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炳鑫专利>正文

一种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9438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2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包括柔性支脚、光学窗罩、微型拍摄装置、LED灯组、微型气泵、储气室、气囊室、信息接收与处理装置、控制电路、驱动电源组、微型拍摄装置、光学窗罩;所述的柔性支脚包括第一柔性支脚和第二柔性支脚,所述的柔性支脚由气囊、导气管组成,所述的柔性支脚连接于所述的微型气泵。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胶囊内镜采用两个相互独立工作的柔性支脚控制胶囊内镜的运动及定位,通过控制微型气泵的工作,从而实现柔性支脚的运动与停止,可以实现胶囊内镜在肠道病灶处的精准定位,可对病灶处反复观察、实时采集图像,减轻了医生的工作强度,同时可减少胶囊内镜工作时对肠道的伤害。

A peristaltic self positioning capsule endoscop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eristaltic self-positioning capsule endoscope, which comprises a flexible foot, an optical window cover, a miniature photographing device, an LED lamp set, a miniature air pump, a gas storage chamber, an air bag chamber, an information receiv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 a control circuit, a driving power supply group, a miniature photographing device and an optical window cover; the flexible foot comprises a first flexible foot. The flexible support foot is composed of an air bag and a guide pipe. The flexible support foot is connected to the micro air pump. In the capsule endoscopy, two flexible feet working independently are used to control the motion and location of the capsule endoscopy. By controlling the work of the micro-pump, the motion and stop of the flexible feet are realized. The precise positioning of the capsule endoscopy at the intestinal lesion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focus can be observed repeatedly and the real-time image can be collected. It alleviates the intensity of the doctor's work and reduces the intestinal damage to the capsule end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的是一种采用双柔性支脚蠕动的医用无线胶囊内镜。
技术介绍
“胶囊内镜”是医用无线内窥镜系统的简称,是一种新型的无创无痛消化道及肠道的无线检测系统,它由实现消化道检测功能的形如药丸的胶囊和体外图像记录仪组成,由于采用微光机电技术,智能内镜尺寸很小,病人在吞服过程中无须麻醉且行动自由,免除了传统检测方法所带来的痛苦和不便。由于该项技术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及应用前景,而且具有操作简单、无痛、无交叉感染等优点,胶囊内镜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青睐。但是通过临床实验表明,胶囊内镜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亟待解决。首先,由于小肠内部的环境十分复杂,现有技术中的胶囊内镜在肠道运行时,极易发生翻滚,影响胶囊内镜的工作性能,有时甚至导致胶囊内镜卡于肠道内部。