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颖型工业机器人用管件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010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颖型工业机器人用管件夹持装置,包括转动配合安装在臂杆上的装合架以及与所述装合架锁定配合连接的夹持器,所述装合架左侧端面内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插口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口内顶壁内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一滑体,所述第一滑孔右侧内壁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体一体式结构的第二滑体,所述第一插口右侧的所述第二滑孔内底壁内上下延伸设有第三滑孔,所述第三滑孔中滑动配合安装有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二滑体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三滑体,所述第三滑体右侧端面内设有第一齿槽条。

A novel pipe clamping device for industrial robo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pipe fittings clamping device for industrial robots, which comprises a clamping frame mounted on the arm rod with rotational fit and a clamping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locking fit of the clamping frame. The left end face of the clamp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ocket, and the right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socket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ocket, the first socket. There is a first sliding hole in the top wall of the mouth. The first sliding hole is fitted with a first sliding body. The right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sliding hole is extended with a second sliding hole. The second sliding body of the first sliding body is fitted with the second sliding body of the first sliding body integral structure, and the second sliding body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sliding hole is fitted with the second sliding hole. A third sliding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hole, and a third sliding body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end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cond sliding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sliding fit of the third sliding hole, and a first slot rack is arranged in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third sliding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颖型工业机器人用管件夹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夹持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新颖型工业机器人用管件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管件生产加工过程中,夹持设备是必备产品,目前的夹持器通常都是通过螺钉螺栓安装,其安装步骤繁琐,在需要拆卸维护时需要利用其他工具进行拆卸,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目前的夹持器角度调节范围小,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化调节以及便捷拆装的工业机器人用管件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型工业机器人用管件夹持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颖型工业机器人用管件夹持装置,包括转动配合安装在臂杆上的装合架以及与所述装合架锁定配合连接的夹持器,所述装合架左侧端面内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插口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口内顶壁内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一滑体,所述第一滑孔右侧内壁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体一体式结构的第二滑体,所述第一插口右侧的所述第二滑孔内底壁内上下延伸设有第三滑孔,所述第三滑孔中滑动配合安装有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二滑体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三滑体,所述第三滑体右侧端面内设有第一齿槽条,所述第三滑孔左侧端设有伸入所述第二插口内的连电装置,所述第三滑孔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一传腔,所述第一传腔内转动配合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槽条相互啮合的第一齿合轮,所述第一齿合轮后侧端动力连接有第一电滚子,所述第一电滚子外表面固设于所述第一传腔后侧内壁内,所述第一传腔右侧内壁内上下延伸设有第四滑孔,所述第四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四滑体,所述第四滑体左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齿合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槽条,所述第四滑孔右侧内壁下侧位置处连通设有第五滑孔,所述第五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左侧端面与所述第四滑体右侧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