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桂家旺专利>正文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0519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至少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可在空腔内往复移动的推杆块;所述空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前腔室、密封室和后腔室,所述密封室与所述后腔室之间连通有气密通道;所述推杆块穿过气密通道并与所述气密通道形成气密性配合;所述壳体内设有可相对壳体自转动的中轴块,所述中轴块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密封室之间连通有第二气道;所述后腔室与所述第二气道之间连通有第三气道;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连通至外界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前腔室之间连通有第一气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结合上述旋转气控阀组成的气控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稳定性高、结构简单和维保方便的优点。

A rotary pneumatic control valve and its gas control un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ary pneumatic control valv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comprises a shell, in which at least one cavity is arranged, and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ush rod block which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in the cavity; the cavity comprises a sequentially connected front chamber, a sealing chamber and a rear chamber, and the sealing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chamber. The push rod block passes through the air-tight channel and forms an air-tight coordination with the air-tight channel;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axis block which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shell, and the central axis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flow passage; the air flow pass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aling chamber with a second air passage; and the rear chamber and the second ga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 third airway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channels; an exhaust port connected to the outside is also provided in the shell, and a first airway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exhaust port and the front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gas control unit combined with the rotary pneumatic control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ability,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单元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汽车轮胎充放气技术,具体是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单元。
技术介绍
汽车轮胎充放气系统是一套汽车在停驶时能够随时调节轮胎气压的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当汽车通过沙漠、沿海滩涂、沼泽、泥泞地等松软地面及冰雪路面时,通过该系统可快速地降低轮胎气压,增大轮胎的接地面积;一方面使轮胎沉陷量和土壤阻力减小;另一方面,由于轮胎嵌入土壤中花纹数目的增多,增大土壤的推进力,大幅度地增加牵引力,提高汽车的通过性。当运载汽车的高度受桥洞、涵洞、运载飞机舱门等限制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降低轮胎气压,使汽车总高度适当降低,便能顺利通过。当路面环境温度较高而汽车长距离连续行驶时,由于轮胎发热使胎内气压升高,可能会引起轮胎爆裂,如果能实时地给在行驶过程中的汽车轮胎放气,可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军用越野汽车在运送武器装备、车载武器系统、通信指挥系统和战地伤员时,如果能根据不同的道路状况实时调整轮胎气压减缓冲击与振动,可以增强军需的机动性、安全性和生存能力。众所周知,该种控制轮胎充放气的装置多用于大型卡车或军用卡车,即一组轮胎有两个轮胎。而现有的用于控制轮胎的充放气的装置为气控阀,且只有唯一的排气口,即两个轮胎公用一个排气口,而感应装置安装就设置在公用的气道上用于感应胎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充放气时只能同时给两个轮胎充放气,不能根据不同轮胎的不同胎压进行充放气,且必须两个轮胎都处于无损情况下,感应装置才能准确的测出胎压。此外,现有的感应装置,每次测压只能在停车的情况下,人工控制外设供汽设备给予短暂的脉冲气流来开启气控阀中的气控组件,从而进行检测。且现有的感应装置均采用旋钮安装,旋钮感应装置的制造极易造成感应部分的损害,而且工艺复杂,成本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长时间行驶或由于路面不平等情况,轮胎感应装置容易断电,从而导致感应装置失灵,给驾驶员造成不便或存在安全隐患。更是在作战条件下,由于感应装置的失灵,驾驶员无法正确的给轮胎充气和放气,易造成军用车辆不能及时调整轮胎的气压来适应战场环境,导致贻误战机或造成人员伤亡。综上所述,现有的气控单元,操作不方便,稳定性差,制造成本高,不能精准充放气。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需要开发一种稳定性高、结构简单和维保方便的汽车轮胎充放气系统,即气控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结构简单、维保方便和实用性强的旋转式气控阀,以及配合旋转式气控阀组成的气控单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至少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可在空腔内往复移动的推杆块;所述空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前腔室、密封室和后腔室,所述密封室与所述后腔室之间连通有气密通道;所述推杆块穿过气密通道并与所述气密通道形成气密性配合;所述推杆块的一端伸入所述前腔室内并隔离前腔室与密封室,所述推杆块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后腔室内并隔离后腔室与气密通道;所述壳体内设有可相对壳体自转动的中轴块,所述中轴块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密封室之间连通有第二气道;所述后腔室与所述第二气道之间连通有第三气道;所述后腔室与外界空气连通有第五气道;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连通至外界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前腔室之间连通有第一气道。