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列尾主机的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200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列尾主机的检测设备,包括电路单元、气路单元、核心控制单元;核心控制单元为工控机;工控机通过执行控制单元分别与电路单元、气路单元、通讯装置相连接;执行控制单元包括主控板、接口板、转接板;电路单元包括电源模块、分流器;分流器通过主控板与工控机的数据接口相连接;气路单元包括气路阀门、空压机、风压传感器;风压传感器设置于储气罐内,风压由风压传感器采样后,经过接口板传至主控板,再由主控板中的芯片处理后传至工控机的数据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全自动检测,检测精度高、时间短,安全性能高,操作简单,使用更加直观、舒适的优点,适合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A detection device for controllable tail main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tection device for a controllable tail main engine, which comprises a circuit unit, a gas circuit unit and a core control unit; the core control unit is an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the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ircuit unit, the gas circuit unit and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execution control unit; and the execution control unit includes a main control board and an interface board. Circuit unit includes power supply module and shunt device; shunt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industrial computer through data interface of main control board; air circuit unit includes air valve, air compressor and air pressure sensor; air pressure sensor is set in gas storage tank, and air pressure is sampled by air pressure sensor, then transferred to main control board through interface board, and then to main control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utomatic detection, high detection accuracy, short time, high safety performance, simple operation, more intuitive and comfortable use, and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列尾主机的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列尾主机的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以下称“列尾装置”)主要用于货物列车在取消守车后,机车乘务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列车尾部风压;当列车主管风压因非正常泄漏低于规定门限值时,该设备自动报警;当车辆折角塞门被意外关闭时,机车乘务员可操纵列车尾部装置进行尾部排风辅助制动,以防止列车“放飏”事故;具有列车昼夜尾部标示等作用。可控列尾主机是专门针对用于输送大型原材料货物的重载铁路而开发设计的列尾装置。与普通铁路相比,重载铁路的沿途有着山区、隧道等很多恶劣的地形条件,大、长的下坡路段,高载重下,无线传输指令的通畅、安全和实时就尤为重要。因为重载列车长度和重量的关系,制动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可控列尾之前,需要在最后一节车厢后面再加一个车头来辅助制动,而可控列尾可以与车头实时通讯,辅助火车排风制动。可控列尾主机检测设备是具有标识列车尾部、风压检查、辅助排风制动、电池欠压和主管风压不正常自动报警等功能的设备,在列尾装置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但现有检测设备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具有实体风压表,但内部程序控制中采集的风压示数却是从风压传感器中获取的。这就造成了在进行列尾主机风压校准等操作时,用户甚至只能参考实体风压表然后凭借感觉进行校准。2)给列尾主机供电的模拟电池盒是处于常通电状态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因技术有限,所以需使用100升的气缸进行测试,以此来弥补软硬件性能上的不足。但测试时,两个空压机需同时工作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测试要求的风压,导致了现场作业效率很低,且容易发生故障。4)技术老化,风压反馈精度等测试指标不能符合最新的铁路行业相关标准要求。5)单色5英寸小屏幕显示,且可视视角较差,只有直视才能看清屏幕,使用时需采用蹲下的姿势观看屏幕,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列尾主机的检测设备。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列尾主机的检测设备,包括电路单元、气路单元;还包括核心控制单元、执行控制单元、通讯装置;核心控制单元为工控机,检测设备以工控机为核心控制装置;工控机通过执行控制单元分别与电路单元、气路单元、通讯装置相连接;执行控制单元包括主控板、接口板、转接板;电路单元包括电源模块、分流器;主控板通过电路及电信号控制电源模块为被检测的列尾主机供电;分流器通过主控板与工控机的数据接口相连接;气路单元包括气路阀门、空压机、风压传感器;风压传感器设置于储气罐内,风压由风压传感器采样后,经过接口板传至主控板,再由主控板中的芯片处理后传至工控机的数据接口;工控机通过其指令接口传送电信号至主控板,再通过接口板控制气路阀门及空压机的启停。