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斌堂专利>正文

接触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02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触连接器结构,包含轴体(1)、穿接线(2)以及接线件(9),所述穿接线(2)在长度延伸方向上形成一个或多个线圈,所述轴体(1)穿接在线圈中;所述多个接线件(9)中包含固定块(4)与滑动块(3),所述穿接线(2)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接线件(9)上;所述穿接线(2)能够在松套状态与贴压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松套状态下,线圈与轴体(1)在轴向方向上能够相对滑动;所述贴压状态下,线圈与轴体(1)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多种形状或约束方式的轴体,完成轴体与线圈之间的固定或拆卸,简单灵活,使用范围广。

Contact connecto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act connector structure comprising a shaft body (1), a threading wiring (2) and a wiring piece (9), wherein the threading wiring (2) forms one or more coils in a long extension direction, the shaft body (1) is threaded into the coil, and the plurality of wiring pieces (9) include a fixing block (4) and a sliding block (3), and the threading wiring (2) is threaded along the coil. The two ends of the axis are connected to two wiring pieces (9) respectively, and the threading wiring (2) can be transformed between the loose sleeve state and the pressing state: in the loose sleeve state, the coil and the shaft (1) can slip relatively in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in the pressing state, the coil and the shaft (1) are relatively fixed in the axial di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mplete the fixing or disassembly between the shaft and the coil through a variety of shafts in various shapes or restraint modes, and is simple and flexible, and has a wide application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连接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具体地,涉及一种接触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生产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在轴体上进行绕线或者通过线圈固定轴体的场合,例如电磁铁的铁芯的安装、编织物上硬质杆的穿设等。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先将线圈紧紧卷绕在轴体上,再将线圈与轴体连接后的组合结构应用在下一步的组装中。但是在安装空间较小,或需要反复对轴体进行拆卸或装配的场合,上述的组合结构或操作方式存在很大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触连接器结构。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接触连接器结构,包含轴体、穿接线以及接线件,所述穿接线在长度延伸方向上形成一个或多个线圈,所述轴体穿接在线圈中;所述多个接线件中包含固定块与滑动块,所述穿接线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接线件上;所述穿接线能够在松套状态与贴压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松套状态下,线圈与轴体在轴向方向上能够相对滑动;所述贴压状态下,线圈与轴体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固定。优选地,所述轴体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轴体与线圈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轴体在径向方向上与线圈滑动连接;或者,所述轴体摆动安装在线圈中。优选地,还包含支撑件,所述滑动块与支撑件滑动连接;所述穿接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中至少一端与滑动块相连;所述支撑件与滑动块通过设置的电致伸缩件相连。优选地,还包含第一导向与第二导线;所述穿接线和/或轴体为导体,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分别与穿接线沿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相连;或者,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分别与轴体沿轴向方向的两端相连;或者,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分别与穿接线沿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的其中一端、轴体沿轴向方向的两端的其中一端相连。优选地,所述轴体包含形状记忆合金导体,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导体直径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导体具有光滑表面,或者形状记忆合金导体为编织网格状或纤维编织状。优选地,穿接线包含形状记忆合金导线,形状记忆合金导线随温度升高而收缩;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导线具有光滑表面;或者形状记忆合金导线为编织网格状或纤维编织状。优选地,穿接线和/或轴体上嵌套安装有以下任一种或多种结构:--导电软膜管;--导电纤毛;--导电梳齿状覆层。优选地,所述轴体上设置有致动磁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通过多种形状或约束方式的轴体,完成轴体与线圈之间的固定或拆卸,简单灵活,使用范围广;2、本技术中设置有形状记忆合金结构件或电致伸缩件,通过通电或加温即可使线圈与轴体件之间的接触连接,无需直接施力,特别适用于安装空间小的场合;3、穿接线和/或轴体上导电软膜管、导电纤毛或导电梳齿状覆层的设置,增加了接触连接可靠性,并增大摩擦,防止相对滑动错位,同时又满足导电需要。