针对该问题专利号为201210410270.0名称为《一种消化道自稳探路胶囊》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提出了一种胶囊自稳方法,该专利技术的主要思想是在现有的胶囊内镜后端设有一生物材料制作的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包裹于一肠溶外壳。当该胶囊口服进入肠道后,肠溶外壳在肠道内部分解液的作用下分解,从而释放该压缩弹簧,该伸长的压缩弹簧使胶囊内镜的总长度增加,可以一定程度的维持胶囊内镜在肠道内的稳定。但是该种方案所增加的压缩弹簧机构仅仅是为了增加胶囊内镜的长度,功能单一,而且伸长的压缩弹簧暴露于肠道内有可能会对肠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其次,由于肠道病灶位置的不定性及病变程度的严重性,常需要控制胶囊内镜在病灶处的暂定拍摄图像或者使胶囊内镜在病灶处反复来回拍摄。现有技术中的胶囊内镜常依靠肠道的蠕动自定位前进,没有自驱动能力,针对该技术问题专利号为200920127384.8名称为《轮式通用驱动胶囊》的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胶囊驱动方法,该技术采用通过电机驱动,然后采用蜗轮蜗杆机构带动驱动轮,从而驱动胶囊。该技术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一定程上增加了其工作时的能量耗损,缩短了胶囊内镜的使用寿命,而且该蜗轮蜗杆机构暴露于肠道,食糜中的大物质团有可能会进入蜗轮蜗杆机构致使该驱动机构停止工作,失去自驱动功能。同时该驱动轮直接暴露于肠道壁,有可能会对肠道壁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而且在病灶处容易顿留。再者,胶囊内镜在肠道内部的动力源主要来自肠道壁上的绒毛的蠕动自定位带动胶囊的运动,现有技术中的胶囊外壁常为光滑的壳体,导致胶囊内镜在肠道内部所受的作用小,不利于其运动。针对该技术问题专利号为201410523743.7,名称为《弹性杆导向式胶囊內镜机器人驻停及位姿调整装置与方法》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杆导向式胶囊内镜机器人驻停及位姿调整装置与方法,涉及内窥镜微型胶囊机器人。该种结构的的胶囊内镜采用了欠驱动的方式使装置结构简单,解决了胶囊内镜机器人体积大,不易吞服和在肠道中蠕动困难的问题;通过定点驻停和位姿调整,实现对患者胃肠道进行全方位诊疗,但是该种结构复杂,难于实现内镜在肠道内的精确定位。因此,综合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胶囊内镜所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一种胶囊内镜不仅能够增大胶囊内镜工作时的摩擦力,而且迎合肠道内壁绒毛的蠕动自定位。同时该种胶囊内镜还能够在肠道内部往复来回运动并能够自定位,实现对病灶的精准拍摄,最重要的是胶囊内镜工作时不会给肠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不仅可以避免胶囊内镜在肠道内的翻滚实现其往复来回运动,而且能够使胶囊内镜在肠道病灶处精确定位,实现对病灶的长久拍摄观察,同时该胶囊内镜在工作过程可减少对肠道的伤害。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包括一种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包括第一柔性支脚、第一光学窗罩、第一微型拍摄装置、第一LED灯组、第一微型气泵、第一储气室、第一气囊室、信息接收与处理装置、控制电路、驱动电源组、第二微型气泵、第二储气室、第二气囊室、第二LED灯组、第二微型拍摄装置、第二光学窗罩、第二柔性支脚;所述的一光学窗罩外罩于第一微型拍摄装置,所述的第一微型拍摄装置周边设有第一LED灯组;所述的第一柔性支脚由第一气囊、第一导气管组成;所述的第二光学窗罩外罩于第二微型拍摄装置,所述的第二微型拍摄装置周边设有第二LED灯组;所述的第二柔性支脚由第二气囊、第二导气管组成。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光学窗罩罩于微型拍摄装置的外部,采用有利于微型拍摄装置光线的穿透,且不易于被肠液分解的生物塑料或者高分子材料加工制作。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气囊、第一导气管连接于第一储气室,所述的第一储气室连接于第一微型气泵;所述的第一气囊、第一导气管未充气状态下收纳于第一气囊室;所述的第一气囊、第一导气管由天然橡胶加工而成;在充气状态下,所述的第一气囊展开为特定形状,所述的第一气囊其与肠道内壁相接触处设有多个半圆柱形折皱,所述的半圆柱形折皱交叉分布。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微型气泵连接于第一储气室与第一导气管之间,所述的第一储气室储有纯净的氧气、氮气等对人体无害的气体。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气囊、第二导气管连接于第二气囊室,所述的第二气囊室连接于第二微型气泵;所述的第二气囊、第二导气管未充气状态下收纳于第二气囊室;所述的第二气囊、第二导气管由天然橡胶加工而成;在充气状态下,所述的第二气囊展开为特定形状,所述的第二气囊其与肠道内壁相接触处设有多个半圆柱形折皱,所述的半圆柱形折皱交叉分布。