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轮胎充气时,外设供气装置开始供气,气体由中轴块内的气流通道输入,继而气体沿第二气道进入到密封室,随即,气体沿着后腔室和第二气道之间的第三气道进入到后腔室,后腔室内的压强不断变大,推杆块在气压的作用下,往前腔室移动,此时,推杆块设有隔离前腔室和密封室的一端朝前腔室内部移动,前腔室和密封室随即连通,气流快速充满前腔室,随后,气体流向排气口与前腔室之间连通的第一气道,继而气体从排气口排出,输送到轮胎内。而后腔室通过第五气道保持与外界的通气,避免困气,保证了推杆块可随时移动。充气完毕时,外设供气装置快速排气,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内的气压分别为零,同时后腔室内的气压为零,前腔室的残余气体将推杆块往后腔室移动,直至回到原始位置。轮胎放气时,外设供气装置启动放气流程,给予用于推动推杆块往前腔室移动的脉冲气流,气体由中轴块内的气流通道输入,继而气体沿第二气道进入到密封室,随即,气体沿着后腔室和第二气道之间的第三气道进入到后腔室,后腔室内的压强不断变大,推杆块在气压的作用下,往前腔室移动,此时,推杆块设有隔离前腔室和密封室的一端朝前腔室内部移动,前腔室和密封室随即连通。继而,气体随即沿进气的路径原路返回,即轮胎的内的气体从排气口输入,进入到第一气道,并进入到前腔室。由于此时,后腔室还存在压强,所以前腔室和密封室一直处于相通;随即,气体从前腔室流向密封室,密封室迅速充满气体并送第二气道排出到中轴块内的气流通道;同时后腔室的气体通过第三通道流向第二气道并输送到中轴块的气流通道,最后,气体从中轴块的气流通道输出到外界供气设备。实现了轮胎的放气。放气完毕时,外设供气装置快速排气,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内的气压分别为零,同时后腔室内的气压为零,前腔室的残余气体将推杆块往后腔室移动,直至回到原始位置。上述原始位置指的是外设供气设备不充气不放气时,推杆块的位置,即前腔室与密封室被隔绝,密封室通过气密通道与后腔室气流相通。为了固定推杆块的位置和限制其运动路径,优选的是,所述推杆块的端部与所述前腔室之间还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前腔室的内壁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块的端部相接。为了保证气密性且保证推杆块的往复运动,优选的是,所述推杆块包括推杆本体,所述推杆本体的一端沿所述推杆本体的中轴线延伸形成有凸起块,另一端往周向延伸形成有外延块;所述凸起块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盖合于密封室朝向前腔室的开口处;所述外延块连接有用于隔离后腔室与气密通道的密封垫。为了保证持续通电,防止应震动而接触不良,优选的是,所述中轴块的一端伸入空腔内,另一端伸出至壳体外;所述中轴块于所述空腔内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中轴块位置的弹性连接块;所述弹性连接块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接。为了使驾驶员能及时知道轮胎的气压和实现轮胎的自动充气和放气,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连通前腔室与外界的感应气道,所述感应气道朝向外界的开口处设有可感应前腔室气压的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采用压板式设计,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以上旋转式气控阀具有稳定性高、充气放气快和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本技术还提供结合上述旋气控阀组成的气控单元,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控单元,其特征是,包括气控阀和可相对气控阀自转动的旋转过电装置;所述气控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至少设有一个空腔和至少一个感应装置,所述空腔内设有可在空腔内往复移动的推杆块;所述空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前腔室、密封室和后腔室,所述密封室与所述后腔室之间连通有气密通道;所述推杆块穿过气密通道并与所述气密通道形成气密性配合;所述推杆块的一端伸入所述前腔室内并隔离前腔室与密封室,所述推杆块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后腔室内并隔离后腔室与气密通道;所述壳体内设有可相对壳体自转动的中轴块,所述中轴块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密封室之间连通有第二气道;所述后腔室与所述第二气道之间连通有第三气道;所述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至少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可在空腔内往复移动的推杆块;所述空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前腔室、密封室和后腔室,所述密封室与所述后腔室之间连通有气密通道;所述推杆块穿过气密通道并与所述气密通道形成气密性配合;所述推杆块的一端伸入所述前腔室内并隔离前腔室与密封室,所述推杆块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后腔室内并隔离后腔室与气密通道;所述壳体内设有可相对壳体自转动的中轴块,所述中轴块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密封室之间连通有第二气道;所述后腔室与所述第二气道之间连通有第三气道;所述后腔室与外界空气连通有第五气道;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连通至外界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前腔室之间连通有第一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至少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可在空腔内往复移动的推杆块;所述空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前腔室、密封室和后腔室,所述密封室与所述后腔室之间连通有气密通道;所述推杆块穿过气密通道并与所述气密通道形成气密性配合;所述推杆块的一端伸入所述前腔室内并隔离前腔室与密封室,所述推杆块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后腔室内并隔离后腔室与气密通道;所述壳体内设有可相对壳体自转动的中轴块,所述中轴块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密封室之间连通有第二气道;所述后腔室与所述第二气道之间连通有第三气道;所述后腔室与外界空气连通有第五气道;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连通至外界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前腔室之间连通有第一气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所述推杆块的端部与所述前腔室之间还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前腔室的内壁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块的端部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所述推杆块包括推杆本体,所述推杆本体的一端沿所述推杆本体的中轴线延伸形成有凸起块,另一端往周向延伸形成有外延块;所述凸起块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盖合于密封室朝向前腔室的开口处;所述外延块连接有用于隔离后腔室与气密通道的密封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所述中轴块的一端伸入所述空腔内,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外;所述中轴块于所述空腔内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中轴块位置的弹性连接块;所述弹性连接块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连通前腔室与外界的感应气道,所述感应气道朝向外界的开口处设有可感应前腔室气压的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采用压板式设计,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6.一种气控单元,其特征是,包括气控阀和可相对气控阀自转动的旋转过电装置;所述气控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至少设有一个空腔和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家旺
申请(专利权)人:桂家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