五滑体,所述第五滑孔右侧内壁内上下延伸设有第二传腔,所述第五滑体右侧端面内固设有第二电滚子,所述第二电滚子右侧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第二传腔中的第一锥角轮,所述第二传腔右侧的所述装合架内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三传腔,所述第三传腔上侧处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二传腔中且末端固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角轮啮合的第二锥角轮,所述第一转杆下侧的所述第三传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左侧固设有伸出所述装合架底部端面外的第二齿合轮,所述第二转杆与所述第一转杆之间传动配合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臂杆顶部端面正中心设有第一孔槽,所述第一孔槽内底壁内设有与第一孔槽同圆心的回转腔,所述装合架底部端面固设有伸入所述第一孔槽内的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底部端面固设有转动配合设置在所述回转腔内的转体,所述回转腔上下端壁内转动配合设置有多组与所述转体上下端面抵接的转球,所述臂杆外表面周向固设有环板,所述环板,所述环板顶部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二齿合轮相互啮合的齿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插口下侧的装合架内壁体内设有空心腔,所述空心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四转杆,所述第四转杆顶端动力连接有第三电滚子,所述第三电滚子外表面固设于所述空心腔内顶壁内,所述第四转杆外表面周向固设有绕接轮,所述空心腔左侧内壁内设有贯穿所述装合架左侧端面的第二孔槽,所述绕接轮上固设有拉动绳,所述拉动绳穿出所述第二孔槽且末端固设有钓钩。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器底部端面左侧固设有固杆,所述固杆内设有用以所述钓钩伸入的第三孔槽,所述夹持器右侧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口插接配合连接的插销,所述插销左侧端面底部与所述夹持器右侧端面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所述铰接轴上侧的所述插销与所述夹持器之间连接有输入线,所述输入线上侧的所述插销左侧端面内设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内与所述夹持器右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片,所述插销顶部端面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滑体插接配合连接的锁腔,所述插销右侧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口插接配合连接的插柱,所述插柱底部端面内设有与所述输入线连接的连电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电装置包括左右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孔内壁内的第六滑孔,所述第六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双斜面滑体,所述第三滑体左侧端面内设有用以所述双斜面滑体伸入的斜面滑孔,所述第六滑孔内底壁内设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双斜面滑体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动块,所述第一导动块左侧的所述第一导槽内顶压配合安装有第一压片,所述第六滑孔内顶壁内上下延伸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口连通的第七滑孔,所述第七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双斜面滑体顶压配合连接的斜面滑体,所述第七滑孔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斜面滑体右侧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导动块,所述第二导动块上侧的所述第二导槽内顶压配合安装有第二压片,所述斜面滑体顶部端面固设有用以与所述连电片抵接的连电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初始状态时,第一滑体完全伸入第一滑孔内,双斜面滑体右侧端伸入斜面滑孔内,连电头完全处于第七滑孔内,第一锥角轮与第二锥角轮脱离啮合,从而装合架可随意手动波动调节方向,便于对夹持器快捷安装,而且,有利于对连电头进行保护防止意外损坏。当需要安装夹持器时,将插销与第一插口对准并完全插入第一插口内,此时,插柱完全插入第二插口内,启动第一电滚子带动第一齿合轮逆时针转动使第三滑体向下滑动,第三滑体带动第一滑体向下滑动插入锁腔内,第三滑体向下滑动的同时带动双斜面滑体克服第一压片的顶压力向左滑动,双斜面滑体滑动带动斜面滑体克服第二压片的顶压力向上滑动,并使连电头与连电片完全抵接,此时,夹持器连通接电并锁定安装完毕,第一电滚子带动第一齿合轮逆时针转动的同时带动第四滑体向上滑动,第四滑体向上滑动带动第五滑体向上滑动,第五滑体的向上滑动使第一锥角轮向上滑动与第二锥角轮相互啮合,然后,将钓钩钩入第三孔槽内即可,从而可对夹持器进行快捷锁定安装,无需使用其他工具,其操作便捷,自动化使用效率高。当需要调节夹持器前后左右方向时,启动第二电滚子即可带动第二齿合轮转动,由于第二齿合轮与齿圈相互啮合,从而装合架沿着第三转杆开始转动,即,调节夹持器开始调节前后左右方向,当需要调节夹持器上下方向时,启动第三电滚子带动绕接轮转动,绕接轮拉动拉动绳从而使夹持器克服拉片的拉伸力以铰接轴为圆心向下转动,通过控制绕接轮伸出的长短,即可控制夹持器向下调节的方向,从而可自动化调节控制夹持器前后左右以及上下使用方向,有效提升了夹持器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装合架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夹持器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4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新颖型工业机器人用管件夹持装置,包括转动配合安装在臂杆29上的装合架48以及与所述装合架48锁定配合连接的夹持器50,所述装合架48左侧端面内设有第一插口37,所述第一插口37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插口71,所述第一插口37内顶壁内设有第一滑孔41,所述第一滑孔41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一滑体42,所述第一滑孔41右侧内壁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二滑孔44,所述第二滑孔44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体42一体式结构的第二滑体43,所述第一插口37右侧的所述第二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颖型工业机器人用管件夹持装置,包括转动配合安装在臂杆上的装合架以及与所述装合架锁定配合连接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