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丝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667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灯丝灯,包括灯体和支撑灯体的支撑柱,灯体为一内部中空圆台形绝缘体,灯体包括上盖、下盖和侧面,侧面包括外环和内环,外环和内环之间为可转动卡合连接,上盖、下盖和内环固定连接,支撑柱为内部中空的绝缘柱体,支撑柱和上盖、下盖固定连接,外环上设置有偶数根上下并行的灯丝,通过在上盖和下盖设置连接电源至灯丝的两条不同导线线路,使得外环和内环在初始状态下,灯丝并联接入电源电路,而在外环转动一定角度后,灯丝串联接入电源电路。从而能够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大小来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使用环境。

A filament la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ament lamp, which comprises a lamp body and a supporting pillar supporting the lamp body. The lamp body is an inner hollow circular table-shaped insulator. The lamp body comprises an upper cover, a lower cover and a side, and the side includes an outer ring and an inner ring. The outer ring and an inner ring are rotatably clamped and connected, and the upper cover, a lower cover and an inner ring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The inner hollow insulating column is fixed with the supporting column and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lower cover. An even number of parallel filaments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ring. By setting two different wire lines connecting the power supply to the filament on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lower cover, the outer ring and the inner ring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with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in the initial state, and the filament rotates in the outer ring. After a certain angle, the filament is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in series. Thus, the voltage of the circuit can be changed, so that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different use environ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丝灯
本技术属于LED灯具
,具体涉及一种灯丝灯。
技术介绍
传统的灯丝灯一般只能适用于同一种电压的电源,而不能适用于电压规格不一致的电源。且传统灯丝灯一般只适用于直流电,而不适用于交流电,若用于交流电,则需加装镇流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灯丝灯,能够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大小来适用于不同使用环境,能够在通入交流电和直流电时都能使用而不用加装镇流器,能更加广泛适用于家庭或者户外电路中。本技术一种灯丝灯,包括灯体和支撑灯体的支撑柱,灯体为一内部中空圆台形绝缘体,灯体包括上盖、下盖和侧面,侧面包括外环和内环,外环和内环之间为可转动卡合连接,上盖、下盖和内环固定连接,支撑柱为内部中空的绝缘柱体,支撑柱和上盖、下盖固定连接,外环上设置有偶数根上下并行的灯丝,通过在上盖和下盖设置连接电源至灯丝的两条不同导线线路,使得外环和内环在初始状态下,灯丝并联接入电源电路,而在外环转动一定角度后,灯丝串联接入电源电路。进一步的,上盖内壁设置有与灯丝数量一致的第一导线,第一导线的一端与灯丝的上端接触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柱,通过支撑柱内的第二导线连接至电源负极,下盖内壁设置有与灯丝数量一致的第三导线,第三导线的一端与灯丝的下端接触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柱内连接于电源正极,使得外环和内环在初始状态下,灯丝并联接入电源电路,上盖内壁还平行设置有数量为灯丝数量一半的第四导线,第四导线的两端连接位于内环外壁的不同的金属片,下盖内壁还设置有数量比第四导线数量多一根的第五导线,第五导线的其中两根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柱内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另一端连接位于内环外壁的金属片,其余的第五导线的两端均连接位于内环外壁的不同的金属片,使得外环转动一定的角度后,每根灯丝与第一导线连接的一端分别与第四导线的一端通过金属片连通,与第三导线连接的一端分别与第五导线的连接于内环外壁的一端通过金属片连通,灯丝串联接入电源电路。进一步的,灯丝设置有四根,对应的,第一导线和第三导线设置有四根,第四导线设置有两根,第五导线设置有三根。进一步的,灯丝的芯片为倒装LED芯片,芯片的线路的两端各设置两个正负极相反的晶片分别并联接入电路,第一线路两端的晶片均是正极接电极,第二线路两端的晶片均是负极接电极,第一线路两端的晶片之间和第二线路两端的晶片之间接入第三线路,第三线路串接多个晶片,晶片的正极接第一线路,负极接第二线路。进一步的,外环下部内壁设置有卡条,内环下部外壁设置有卡槽,卡条卡入卡槽以卡合连接外环和内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上盖和下盖设置连接电源至灯丝的两条不同导线线路,使得外环和内环在初始状态下,灯丝并联接入电源电路,而在外环转动一定角度后,灯丝串联接入电源电路。从而能够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大小来适用于不同使用环境;2.