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前减震机构和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065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前减震机构和电动车,所述电动车包括底盘和设于所述底盘前端的前减震机构,所述底盘的前端设有车轮,所述车轮通过上悬架和下悬架与所述减震机构相连,所述减震机构的上端设有前座椅,所述前减震机构包括:主臂,所述主臂与所述底盘水平连接;垂臂,所述垂臂与所述主臂垂直连接;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一端与所述下悬架铰接连接,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垂臂铰接连接,且所述减震器为两个,对称设于所述垂臂的两侧。该前减震机构具有减震效果好,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承载能力强。

Electric vehicle front shock absorber and electric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ont shock absorber and an electric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and a front shock absorber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chassis. The front end of the chassis is provided with wheels, the wheel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hock absorber through an upper suspension and a lower suspension,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seat. The front shock absorber mechanism includes: the main arm, the main arm and the chassis are horizontally connected; the vertical arm, the vertical arm and the main arm are vertically connected; the shock absorber, one end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lower suspension, the other end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suitable for articulating with the vertical arm, and the shock absorber is two,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vertical arm. The front shock absorb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simple structure, high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strong bearing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前减震机构和电动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前减震机构和电动车。
技术介绍
电动车的前减震机构是电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过滤掉电动车前端的震动,对于提高骑乘者和乘坐者的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技术中的前减震机构,减震效果不好,结构复杂,结构强度低,承载能力弱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车前减震机构,该前减震机构具有减震效果好,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承载能力强。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动车前减震机构的电动车。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电动车前减震机构,所述电动车包括底盘和设于所述底盘前端的前减震机构,所述底盘的前端设有车轮,所述车轮通过上悬架和下悬架与所述前减震机构相连,所述前减震机构的上端设有前座椅,所述前减震机构包括:主臂,所述主臂与所述底盘水平连接;垂臂,所述垂臂与所述主臂垂直连接;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一端与所述下悬架铰接连接,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垂臂铰接连接,且所述减震器为两个,对称设于所述垂臂的两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主臂与垂臂的连接构成减震机构的框架,可以有效地简化前减震机构的整体结构;通过减震器与下悬架连接,可以有效过滤下悬架的振动;通过铰接连接这种柔性连接方式可以减小减震机构连接件彼此之间的振动,而且这种前减震机构减震效果好,结构强度高。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电动车前减震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与所述下悬架之间、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垂臂之间均通过挂耳组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挂耳组件包括连接部、对称设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耳板部和连接所述耳板部的挂销,所述减震器的两端设有挂孔,所述挂孔适于与所述挂销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挂耳组件与所述下悬架之间设有基板。进一步地,所述主臂与所述底盘的连接处还对称设有侧臂,所述侧臂一端与所述主臂固定连接,所述侧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垂臂上还设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主臂平行设置,所述上悬架与所述连接臂铰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臂与所述前座椅之间还设有缓冲垫。优选地,所述缓冲垫为橡胶件。优选地,所述缓冲垫的面积大于所述主臂的横截面积。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动车,由于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动车前减震机构具有减震效果好,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因此,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动车具有舒适度高,结构紧凑,驾驶稳定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电动车前减震机构某个方向的立体图;图2为电动车前减震机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附图标记:底盘10;前减震机构20;主臂1B;侧臂1B1;垂臂2B;连接臂2B1;减震器3B;挂孔3B1;挂耳组件4B;上悬架5B;下悬架6B;转向节7B;法兰8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图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车前减震机构,如图1、图2所示,所述电动车包括底盘10和设于所述底盘10前端的前减震机构20,所述底盘10的前端设有车轮,所述车轮通过上悬架5B和下悬架6B与所述前减震机构20相连,具体地,上悬架5B和下悬架6B与转向节7B相连,且所述转向节7B通过法兰8B与所述车轮相连,所述前减震机构20的上端设有前座椅,所述前减震机构20包括:主臂1B、垂臂2B和减震器3B。