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阀及制冷制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58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向阀及制冷制热设备,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换向阀包括阀体、滑动件和阀芯,阀体设置有穿设孔、限位部组、多个轨道部和至少两个管路,滑动件绕转动轴心线可转动的穿设于穿设孔,滑动件沿转动轴心线可滑动的设置于穿设孔内,滑动件设置有引导部,引导部位于限位部组与轨道部之间,阀芯位于阀体内且与滑动件连接,阀芯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道。该换向阀结构简单、造价低、换向比较准确,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制冷制热设备包括换向阀,其具有该换向阀的全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向阀及制冷制热设备
本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向阀及制冷制热设备。
技术介绍
四通阀,液压阀术语,是具有四个油口的控制阀。四通阀是制冷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通过四通阀改变制冷剂的流向,实现制冷系统向室内或室外散热的切换,从而实现对空调房间制冷或制热(散热在室外时,制冷;散热在室内时,制热)。其工作原理是:当电磁阀线圈处于断电状态,先导滑阀在右侧压缩弹簧驱动下左移,高压气体进入毛细管后进入右端活塞腔,另一方面,左端活塞腔的气体排出,由于活塞两端存在压差,活塞及主滑阀左移,使排气管与室外机接管相通,另两根接管相通,形成制冷循环。当电磁阀线圈处于通电状态,先导滑阀在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下克服压缩弹簧的张力而右移,高压气体进入毛细管后进入左端活塞腔,另一方面,右端活塞腔的气体排出,由于活塞两端存在压差,活塞及主滑阀右移,使排气管与室内机接管相通,另两根接管相通,形成制热循环。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结构复杂,换向不够准确;易损坏,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向阀,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结构简单、造价低、换向比较准确,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冷制热设备,其包括上述提到的换向阀,其具有该换向阀的全部功能。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向阀,其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置有穿设孔、限位部组、多个轨道部和至少两个管路,所述限位部组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隔离部,所述隔离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隔离部沿所述穿设孔分布,多个所述轨道部沿所述穿设孔分布,所述轨道部具有第一坡面和截止面,所述第一坡面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绕转动轴心线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穿设孔,所述滑动件沿所述转动轴心线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穿设孔内,所述滑动件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限位部组与所述轨道部之间;阀芯,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内且与所述滑动件连接,所述阀芯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道;所述换向阀具有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引导部沿所述转动轴心线移动且贴合于所述第一坡面并顺着所述第一坡面移动至所述截止面的第二状态,以及所述引导部沿所述转动轴心线移动至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第三状态;当所述换向阀从所述第一状态转为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管路与所述通道的连通关系改变。具体的,该换向阀结构简单、造价低、换向比较准确,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可选的,所述通道具有相互连通的两个连通口,其中一个所述连通口开设于所述阀芯的底部,另一个所述连通口开设于所述阀芯的侧部,当开设于所述阀芯的侧部的所述连通口与相应的所述管路对应时,所述通道与所述管路连通。可选的,所述管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管路对称分布于所述穿设孔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对称分布于所述穿设孔的两侧,所述轨道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轨道部对称分布于所述穿设孔的两侧;当所述换向阀从所述第一状态转为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阀芯自转180°,以使所述通道与对应的所述管路连通。可选的,所述通道具有两个相互连通的连通口,两个所述连通口均开设于所述阀芯的侧部,所述阀体设置有至少三个管路,当两个所述连通口分别与所述至少三个管路中的两个所述管路对应时,所述通道令对应的两个所述管路连通。可选的,所述管路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管路沿所述穿设孔的周向均布,所述限位部组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限位部组的第二限位部为另一个所述限位部组的第一限位部,三个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穿设孔的周向均布,所述轨道部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轨道部沿所述穿设孔的周向均布;当所述换向阀从所述第一状态转为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阀芯自转120°,以使所述通道令相邻的两个所述管路连通。可选的,所述通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通道互不连通,每个所述通道具有两个相互连通的连通口,四个所述连通口均开设于所述阀芯的侧部,所述阀体设置有至少四个管路,当其中一个所述通道的两个所述连通口分别与所述至少四个管路中的两个所述管路对应时,所述通道令对应的两个所述管路连通。可选的,所述管路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管路沿所述穿设孔的周向均布,所述限位部组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所述限位部组的第二限位部为相邻的另一个所述限位部组的第一限位部,四个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穿设孔的周向均布,所述轨道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轨道部沿所述穿设孔的周向均布;四个所述连通口沿所述阀芯的周向均布,当所述换向阀从所述第一状态转为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阀芯自转90°,以使所述通道令相邻的两个所述管路的连通关系切换。