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1中松套状态下轴体与线圈相对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实施例1中贴压状态下轴体与线圈相对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实施例2中松套状态下轴体与线圈相对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实施例2中贴压状态下轴体与线圈相对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在实施例3中松套状态下轴体与线圈相对位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在实施例3中贴压状态下轴体与线圈相对位置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在实施例4中松套状态下轴体与线圈相对位置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在实施例4中贴压状态下轴体与线圈相对位置示意图;图9为编织网格状形状记忆合金导线结构示意图;图10为编织网格状形状记忆合金导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本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接触连接器结构包含轴体1、穿接线2以及接线件9,所述穿接线2在长度延伸方向上形成一个或多个线圈,所述轴体1穿接在线圈中。所述多个接线件9中包含固定块4与滑动块3,所述穿接线2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接线件9上。所述穿接线2能够在松套状态与贴压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松套状态下,线圈与轴体1在轴向方向上能够相对滑动;所述贴压状态下,线圈与轴体1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固定。下面对基本实施例的各个优选例进行具体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所述轴体1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轴体1与线圈转动连接。其中图1为松套状态下结构示意图,此时线圈简单套接在轴体1上,轴体1与线圈直接无径向方向的挤压力,在无其他约束的情况下,轴体1能够沿轴向抽出;图2为贴压状态下结构示意图,所述线圈与轴体1外侧可以设置例如套筒的结构,轴体1旋转至该位置时,将线圈压紧在套筒的筒壁面上,从而使得线圈紧紧贴压在轴体1上。实施例2:本实施例相对实施例1在结构上进行了变形。如图3、图4所示,轴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而所述轴体1与线圈之间是在径向方向上的滑动连接关系,通过控制轴体1沿径向方向的运动,将线圈压紧在上述的套筒的筒壁面上。优选地,所述轴体1摆动安装在线圈中,即轴体1沿轴向的一端设置一转动轴心,通过轴体1的左右摆动将线圈压紧。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轴体1的横截面也可以是椭圆形,或者带圆角矩形等形状总的来说,所述贴压状态下,轴体1与线圈之间对应接触部分为非单点接触结构,也就是说接触部分可以是多个点、直线、线段或面结构,所述线段接触结构又可以是例如C形、U形等形状。优选地,所述轴体1上设置有致动磁体,通过外部磁场来驱动致动磁体的动作,进行带着轴体1运动,完成穿接线2在松套状态与贴压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实施例3: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支撑件5,所述滑动块3与支撑件5滑动连接,所述穿接线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中至少一端与滑动块3相连,所述支撑件5与滑动块3通过设置的电致伸缩件6相连。电致伸缩件6连接有外部电源,通过外部电源的开闭,控制电致伸缩件6的伸展与收缩,进而驱动滑动块3移动,拉动穿接线2相对轴体1周向滑动。图6中V+与V-代表在电致伸缩件6上进行通电,此时电致伸缩件6收缩,穿接线2转换为贴压状态。优选地,所述电致伸缩件6还可以是形状记忆合金件,通过改变温度控制滑动块3的移动。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穿接线2和/或轴体1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如图7、图8所示。具体结构中还设置有第一导向与第二导线8;所述穿接线2和/或轴体1为导体,第一导线7、第二导线8分别与穿接线2沿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相连;或者,第一导线7、第二导线8分别与轴体1沿轴向方向的两端相连;或者,第一导线7、第二导线8分别与穿接线2沿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的其中一端、轴体1沿轴向方向的两端的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接触连接器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轴体(1)、穿接线(2)以及接线件(9),所述穿接线(2)在长度延伸方向上形成一个或多个线圈,所述轴体(1)穿接在线圈中;所述多个接线件(9)中包含固定块(4)与滑动块(3),所述穿接线(2)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接线件(9)上;所述穿接线(2)能够在松套状态与贴压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松套状态下,线圈与轴体(1)在轴向方向上能够相对滑动;所述贴压状态下,线圈与轴体(1)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轴体(1)、穿接线(2)以及接线件(9),所述穿接线(2)在长度延伸方向上形成一个或多个线圈,所述轴体(1)穿接在线圈中;所述多个接线件(9)中包含固定块(4)与滑动块(3),所述穿接线(2)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接线件(9)上;所述穿接线(2)能够在松套状态与贴压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松套状态下,线圈与轴体(1)在轴向方向上能够相对滑动;所述贴压状态下,线圈与轴体(1)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1)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轴体(1)与线圈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1)在径向方向上与线圈滑动连接;或者,所述轴体(1)摆动安装在线圈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支撑件(5),所述滑动块(3)与支撑件(5)滑动连接;所述穿接线(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中至少一端与滑动块(3)相连;所述支撑件(5)与滑动块(3)通过设置的电致伸缩件(6)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一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堂
申请(专利权)人:杨斌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