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证城专利>正文

换向扳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025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向扳手结构,其包含:一扳手本体、一控制件、一掣齿件以及一棘轮件,该掣齿件是由内凹弧槽通过一轴栓连接一连动轴,再以该连动轴套设一弹性件并组入该控制件的轴柱的穿设孔内,使控制件切换操作时,能确实通过连动轴连动该掣齿件,同时通过轴栓形成一连动支点,提升掣齿件位移作动的顺畅度,更让弹性件能确实伸缩于该穿设孔内,避免变形或弹出的故障情况,进而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向扳手结构具有稳定操作与增加结构啮合强度的功效,以提高其耐用性。

Commutation spanne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mutation wrench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wrench body, a control element, a gear gripper and a ratchet component. The gear gripper is connected by an inner concave arc groove through a shaft bolt to a connecting shaft, and then an elastic part is arranged by the connecting shaft sleeve and assembled into the perforation of the shaft column of the control element to make the control part switch. During operation, the gear-gripping part can be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shaft, and a connecting fulcrum can be formed by a shaft bolt to improve the smoothness of the displacement and movement of the gear-gripping part, so that the elastic part can indeed expand in the perforation, avoid the malfunction of deformation or pop-up, and then make the reversing wrench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ve stable operation and stability. The effect of structural meshing strength is increased to improve its dur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向扳手结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扳手,尤其是指一种换向扳手结构。
技术介绍
已知技术中的一种换向扳手结构,请配合参阅图9所示,扳手50于一端组装有一旋转件60,且该旋转件60能于扳手50端进行旋转,借此扳动螺帽或螺栓进行锁紧与旋松的作业,该旋转件60的外缘设置有一齿环61,且该齿环61一侧对应齿合有一棘轮件70,而该棘轮件70能活动于扳手50内部的第一槽室51,该棘轮件70于齿合旋转件60的另一端面形成有一弧面71,另外该扳手50于第一槽室51处相通有第二槽室52,由该第二槽室52装设有一控制块80,且该控制块80开设有一插孔81,并于插孔81处装设有一弹簧82,并于弹簧82顶端套设有一抵套83,使抵套83受弹簧82的顶推而抵触于棘轮件70的弧面71处,借由控制块80控制抵套83选择将棘轮件70顶设于第一槽室51的不同侧,即能产生有单向驱动的扳动效果。详观上述已知技术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一、该棘轮件70与控制块80之间夹设有弹簧82与抵套83,且该抵套83一端受到弹簧82的顶推,而抵套83的另一端滑动抵压于棘轮件70的弧面71,当棘轮件70于扳手50进行扳动而产生震动或于控制块80进行切换时,该抵套83一端滑移于棘轮件70的弧面71,且另一端将侧向磨擦于控制块80的插孔81,使抵套83与弹簧82容易由插孔81处弹出或产生变形,并会形成阻力而降低其操作稳定性,且明显有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二、该扳手50的组装步骤是先将控制块80装设于第二槽室52处,并先进行控制块80的扣合固定,限制控制块80仅能进行旋转操作,再进一步由第一槽室51端将弹簧82置入插孔81内,且于弹簧82顶端套设该抵套83,由于第一槽室51的开口朝向旋转件60方向,将不易进行安装弹簧82的动作,该弹簧82与抵套83的体积较小,容易于组装过程发生掉落或遗失的情况,更会进一步提高其组装难度,使其有不易组装与构件过多的缺失。三、该棘轮件70与控制块80之间夹设有弹簧82与抵套83,且该抵套83一端受到弹簧82的顶推,而抵套83的另一端滑动抵压于棘轮件70的弧面71,于棘轮件70作动情况下,该抵套83能推压弹簧82进行伸缩,因此于棘轮件70与控制块80之间将保持有棘轮件70的活动空间,使得抵套83与弹簧82过度凸伸于插孔81外,会降低抵套83与弹簧82的定位效果。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实具有实用性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换向扳手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换向扳手结构,其包含:一扳手本体、一控制件、一掣齿件以及一棘轮件,该扳手本体具有一第一工作部以及一第二工作部,该第一工作部设有一装设孔以及一控制孔,该装设孔与该控制孔间相通设有一弧形掣齿槽,该控制件具有一柄部以及一轴柱,该轴柱径向设有一阶状的穿设孔,并以该轴柱组设于该控制孔内,该掣齿件容设于该弧形掣齿槽内,该掣齿件的一端面对该装设孔形成一弧形齿部,另一端则面对该控制孔形成一内凹弧槽,该内凹弧槽是通过一轴栓连接一连动轴,该连动轴还套有一弹性件,并将该弹性件随着该连动轴组设于该穿设孔内,该棘轮件容设于该第一工作部的装设孔内,该棘轮件外缘形成一环齿部,并通过该环齿部与该掣齿件的弧形齿部啮合作动,而该棘轮件的内径则形成一工具孔,借由上述结构,以构成一种换向扳手结构。