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分子研究的串联质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72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分子谱学领域,一种用于大分子研究的串联质谱,包括缓冲气出口、喷雾腔、电喷雾装置、电源、缓冲气体腔、出气口、缓冲气进口、真空腔、离子聚束器、四极杆质量过滤器、探测器、偏向器、八极杆引导器、激光器、离子阱,离子聚束器包括第1个至第100个环形电极盘共100片环形电极盘组成,所述第1个到第50个环形电极盘的中心孔径均为26毫米,第51个到第100个环形电极盘的孔径从26毫米线性减小至2毫米,其中第30个环形电极盘处具有一个直径为七毫米的金属盘,所述金属盘平行共面地位于第30个环形电极盘中心孔的中心,并通过四根组成十字形的0.5毫米宽的金属支撑条与第30个环形电极相连,金属盘能够将离子流中的中性杂质的射流发散。

A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for macromolecular studi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olecular spectroscopy, a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for macromolecular research, including a buffer gas outlet, a spray chamber, an electrospray device, a power supply, a buffer gas chamber, an air outlet, a buffer gas inlet, a vacuum chamber, an ion beam bunching device, a quadrupole mass filter, a detector, a deflector, an eight pole guide, and a trigger. Optical device, ion trap and ion buncher consist of 100 annular electrode disks from the first to the 100th. The central aperture of the first to the 50th annular electrode disks is 26mm. The aperture of the 51st to the 100th annular electrode disks is linearly reduced from 26mm to 2mm, of which the 30th annular electrode disks are located at the position of the 30th annular electrode disks. A metal disc with a diameter of 7 mm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central hole of the 30th annular electrode disc in parallel and coplanar, and connected to the 30th annular electrode by four metal supporting bars of 0.5 mm width, which constitute a cross. The metal disc can diverge the jet of neutral impurities in the ion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分子研究的串联质谱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谱学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产生气相的大分子的离子、并具有高灵敏度及信号稳定性的一种用于大分子研究的串联质谱。
技术介绍
串联质谱是研究分子特性的一种常用方法,实验中通常需要将样品分子以离子的形式注入真空系统,并通过电极产生的电场或者是真空系统内的气压差使其运动来进行后续的测量。现有技术缺陷一:采用分流器或普通的离子聚束器来分隔真空腔内的不同真空段,分流器的缺点是容易堵塞,导致待沉积的分子的透射率较低,普通的离子聚束器的缺点是不能有效过滤离子束流中的杂质;现有技术缺陷二:现有技术中采用缓冲气体的逆流来达到稳定电喷雾射流的目的,即缓冲气体的流动方向与喷雾射流的方向相反,但是缓冲气体的逆流在空间中没有层次,且在时间上难以有效控制,极易形成湍流,从而会影响喷雾的均匀度及质量流量,所述一种用于大分子研究的串联质谱能够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大分子研究的串联质谱采用特殊设计的离子聚束器以减少离子束流中的杂质,另外,采用在空间中具有多层次、并能够在时间上有效控制的缓冲气体的逆流来稳定电喷雾射流,从而增加喷雾的均匀度及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分子研究的串联质谱,主要包括缓冲气出口(1)、喷雾腔(2)、电喷雾装置(3)、高压电源(4)、缓冲气体腔(5)、出气口I(6)、出气口II(7)、缓冲气进口(8)、真空腔(9)、离子聚束器(10)、四极杆质量过滤器I(11)、探测器I(12)、偏向器I(13)、八极杆引导器(14)、偏向器II(15)、激光器I(16)、离子阱(17)、偏向器III(18)、激光器II(19)、四极杆质量过滤器II(20)和探测器II(21),xyz为三维坐标系,探测器I(12)连接于偏向器I(13),真空腔(9)具有能透光的真空窗口,激光器I(16)发射的激光束能够通过所述真空窗口及偏向器I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分子研究的串联质谱,主要包括缓冲气出口(1)、喷雾腔(2)、电喷雾装置(3)、高压电源(4)、缓冲气体腔(5)、出气口I(6)、出气口II(7)、缓冲气进口(8)、真空腔(9)、离子聚束器(10)、四极杆质量过滤器I(11)、探测器I(12)、偏向器I(13)、八极杆引导器(14)、偏向器II(15)、激光器I(16)、离子阱(17)、偏向器III(18)、激光器II(19)、四极杆质量过滤器II(20)和探测器II(21),xyz为三维坐标系,探测器I(12)连接于偏向器I(13),真空腔(9)具有能透光的真空窗口,激光器I(16)发射的激光束能够通过所述真空窗口及偏向器II(15)进入离子阱(17),激光器II(19)发射的激光束能够通过所述真空窗口及偏向器III(18)进入离子阱(17),所述喷雾腔(2)、缓冲气体腔(5)和真空腔(9)依次连接,所述真空腔(9)被离子聚束器(10)、偏向器I(13)、偏向器II(15)和偏向器III(18)依次分隔为真空段I(9-1)、真空段II(9-2)、真空段III(9-3)、真空段IV(9-4)和真空段V(9-5),真空段II(9-2)和真空段III(9-3)之间、真空段III(9-3)和真空段IV(9-4)之间、真空段IV(9-4)和真空段V(9-5)之间均分别在yz平面内呈90度角连接,所述偏向器I(13)、偏向器II(15)和偏向器III(18)分别位于所述90度角连接处,真空段I(9-1)和真空段V(9-5)分别位于真空腔(9)的起始端和末端,所述起始端具有小孔,所述真空腔(9)连接有真空泵组;四极杆质量过滤器I(11)位于真空段II(9-2)内,四极杆质量过滤器I(11)和四极杆质量过滤器II(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向平赵永建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