通过对灯丝内部的线路进行设置,使得本技术能够在通入交流电和直流电时都能使用而不用加装镇流器,从而能更加广泛地适用于家庭或者户外电源电路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灯丝并联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去除上盖);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灯丝并联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去除下盖);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灯丝内部线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灯体的内环和外环扣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灯丝串联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去除上盖);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灯丝串联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去除下盖)。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一种灯丝灯,包括灯体1和支撑灯体1的支撑柱2,灯体1为一内部中空圆台形绝缘体,灯体1包括上盖(图中未标出)、下盖(图中未标出)和侧面11,侧面11包括外环111和内环112,外环111和内环112之间为可转动卡合连接,上盖、下盖和内环112固定连接,支撑柱2为内部中空的绝缘柱体,支撑柱2和上盖、下盖固定连接,外环111上设置有偶数根上下并行的灯丝31/32/33/34,通过在上盖和下盖设置连接电源至灯丝31/32/33/34的两条不同导线线路,使得外环111和内环112在初始状态下,灯丝31/32/33/34并联接入电源电路,而在外环111转动一定角度后,灯丝31/32/33/34串联接入电源电路。具体地,上盖内壁设置有与灯丝31/32/33/34数量一致的第一导线41(图中直线所示),第一导线41的一端与灯丝31/32/33/34的上端接触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柱2,通过支撑柱2内的第二导线(图中未标示)连接至电源负极,下盖内壁设置有与灯丝31/32/33/34数量一致的第三导线43(图中直线所示),第三导线43的一端与灯丝31/32/33/34的下端接触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柱2内连接于电源正极,使得外环111和内环112在初始状态下,灯丝31/32/33/34并联接入电源电路,上盖内壁还平行设置有数量为灯丝31/32/33/34数量一半的第四导线44(图中曲线所示),第四导线44的两端连接位于内环112外壁的不同的金属片(图中未标出),下盖内壁还设置有数量比第四导线44数量多一根的第五导线45(图中曲线所示),第五导线45的其中两根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柱2内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另一端连接位于内环112外壁的金属片(图中未标示),其余的第五导线45的两端均连接位于内环112外壁的不同的金属片,使得外环111转动一定的角度后,每根灯丝与第一导线41连接的一端分别与第四导线44的一端通过金属片连通,与第三导线43连接的一端分别与第五导线45的连接于内环112外壁的一端通过金属片连通,此时灯丝31/32/33/34串联接入电源电路。本实施例中,灯丝31/32/33/34设置有四根,对应的,第一导线41和第三导线43设置有四根,第四导线44设置有两根,第五导线45设置有三根。本实施例中,灯丝31/32/33/34的芯片为倒装LED芯片,芯片的线路的两端各设置两个正负极相反的晶片分别并联接入电路,第一线路331两端的晶片均是正极接电极,第二线路332两端的晶片均是负极接电极,第一线路331两端的晶片之间和第二线路332两端的晶片之间接入第三线路333,第三线路333串接多个晶片,晶片的正极接第一线路331,负极接第二线路332。本实施例中,外环111下部内壁设置有卡条(图中未标示),内环112下部外壁设置有卡槽1121,卡条卡入卡槽1121以卡合连接外环111和内环112。本技术一种灯丝灯,通过在上盖和下盖设置连接电源至灯丝31/32/33/34的两条不同导线线路,使得外环111和内环112在初始状态下,灯丝31/32/33/34并联接入电源电路,而在外环111转动一定角度后,灯丝31/32/33/34串联接入电源电路。从而能够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大小来适用于不同使用环境;通过对灯丝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丝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和支撑灯体的支撑柱,灯体为一内部中空圆台形绝缘体,灯体包括上盖、下盖和侧面,侧面包括外环和内环,外环和内环之间为可转动卡合连接,上盖、下盖和内环固定连接,支撑柱为内部中空的绝缘柱体,支撑柱和上盖、下盖固定连接,外环上设置有偶数根上下并行的灯丝,通过在上盖和下盖设置连接电源至灯丝的两条不同导线线路,使得外环和内环在初始状态下,灯丝并联接入电源电路,而在外环转动一定角度后,灯丝串联接入电源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丝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和支撑灯体的支撑柱,灯体为一内部中空圆台形绝缘体,灯体包括上盖、下盖和侧面,侧面包括外环和内环,外环和内环之间为可转动卡合连接,上盖、下盖和内环固定连接,支撑柱为内部中空的绝缘柱体,支撑柱和上盖、下盖固定连接,外环上设置有偶数根上下并行的灯丝,通过在上盖和下盖设置连接电源至灯丝的两条不同导线线路,使得外环和内环在初始状态下,灯丝并联接入电源电路,而在外环转动一定角度后,灯丝串联接入电源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丝灯,其特征在于:上盖内壁设置有与灯丝数量一致的第一导线,第一导线的一端与灯丝的上端接触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柱,通过支撑柱内的第二导线连接至电源负极,下盖内壁设置有与灯丝数量一致的第三导线,第三导线的一端与灯丝的下端接触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柱内连接于电源正极,使得外环和内环在初始状态下,灯丝并联接入电源电路,上盖内壁还平行设置有数量为灯丝数量一半的第四导线,第四导线的两端连接位于内环外壁的不同的金属片,下盖内壁还设置有数量比第四导线数量多一根的第五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小斌李提仙颜剑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多彩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