主臂1B,所述主臂1B与所述底盘10水平连接,也就是说,主臂1B对前减震机构20起到支撑的作用。垂臂2B,所述垂臂2B与所述主臂1B垂直连接,设置垂臂2B可以对前车座进行支撑,同时还可以用于连接减震器3B,通过主臂1B与垂臂2B的连接构成减震机构的框架,结构简单可靠。减震器3B,所述减震器3B一端与所述下悬架6B铰接连接,所述减震器3B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垂臂2B铰接连接,且所述减震器3B为两个,对称设于所述垂臂2B的两侧,通过设置减震器3B可以有效过滤路面对电动车产生的振动,而且由于减震器3B与下悬架6B连接,可以有效过滤下悬架6B的振动;通过铰接连接这种柔性连接方式可以减小减震机构连接件彼此之间的振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主臂1B与垂臂2B的连接构成减震机构的框架,可以有效地简化前减震机构20的整体结构;通过减震器3B与下悬架6B连接,可以有效过滤下悬架6B的振动;通过铰接连接这种柔性连接方式可以减小减震机构连接件彼此之间的振动,而且这种前减震机构20减震效果好,结构强度高。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减震器3B与所述下悬架6B之间、所述减震器3B的另一端与所述垂臂2B之间均通过挂耳组件4B连接,具体地,所述挂耳组件4B包括连接部、对称设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耳板部和连接所述耳板部的挂销,所述减震器3B的两端设有挂孔3B1,所述挂孔3B1适于与所述挂销配合,通过挂耳组件4B实现铰接连接的方式,可以使减震器3B与下悬架6B、垂臂2B之间连接的更加地可靠,而且该挂耳组件4B的过滤振动的效果更好。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耳组件4B与所述下悬架6B之间设有基板,具体的,将基板固定在下悬架6B上,例如,可以通过紧固件的方式将所述基板固定在下悬架6B上方,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通过设置基板可以方便耳板组件与下悬架6B之间的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主臂1B与所述底盘10的连接处还对称设有侧臂,所述侧臂一端与所述主臂1B固定连接,所述侧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10固定连接,由于主臂1B支撑整个前悬架,通过在主臂1B两侧设置侧臂可以增强主臂1B与底盘10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电动车的整体连接强度。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垂臂2B上还设有连接臂2B1,所述连接臂2B1与所述主臂1B平行设置,所述上悬架5B与所述连接臂2B1铰接连接,具体地,垂臂2B可以分为两段,即位于连接臂2B1上端的上垂臂和位于连接臂2B1下端的下垂臂,上垂臂、连接臂2B1和下垂臂之间彼此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臂2B1可以方便上悬架5B与垂臂2B之间的连接的同时,而不妨碍减震器3B与垂臂2B之间的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臂1B与所述前座椅之间还设有缓冲垫,通过在主臂1B与前座椅之间设置缓冲垫可以有效对前座椅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提高乘坐者的舒适度。优选地,所述缓冲垫为橡胶件,橡胶为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而且橡胶的抗氧化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垫的面积大于所述主臂1B的横截面积,通过将缓冲垫的面积设计大于主臂1B的横截面积可以增大对前座椅的支撑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乘坐者的舒适度。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3B包括下缸体、可伸缩设于所述下缸体内的活塞杆和连接所述下缸体和所述活塞杆的螺旋弹簧。具体地,下缸体内设有液压油,在车架在向下变形压缩减震器3B的活塞杆时,活塞杆向下运动,液压油对活塞杆起到初步缓冲的作用,在活塞杆向下运动的同时还会压缩螺旋弹簧,从而螺旋弹簧对活塞杆起到进一步缓冲作用,通过设置减震器3B可以有效的缓冲电动车在行进过程中经过坑洼和减速带时所带来的冲击力。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挡板,所述下缸体上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前减震机构,所述电动车包括底盘(10)和设于所述底盘(10)前端的前减震机构(20),所述底盘(10)的前端设有车轮,所述车轮通过上悬架(5B)和下悬架(6B)与所述前减震机构(20)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减震机构(20)的上端设有前座椅,所述前减震机构(20)包括:主臂(1B),所述主臂(1B)与所述底盘(10)水平连接;垂臂(2B),所述垂臂(2B)与所述主臂(1B)垂直连接;减震器(3B),所述减震器(3B)一端与所述下悬架(6B)铰接连接,所述减震器(3B)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垂臂(2B)铰接连接,且所述减震器(3B)为两个,对称设于所述垂臂(2B)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前减震机构,所述电动车包括底盘(10)和设于所述底盘(10)前端的前减震机构(20),所述底盘(10)的前端设有车轮,所述车轮通过上悬架(5B)和下悬架(6B)与所述前减震机构(20)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减震机构(20)的上端设有前座椅,所述前减震机构(20)包括:主臂(1B),所述主臂(1B)与所述底盘(10)水平连接;垂臂(2B),所述垂臂(2B)与所述主臂(1B)垂直连接;减震器(3B),所述减震器(3B)一端与所述下悬架(6B)铰接连接,所述减震器(3B)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垂臂(2B)铰接连接,且所述减震器(3B)为两个,对称设于所述垂臂(2B)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前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3B)与所述下悬架(6B)之间、所述减震器(3B)的另一端与所述垂臂(2B)之间均通过挂耳组件(4B)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前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组件(4B)包括连接部、对称设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耳板部和连接所述耳板部的挂销,所述减震器(3B)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世敏李二磊朱红军侯新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彭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