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多级液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486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塞多级液下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电机、多级液下泵本体、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液下泵容易堵塞,从而影响泵正常运行的问题;通过在吸入段设置过滤装置,有效控制进入多级叶轮的颗粒大小和纤维类物质的尺寸,从源头切断液下泵堵塞原因;利用离散块增大与纤维类物质的接触面积,对纤维类物质进行缠绕,实现纤维类物质的初步过滤,利用锯齿状凸起作为障碍物对大颗粒介质进行粉碎,避免其堆积在多级叶轮处;利用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第三刀片增加切割刀的切割面积,将纤维类物质切碎,实现纤维类物质的二次过滤;利用分散块对进入过滤筒的大颗粒介质进行二次粉碎,分流孔起到分流作用,保护分散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多级液下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泵,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多级液下泵。
技术介绍
传统液下泵适用于长期输送任意浓度的强酸、碱、盐、强氧化剂等多种腐蚀性介质,新型液下泵适用输送轻质易燃易爆物料,具有免维护、防爆、能耗低的特点。液下泵根据伸入容器长度的不同需要而制成,液下泵工作部分沉没在液体内,轴封无泄漏现象,具有占地面积小,使用可靠,维修方便,耐腐蚀性能强等特点,液下泵广泛适用于化工、制药、造纸、石油等工业部门。利用液下泵输送含有纤维类介质时,为了防止叶轮堵塞,通常采用无堵塞、开式或半开式叶轮,同时还要配合悬臂式泵轴,才能保证泵的安全运行,但是这种结构的液下泵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在输送介质的纤维类物质较长时,进入叶轮和管道后,极易发生堵塞,严重影响泵的正常使用;二是现有的液下泵一般通过液位来控制泵的启停,当液位低于某个位置时,液下泵停止运转,当液位上升至设定高度时,液下泵启动,液下泵输送的介质颗粒较大,容易堆积在叶轮处,严重时会影响液下泵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塞多级液下泵,具有不易堵塞的特点。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堵塞多级液下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多级液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多级液下泵本体、过滤装置;多级液下泵本体包括泵壳、联接管、出水弯管、电机座,泵壳、联接管、出水弯管、电机座沿Y正方向分布,并逐次相连;电机座上设有电机,主轴一端与电机轴相连,另一端依次穿过出水弯管、联接管后与多级叶轮相连,多级叶轮位于泵壳内,泵壳上下两端分别为吸入段、吐出段,过滤装置位于泵壳吸入段;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过滤板,过滤板位于过滤筒上端面,过滤筒为上小下大喇叭结构,过滤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筒上设有多个过滤槽,过滤槽围绕过滤筒中心轴线环形阵列,过滤槽内设有多个锯齿状凸起,锯齿状凸起围绕过滤槽内表面均匀分布;相邻两个过滤槽之间设有离散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多级液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多级液下泵本体、过滤装置;多级液下泵本体包括泵壳、联接管、出水弯管、电机座,泵壳、联接管、出水弯管、电机座沿Y正方向分布,并逐次相连;电机座上设有电机,主轴一端与电机轴相连,另一端依次穿过出水弯管、联接管后与多级叶轮相连,多级叶轮位于泵壳内,泵壳上下两端分别为吸入段、吐出段,过滤装置位于泵壳吸入段;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过滤板,过滤板位于过滤筒上端面,过滤筒为上小下大喇叭结构,过滤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筒上设有多个过滤槽,过滤槽围绕过滤筒中心轴线环形阵列,过滤槽内设有多个锯齿状凸起,锯齿状凸起围绕过滤槽内表面均匀分布;相邻两个过滤槽之间设有离散区,离散区上设有多个离散块;过滤筒内设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固定在过滤板上,驱动马达轴与传动轴相连,传动轴中心轴线与过滤筒中心轴线重合;传动轴上设有多个切割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鹏朱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新鹏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