可选的,将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阀芯作为一个活动主体,所述换向阀还包括多个滚珠,所述活动主体的外壁,和/或所述阀体的内壁开设有槽,所述槽用于嵌设所述滚珠,以使所述活动主体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保持一致。可选的,所述换向阀还包括磁传感器,所述滑动件或所述阀芯设置有磁性部,所述磁性部采用永磁铁制成;所述磁传感器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磁传感器通过检测所述磁性部以检测所述阀芯的位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制热设备,其包括上述提到的换向阀,其具有该换向阀的全部功能。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该换向阀结构简单、造价低、换向比较准确,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换向阀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换向阀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换向阀中滑动件和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换向阀中阀芯和阀体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换向阀中阀芯和阀体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的换向阀中阀芯和阀体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换向阀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换向阀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换向阀中阀芯与阀体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换向阀中阀芯与阀体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换向阀中阀芯与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换向阀中阀芯与阀体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换向阀中阀芯与阀体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换向阀中阀芯与阀体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换向阀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换向阀中阀芯与阀体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换向阀中阀芯与阀体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换向阀;10-阀体;11-穿设孔;12-限位部组;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置有穿设孔、限位部组、多个轨道部和至少两个管路,所述限位部组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隔离部,所述隔离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隔离部沿所述穿设孔分布,多个所述轨道部沿所述穿设孔分布,所述轨道部具有第一坡面和截止面,所述第一坡面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绕转动轴心线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穿设孔,所述滑动件沿所述转动轴心线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穿设孔内,所述滑动件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限位部组与所述轨道部之间;阀芯,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内且与所述滑动件连接,所述阀芯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道;所述换向阀具有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引导部沿所述转动轴心线移动且贴合于所述第一坡面并顺着所述第一坡面移动至所述截止面的第二状态,以及所述引导部沿所述转动轴心线移动至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第三状态;当所述换向阀从所述第一状态转为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管路与所述通道的连通关系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置有穿设孔、限位部组、多个轨道部和至少两个管路,所述限位部组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隔离部,所述隔离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隔离部沿所述穿设孔分布,多个所述轨道部沿所述穿设孔分布,所述轨道部具有第一坡面和截止面,所述第一坡面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绕转动轴心线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穿设孔,所述滑动件沿所述转动轴心线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穿设孔内,所述滑动件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限位部组与所述轨道部之间;阀芯,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内且与所述滑动件连接,所述阀芯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道;所述换向阀具有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引导部沿所述转动轴心线移动且贴合于所述第一坡面并顺着所述第一坡面移动至所述截止面的第二状态,以及所述引导部沿所述转动轴心线移动至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第三状态;当所述换向阀从所述第一状态转为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管路与所述通道的连通关系改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具有相互连通的两个连通口,其中一个所述连通口开设于所述阀芯的底部,另一个所述连通口开设于所述阀芯的侧部,当开设于所述阀芯的侧部的所述连通口与相应的所述管路对应时,所述通道与所述管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管路对称分布于所述穿设孔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对称分布于所述穿设孔的两侧,所述轨道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轨道部对称分布于所述穿设孔的两侧;当所述换向阀从所述第一状态转为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阀芯自转180°,以使所述通道与对应的所述管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具有两个相互连通的连通口,两个所述连通口均开设于所述阀芯的侧部,所述阀体设置有至少三个管路,当两个所述连通口分别与所述至少三个管路中的两个所述管路对应时,所述通道令对应的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歆雅春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