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微型气泵连接于第二储气室与第二导气管之间,所述的第二储气室储有纯净的氧气、氮气等对人体无害的气体。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柔性支脚与第二柔性支脚可分别独立工作;所述的第一微型气泵、第二微型气泵连接于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连接于所述的信息接收与处理装置,所述的信息接收与处理装置用于胶囊内镜控制信号的接受、处理与信号的发送;所述的驱动电源组用于胶囊内镜的动力源。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电路连接于驱动电源组与微型电机之间。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微型拍摄装置、第二微型拍摄装置用于内镜对肠道内部图像的采集,并将所采集的图像发送于信息接收与处理装置。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信息接收与处理装置与驱动电源组相连,其包括信号无线发射器、信号无线接收器、图像传感器及图像处理器。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电源组为胶囊内镜提供所需的动力源,其至少含有一个电源单元。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胶囊内镜的总长度比大于肠道的直径尺寸,其外轮廓直径小于肠道的直径尺寸。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一种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中的胶囊内镜采用特殊结构的双柔性支脚,通过两个相互独立工作的柔性支脚控制胶囊内镜的运动及定位,通过控制微型气泵的运动与停止,从而实现柔性支脚的运动,可以实现胶囊内镜在肠道病灶处的精准定位,可对病灶处反复观察、实时采集图像,减轻了医生的工作强度,同时减少胶囊内镜对肠道的伤害。2.本专利技术中的胶囊内镜与现有技术中的胶囊内镜相比,适当的延长了其自身的长度,有效的防止了其在肠道内部的翻滚,为胶囊内镜的拍摄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包括第一柔性支脚(3)、第一光学窗罩(5)、第一微型拍摄装置(6)、第一LED灯组(7)、第一微型气泵(8)、第一储气室(9)、第一气囊室(10)、信息接收与处理装置(11)、控制电路(12)、驱动电源组(13)、第二微型气泵(16)、第二储气室(14)、第二气囊室(15)、第二LED灯组(17)、第二微型拍摄装置(18)、第二光学窗罩(19)、第二柔性支脚(21);所述的一光学窗罩(5)外罩于第一微型拍摄装置(6),所述的第一微型拍摄装置(6)周边设有第一LED灯组(7);所述的第一柔性支脚(3)由第一气囊(2)、第一导气管(4)组成;所述的第二光学窗罩(19)外罩于第二微型拍摄装置(18),所述的第二微型拍摄装置(18)周边设有第二LED灯组(17);所述的第二柔性支脚(21)由第二气囊(22)、第二导气管(20)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包括第一柔性支脚(3)、第一光学窗罩(5)、第一微型拍摄装置(6)、第一LED灯组(7)、第一微型气泵(8)、第一储气室(9)、第一气囊室(10)、信息接收与处理装置(11)、控制电路(12)、驱动电源组(13)、第二微型气泵(16)、第二储气室(14)、第二气囊室(15)、第二LED灯组(17)、第二微型拍摄装置(18)、第二光学窗罩(19)、第二柔性支脚(21);所述的一光学窗罩(5)外罩于第一微型拍摄装置(6),所述的第一微型拍摄装置(6)周边设有第一LED灯组(7);所述的第一柔性支脚(3)由第一气囊(2)、第一导气管(4)组成;所述的第二光学窗罩(19)外罩于第二微型拍摄装置(18),所述的第二微型拍摄装置(18)周边设有第二LED灯组(17);所述的第二柔性支脚(21)由第二气囊(22)、第二导气管(20)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囊(2)、第一导气管(4)连接于第一储气室(9),所述的第一储气室(9)连接于第一微型气泵(8);所述的第一气囊(2)、第一导气管(4)未充气状态下收纳于第一气囊室(10);所述的第一气囊(2)、第一导气管(4)由天然橡胶加工而成;在充气状态下,所述的第一气囊(2)展开为特定形状,所述的第一气囊(2)其与肠道内壁相接触处设有多个半圆柱形折皱(201),所述的半圆柱形折皱(201)交叉分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炳鑫郭磊冯美龙
申请(专利权)人:曹炳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