹穿入并与顶杆抵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上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首端设有方形块,旋拧调节螺栓使方形块抵接扇形模板的内侧壁。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支撑环上设有第二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从第三支撑环的侧壁螺纹穿入并抵接立轴的外侧壁。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分设在立轴上下两端的上星型架及下星型架,所述上星型架及下星型架设置在立轴位于第一支撑环及第二支撑环之间的部分。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沿竖向设置的至少两个定位拉杆,定位拉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星型架及下星型架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形模板有至少两个沿轴心分设在定位拉杆的外侧。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拉杆上设有若干个腰形孔,所述上星型架及下星型架分别通过螺栓穿过腰形孔固装在定位拉杆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本技术在模具的内腔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固装与立轴上并与扇形模板的内壁抵接,防止模具产生变形,保证模具的直径及周长不变,提升模具的稳定性;②本技术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管及第三支撑环,支撑管的另一端抵接在扇形模板的内壁,支撑管的长度可调,进而调整扇形模板相对轴心的直径,即调整模具的直径及周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模型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支撑环的结构半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立绕模具,包括有基座1,基座1上沿竖向设有立轴2,立轴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环3及第二支撑环4,立轴2上套设有若干个套筒5,套筒5共有七个且内径相同、高度不一,立轴2上还设有三个支撑组件,根据实际需要,在立轴2上套接若干个套筒5后,再套接支撑组件,调整支承组件相对基座1的高度,第一支撑环3与第二支撑环4之间设置有扇形模板6,扇形模板6有八个沿轴心均布,扇形模板6的上下两端均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装在第一支撑环3及第二支撑环4上,支撑组件包括有支撑管7及套接在立轴2上的第三支撑环8,第三支撑环8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键连接的方式固装在立轴2上,支撑管7的一端可以通过孔轴配合或螺纹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固装在第三支撑环8的外侧壁。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第三支撑环8上设有顶杆81,支撑管7上设有与顶杆81相配合的第一紧固螺栓82,支撑管7的一端套接在顶杆81上,第一紧固螺栓82从支撑管7的侧壁螺纹穿入并与顶杆81抵接,将支撑管7固装在第三支撑环8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支撑管7的另一端上设有调节螺栓83,调节螺栓83背向支撑管7的一端设有方形块84,通过旋拧调节螺栓83使方形块84远离支撑管7,并抵接扇形模板6的内壁,其目的在于,通过方形块84抵接扇形模板6,确定扇形模板6离轴心的半径,进而确定模具的直径及周长,再者,方形块84抵接扇形模板6的内壁,方便扇形模板6的定位,降低模具的偏离误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第三支撑环8上设有第二紧固螺栓85,通过立轴2上套接若干个套筒5后,再在立轴2上套接第三支撑环8,确定第三支撑环8相对基座1的高度,再用第二紧固螺栓85从第三支撑环8的侧壁螺纹穿入并抵接立轴2的外侧壁,将第三支撑环8紧固在立轴2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与图2所示,立绕模具还包括有分设在立轴2上下两端的上星型架9及下星型架10,上星型架9及下星型架10设置在立轴2位于第一支撑环3及第二支撑环4之间的部分,星型臂位于两个扇形模板6之间,通过套筒5来调节上星型架9及下星型架10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模具的使用长度。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立绕模具还包括有沿竖向设置的至少两个定位拉杆11,定位拉杆1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装在上星型架9及下星型架10上,通过立轴2上套接若干个套筒5后,再在立轴2上套接上星型架9和/或下星型架10,确定上星型架9沿立轴2相对下星型架10的距离,再采用至少两个定位拉杆11(本实施例优选八个定位拉杆11)分别固定在上星型架9和下星型架10上,防止上星型架9及下星型架10相对晃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扇形模板6至少有两个沿轴心分设在定位拉杆11的外侧,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八个扇形模板6,扇形模板6作为立绕模具的绕线壁,其沿轴心分设,并且扇形模板6的上下两端分别固装在第一支撑环3及第二支撑环4上,保证立绕模具的稳定性。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定位拉杆11上设有若干个腰形孔,上星型架9及下星型架10分别通过螺栓穿过腰形孔固装在定位拉杆11上,其目的在于,可调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上星型架9及下星型架10之间的距离,再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上星型架9及下星型架10分别固装在定位拉杆11上,保证立绕模具的稳定性,防止上星型架9和/或下星型架10晃动。以上,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立绕模具,包括有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有沿竖向设置的立轴(2)、分设在立轴(2)上下两端的第一支撑环(3)及第二支撑环(4)、套设在立轴(2)上的若干个套筒(5)及分设在立轴(2)上的至少两个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环(3)与第二支撑环(4)之间设置有扇形模板(6),所述扇形模板(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环(3)及第二支撑环(4)固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支撑管(7)及套接在立轴(2)上的第三支撑环(8),支撑管(7)的一端与第三支撑环(8)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立绕模具,包括有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有沿竖向设置的立轴(2)、分设在立轴(2)上下两端的第一支撑环(3)及第二支撑环(4)、套设在立轴(2)上的若干个套筒(5)及分设在立轴(2)上的至少两个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环(3)与第二支撑环(4)之间设置有扇形模板(6),所述扇形模板(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环(3)及第二支撑环(4)固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支撑管(7)及套接在立轴(2)上的第三支撑环(8),支撑管(7)的一端与第三支撑环(8)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立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环(8)上设有顶杆(81),支撑管(7)上设有与顶杆(81)相配合的第一紧固螺栓(82),支撑管(7)的一端套接在顶杆(81)上,第一紧固螺栓(82)从支撑管(7)的侧壁螺纹穿入并与顶杆(81)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立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7)的另一端上设有调节螺栓(83),调节螺栓(83)的首端设有方形块(84),旋拧调节螺栓(83)使方形块(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凯骆福权贺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蓝瑞盟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