合架左侧端面内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插口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口内顶壁内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一滑体,所述第一滑孔右侧内壁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体一体式结构的第二滑体,所述第一插口右侧的所述第二滑孔内底壁内上下延伸设有第三滑孔,所述第三滑孔中滑动配合安装有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二滑体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三滑体,所述第三滑体右侧端面内设有第一齿槽条,所述第三滑孔左侧端设有伸入所述第二插口内的连电装置,所述第三滑孔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一传腔,所述第一传腔内转动配合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槽条相互啮合的第一齿合轮,所述第一齿合轮后侧端动力连接有第一电滚子,所述第一电滚子外表面固设于所述第一传腔后侧内壁内,所述第一传腔右侧内壁内上下延伸设有第四滑孔,所述第四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四滑体,所述第四滑体左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齿合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槽条,所述第四滑孔右侧内壁下侧位置处连通设有第五滑孔,所述第五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左侧端面与所述第四滑体右侧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五滑体,所述第五滑孔右侧内壁内上下延伸设有第二传腔,所述第五滑体右侧端面内固设有第二电滚子,所述第二电滚子右侧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第二传腔中的第一锥角轮,所述第二传腔右侧的所述装合架内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三传腔,所述第三传腔上侧处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二传腔中且末端固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角轮啮合的第二锥角轮,所述第一转杆下侧的所述第三传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左侧固设有伸出所述装合架底部端面外的第二齿合轮,所述第二转杆与所述第一转杆之间传动配合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臂杆顶部端面正中心设有第一孔槽,所述第一孔槽内底壁内设有与第一孔槽同圆心的回转腔,所述装合架底部端面固设有伸入所述第一孔槽内的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底部端面固设有转动配合设置在所述回转腔内的转体,所述回转腔上下端壁内转动配合设置有多组与所述转体上下端面抵接的转球,所述臂杆外表面周向固设有环板,所述环板,所述环板顶部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二齿合轮相互啮合的齿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颖型工业机器人用管件夹持装置,包括转动配合安装在臂杆上的装合架以及与所述装合架锁定配合连接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合架左侧端面内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插口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口内顶壁内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一滑体,所述第一滑孔右侧内壁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体一体式结构的第二滑体,所述第一插口右侧的所述第二滑孔内底壁内上下延伸设有第三滑孔,所述第三滑孔中滑动配合安装有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二滑体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三滑体,所述第三滑体右侧端面内设有第一齿槽条,所述第三滑孔左侧端设有伸入所述第二插口内的连电装置,所述第三滑孔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一传腔,所述第一传腔内转动配合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槽条相互啮合的第一齿合轮,所述第一齿合轮后侧端动力连接有第一电滚子,所述第一电滚子外表面固设于所述第一传腔后侧内壁内,所述第一传腔右侧内壁内上下延伸设有第四滑孔,所述第四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四滑体,所述第四滑体左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齿合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槽条,所述第四滑孔右侧内壁下侧位置处连通设有第五滑孔,所述第五滑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左侧端面与所述第四滑体右侧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五滑体,所述第五滑孔右侧内壁内上下延伸设有第二传腔,所述第五滑体右侧端面内固设有第二电滚子,所述第二电滚子右侧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第二传腔中的第一锥角轮,所述第二传腔右侧的所述装合架内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三传腔,所述第三传腔上侧处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二传腔中且末端固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角轮啮合的第二锥角轮,所述第一转杆下侧的所述第三传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左侧固设有伸出所述装合架底部端面外的第二齿合轮,所述第二转杆与所述第一转杆之间传动配合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臂杆顶部端面正中心设有第一孔槽,所述第一孔槽内底壁内设有与第一孔槽同圆心的回转腔,所述装合架底部端面固设有伸入所述第一孔槽内的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底部端面固设有转动配合设置在所述回转腔内的转体,所述回转腔上下端壁内转动配合设置有多组与所述转体上下端面抵接的转球,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桂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太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