进一步地,工控机上还设置有校准接口,工控机通过校准接口与外设的校准仪相连接。电路单元还包括模拟电池盒接口,校准仪通过接入至模拟电池盒接口中的模拟电池盒供电。检测设备上设置有显示单元;显示单元为17寸TFT工业1280×1024分辨率的高清触控屏,显示单元通过电信号与工控机相连。高清触控屏倾斜设置,高清触控屏与水平面之间呈45~60°的夹角。通讯装置为OCU,OCU的一端通过转换板与工控机的GSM-R接口或USB接口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无线信号与列尾主机相连接。气路阀门包括通断阀、卸载阀、减压阀;通断阀、卸载阀、减压阀均通过接口板与工控机通的指令接口相连接。本技术具有全自动检测,检测精度高、时间短,安全性能高,操作简单,使用更加直观、舒适的优点,实用性较强,适合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控制原理示意图。图3为高清触控屏的控制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所示的一种可控列尾主机的检测设备,包括电路单元、气路单元;还包括核心控制单元、执行控制单元、通讯装置;核心控制单元为工控机,检测设备以工控机为核心控制装置,用工控机代替传统的单片机,使得电流电压风压采样更为精准。工控机的具体作用如下:与用户实现交互;收集电压电流风压原始数据并根据内部参数进行校准后实时显示;通过与执行控制单元进行指令交互控制电路单元、气路单元;通过执行控制单元传送指令至通讯装置,与列尾主机实现沟通;控制检测流程,包括:自动测试列尾主机、自动校准列尾主机;记录测试数据并提供查询功能。如图2所示,工控机通过执行控制单元分别与电路单元、气路单元、通讯装置相连接。执行控制单元包括主控板、接口板、转接板,其主要作用为:通过电信号控制气路阀门的打开与关闭,空压机的启动与停止;通过电信号控制列尾主机模拟电池盒电源切换供电,低电压供电或断电;采样电压电流值,并且从风压传感器获取风压值,传送至核心控制单元;建立核心控制单元与通讯装置的沟通桥梁,辅助二者进行全双工通讯。电路单元包括电源模块、分流器;主控板通过电路及电信号控制电源模块为被检测的列尾主机供电,可以切换为正常电压供电,低电压供电或断电。分流器通过主控板的U3芯片与工控机的数据接口相连接,电压电流经过分流器后由主控板中的AD转换器采样并经过U3芯片处理后传送至工控机的数据接口。气路单元包括气路阀门、空压机、风压传感器;风压传感器设置于储气罐内,风压由风压传感器采样后,经过接口板传至主控板,再由主控板中的U3芯片处理后传至工控机的数据接口;工控机根据传入的原始数据与内部存储的参数,由软件进行校准,然后实时显示于高清触控屏中的虚拟电压表、虚拟电流表及虚拟风压表中。工控机通其指令接口传送电信号至主控板,经主控板中U1芯片处理后再通过接口板控制空压机的启动和停止及气路阀门的开启与闭合。气路阀门包括通断阀、卸载阀、减压阀;通断阀、卸载阀、减压阀均通过接口板与工控机通的指令接口相连接。通讯装置为OCU(OfficeChannelUnit,局内信道单元),OCU的一端通过转换板与工控机的GSM-R接口或USB接口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无线信号与列尾主机相连接。工控机通过GSM-R接口向转换板传递列尾主机控制指令,转换板将这些指令经过芯片的处理后传送给OCU,最后由OCU发送给列尾主机。列尾主机可以通过该过程逆向的传送给工控机。工控机上还设置有校准接口,工控机通过校准接口与外设的校准仪相连接。电路单元还包括模拟电池盒接口,校准仪通过接入至模拟电池盒接口中的模拟电池盒供电。当检测装置进入校准自身模式时,并外接专用校准仪后,可以进行风压电压电流的自动校准。同时,校准仪也接通了检测设备的储气罐,可以通过自身实时获得储气罐内风压,然后通过校准接口传送于工控机。工控机一方面收到由主控板传输的原始电压电流风压值,而另一方面也接收着由校准仪传输的标准电压电流风压值。这样,工控机就可以通过软件算法拟合来校准自身电压,电流与风压参数了。工控机亦可控制电路和气路,所以也可以通过充风减压操作在不同的风压校准点上校准风压。这样整个装置就可以实现自身的校准工作,无需外部进行干涉,该过程为全自动。检测设备上设置有显示单元;显示单元为17寸TFT工业1280×1024分辨率的高清触控屏,显示单元通过电信号与工控机相连。通过图3可以看出,工控机一方面将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列尾主机的检测设备,包括电路单元、气路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核心控制单元、执行控制单元、通讯装置;所述核心控制单元为工控机,检测设备以工控机为核心控制装置;工控机通过执行控制单元分别与电路单元、气路单元、通讯装置相连接;所述执行控制单元包括主控板、接口板、转接板;所述电路单元包括电源模块、分流器;所述主控板通过电路及电信号控制电源模块为被检测的列尾主机供电;所述分流器通过主控板与工控机的数据接口相连接;所述气路单元包括气路阀门、空压机、风压传感器;所述风压传感器设置于储气罐内,风压由风压传感器采样后,经过接口板传至主控板,再由主控板中的芯片处理后传至工控机的数据接口;所述工控机通过其指令接口传送电信号至主控板,再通过接口板控制气路阀门及空压机的启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列尾主机的检测设备,包括电路单元、气路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核心控制单元、执行控制单元、通讯装置;所述核心控制单元为工控机,检测设备以工控机为核心控制装置;工控机通过执行控制单元分别与电路单元、气路单元、通讯装置相连接;所述执行控制单元包括主控板、接口板、转接板;所述电路单元包括电源模块、分流器;所述主控板通过电路及电信号控制电源模块为被检测的列尾主机供电;所述分流器通过主控板与工控机的数据接口相连接;所述气路单元包括气路阀门、空压机、风压传感器;所述风压传感器设置于储气罐内,风压由风压传感器采样后,经过接口板传至主控板,再由主控板中的芯片处理后传至工控机的数据接口;所述工控机通过其指令接口传送电信号至主控板,再通过接口板控制气路阀门及空压机的启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列尾主机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控机上还设置有校准接口,工控机通过校准接口与外设的校准仪相连接。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京王激苏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铁列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