较佳地,该连动轴前端形成一圆头部,该圆头部设有一贯穿孔以供该轴栓穿接。较佳地,该第一工作部的装设孔内缘设有一固定环槽,该棘轮件外缘凹设有一限位环槽,该限位环槽嵌设一C形扣件,再以该C形扣件结合于该固定环槽内,借此将该棘轮件限制于该装设孔内。较佳地,该扳手本体于该控制孔上端扩设有限位槽,用以限制该控制件的柄部,且该限位槽具有一开口,并于该开口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挡部以及一第二挡部。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一)、该掣齿件是由内凹弧槽通过一轴栓连接一连动轴,再以该连动轴套设一弹性件并组入该控制件于轴柱的穿设孔内,使控制件切换操作时,能确实通过连动轴连动该掣齿件,同时通过轴栓形成一连动支点,提升掣齿件位移作动的顺畅度,更让弹性件能确实伸缩于该穿设孔内,避免变形或弹出的故障情况,进而具有稳定操作与增加结构啮合强度的功效,以提高其耐用性。(二)、该掣齿件经由连动轴穿套一弹性件,组合时直接再由连动轴将该弹性件限制于该穿设孔内,即可完成该掣齿件以及控制件的连结状态,有效简化该扳手本体的组装步骤,同时降低结构组装时间及人力成本,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平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顺时针转动形成空转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逆时针转动并连动棘轮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扳转调整控制件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顺时针转动并连动棘齿件的示意图。图9为已知技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符号说明:本技术中的符号标记:10扳手本体;11第一工作部;12第二工作部;13装设孔;131固定环槽;14控制孔;141限位槽;142开口;15掣齿槽;20控制件;21柄部;22轴柱;23穿设孔;30掣齿件;31弧形齿部;32内凹弧槽;321轴栓;33连动轴;331圆头部;332贯穿孔;34弹性件;40棘轮件;41环齿部;42工具孔;43限位环槽;44C形扣件;已知技术中的符号标记:50扳手;51第一槽室;52第二槽室;60旋转件;61齿环;70棘轮件;71弧面;80控制块;81插孔;82弹簧;83抵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配合图式详述如下:首先,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向扳手结构,其包含:一扳手本体10、一控制件20、一掣齿件30以及一棘轮件40,该扳手本体10具有一第一工作部11以及一第二工作部12,该第一工作部11设有一装设孔13以及一控制孔14,该装设孔13与该控制孔14间相通设有一弧形掣齿槽15,该装设孔13内缘设有一固定环槽131,而该控制孔14上端扩设有限位槽141,该限位槽141具有一开口142,该控制件20具有一柄部21以及一轴柱22,该轴柱22径向设有一阶状的穿设孔23,并以该轴柱22组设于该控制孔14内,该掣齿件30容设于该弧形掣齿槽15内,其一端是面对该装设孔13形成一弧形齿部31,另一端则面对该控制孔14形成一内凹弧槽32,该内凹弧槽32是通过一轴栓321连接一连动轴33,该连动轴33前端形成一圆头部331,该圆头部331设有一贯穿孔332以供该轴栓321穿接,且该连动轴33还套有一弹性件34,并将该弹性件34随着该连动轴33组设于该穿设孔23内,该棘轮件40容设于该第一工作部11的装设孔13内,该棘轮件40外缘形成一环齿部41,并通过该环齿部41与该掣齿件30的弧形齿部31啮合作动,而该棘轮件40的内径则形成一工具孔42,该棘轮件40外缘凹设有一限位环槽43,该限位环槽43嵌设一C形扣件44。其结构的组成,再请参阅图2、3、4所示,该扳手本体10分别由该控制孔14、掣齿槽15以及装设孔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向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具有一第一工作部以及一第二工作部,该第一工作部设有一装设孔以及一控制孔,该装设孔与该控制孔间相通设有一弧形掣齿槽;一控制件,该控制件具有一柄部以及一轴柱,该轴柱径向设有一阶状的穿设孔,并以该轴柱组设于该控制孔内;一掣齿件,容设于该弧形掣齿槽内,该掣齿件的一端面对该装设孔形成一弧形齿部,另一端则面对该控制孔形成一内凹弧槽,该内凹弧槽是通过一轴栓连接一连动轴,该连动轴还套有一弹性件,并将该弹性件随着该连动轴组设于该穿设孔内;一棘轮件,容设于该第一工作部的装设孔内,该棘轮件外缘形成一环齿部,并通过该环齿部与该掣齿件的弧形齿部啮合作动,而该棘轮件的内径则形成一工具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具有一第一工作部以及一第二工作部,该第一工作部设有一装设孔以及一控制孔,该装设孔与该控制孔间相通设有一弧形掣齿槽;一控制件,该控制件具有一柄部以及一轴柱,该轴柱径向设有一阶状的穿设孔,并以该轴柱组设于该控制孔内;一掣齿件,容设于该弧形掣齿槽内,该掣齿件的一端面对该装设孔形成一弧形齿部,另一端则面对该控制孔形成一内凹弧槽,该内凹弧槽是通过一轴栓连接一连动轴,该连动轴还套有一弹性件,并将该弹性件随着该连动轴组设于该穿设孔内;一棘轮件,容设于该第一工作部的装设孔内,该棘轮件外缘形成一环齿部,并通过该环齿部与该掣齿件的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证城
申请(专利权)人:黄证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