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机辅助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机辅助平台。
技术介绍
对于超高层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布置,传统的做法是采用沿建筑物外立面附着安装或者在电梯井内安装,如果直接将升降机附着在外立面,由于超高层的复杂造型,则需要解决升降机穿楼板或者定制加长附着臂,同时需要设置超长的悬挑卸料平台,这种方式会加大安全风险。如果采取在电梯井内安装升降机,则面临定制升降机轿厢的问题,增加了施工企业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机辅助平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复杂的建筑造型需要升降机穿楼板或者定制加长附着臂,同时需要设置超长的悬挑卸料平台,或者,采用电梯井内安装升降机时面临的定制升降机轿厢从而增加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升降机辅助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钢平台框架,每层所述钢平台框架分别设置在建筑物的低区楼层的每一楼层外侧,所述钢平台框架包括与所述每一楼层连通的走道板,所述钢平台框架的侧面上设置低区升降机;悬挑电梯平台,设置于最上层钢平台框架所在的楼层,其上安装高区升降机,所述高区升降机朝向所述楼层的一侧设置第一电梯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机辅助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钢平台框架(1),每层所述钢平台框架(1)分别设置在建筑物(2)的低区楼层的每一楼层外侧,所述钢平台框架(1)包括与所述每一楼层连通的走道板(102),所述钢平台框架(1)的侧面上设置低区升降机(3);悬挑电梯平台(5),设置于最上层钢平台框架(1)所在的楼层,其上安装高区升降机(4),所述高区升降机(4)朝向所述楼层的一侧设置第一电梯门,且所述高区升降机(4)的底部上设置活动平台(403),用于自所述第一电梯门通向所述低区楼层之上的高区楼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机辅助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钢平台框架(1),每层所述钢平台框架(1)分别设置在建筑物(2)的低区楼层的每一楼层外侧,所述钢平台框架(1)包括与所述每一楼层连通的走道板(102),所述钢平台框架(1)的侧面上设置低区升降机(3);悬挑电梯平台(5),设置于最上层钢平台框架(1)所在的楼层,其上安装高区升降机(4),所述高区升降机(4)朝向所述楼层的一侧设置第一电梯门,且所述高区升降机(4)的底部上设置活动平台(403),用于自所述第一电梯门通向所述低区楼层之上的高区楼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辅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2)的楼层板的外周设置有悬挑梁(6),位于所述最上层钢平台框架(1)水平面的所述悬挑梁(6)向外延伸设置所述悬挑电梯平台(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辅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电梯平台(5)还与所述最上层钢平台框架(1)上的所述走道板(102)连接;且所述悬挑电梯平台(5)还与所述最上层钢平台框架(1)下方的所述悬挑梁(6)刚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辅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上层钢平台框架(1)上方的所述悬挑梁(6)向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马栋栋,曾友明,刘东,林明仓,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