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改性技术,涉及机械、电子电工、材料、化学、工程仿生学等领域。
技术介绍
松散粘湿物料对工作部件表面的粘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农业、煤碳、电力、冶金、粮食以及水泥等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松散物料的粘附问题,影响了作业质量和生产效率。其中以土壤对触土部件的粘附最为严重,也最具有代表性。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在减少土壤粘附降低土壤阻力方面,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也开发了许多减粘降阻的实用方法和技术。理论研究表明,土壤与固体材料之间的水膜对土壤的粘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这层水膜较厚时,土壤的粘附力减小。因此,如果能采用某种方法使土壤与固体材料之间的水膜厚度加大,必然能够使土壤对固体材料的粘附力降低,当降低到小于土壤内聚力时,就达到了脱附减阻的效果。电渗技术恰恰具有这种特性,它可以利用电场力的作用使土壤中的水合阳离子向电场负极方向移动,无需来自外界的水即可使界面水膜厚度增加,起到减粘脱附的作用。现有电渗技术在应用时,正极与负极都是分离布置的,即将工作部件表面作负极,另设一部件作正极,这种方式称为分离式电渗。由于正负极分离布置,两者相距远,电场强度弱, ...
【技术保护点】
仿生表面电渗脱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正负电极布置在同一工作部件表面上,正负电极板即为工作部件表面,正电极板(1)为多个单元体固定分布在负电极板(2)的表面上,正电极板(1)和负电极板(2)之间由绝缘体(3)隔开,在固定的正负电极板面积比条件下,正电极板(1)可分散分布在负电极板(2)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露泉,丛茜,李建桥,佟金,邱小明,崔占荣,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